七年级语文:《我的老师》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七年级语文:《我的老师》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a95a3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d2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初中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练习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 作者一共选取几个典型事例?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这道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课文。

一共选取七个典型事例。前五个事例写蔡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后两个

事例,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后两个事例是在前五个事例的基础上写的,是爱戴、依恋

蔡老师感情的步步加深。

综合起来:作者通过回忆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蔡老师的爱戴、依恋、思念之情,感情步

步加深,使文章有巨大的感染力。

二 本文的感情波澜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文字里,好像一股涓涓细流,

绵长深远。阅读下边几个句子,回答问题。

这道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领会本文充满情趣和极其委婉的语言。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

伙笑了,她也笑了。

第 2 页 共 5 页

初中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加点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仅仅”限定“有一次”,说明是仅有一次。“好像”,意思是不过做做样子,不是真

打。“落”的速度慢,手里有控制,与“抽”“挥”大不一样。“迎”与“落”相当,说明

不是真打。“敲”,又是在“边上”,也说明不是真打,用词极有分寸。全句表现了蔡老师

爱学生,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文中的“狡猾”,是调皮、机灵的意思。它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

理解和爱戴。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全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有什么好处?)

一般的情况下,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感情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

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用第二人称,

直接抒情,更加亲切。

三 联系上下文,比较下列各组的两个句子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哪个好?说出点道理来。

第 3 页 共 5 页

初中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朴实、生动、准确的语言。

1.(1)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2)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JB)〗

第一句的词序是“接近”在先,“爱好”在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先接近,有

了了解,才产生爱好。第二句违反了事物发展规律。

2.(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2)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第一句连用了两个“怎么会不”,加强了语气,抒发了学生热爱自己老师的感情。第二

句“并且”以下易发生歧义,表达效果不如第一句。

3.(1)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2)急于模仿她握铅笔的姿势。

第一句把宾语“她握铅笔的姿势”提到动词“模仿”前边,突出学生们急于模仿老师范

围之广,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对老师的爱及乐于接近。第二句则只表达了模仿执笔

姿势,没有第一句的表达效果好。

4.(1)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2)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第 4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