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af472a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8

译文: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译文:

【答案】(1)心绪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高尚的品德。(2)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3)我常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的原因(或因此我不希望子孙效仿他)。 【解析】本题翻译文言语句。如下重点词要准确译出:第(1)句中,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以:来。第(2)句中,夫:句首发语词,可不译;才:才干。第(3)句中,常:常常、时常;为:替;是以:以是,因此。其中,以,因为;是,此。效:效法、效仿。 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4分)

【答案】“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不安静就不能为远大志向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置于宁静中研宂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枳累的,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做人与学习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须从【甲】文中找出与“静”有关的句子,来分析“静”对于做人与学习的意义。【甲】文中,与“静”有关的语句有:“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等,还有从反面说“静”的,如“险躁则不能冶性”。再根据这些句子的句意及其与做人、学习的关系上来分析。

11. 这两篇诫勉子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中学到了哪些。(4分)

【答案】甲文先运用对比论证,将“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的“静”与“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躁”对比,鲜明突出论证了“静”对治学修身的重要。又运用“比喻论证”,将“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比作“枯枝落叶”,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需要珍借时间,表达了诸葛亮对于儿子的殷殷期盼与告诫。

乙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举龙伯高的敦教厚谦虚、节约不失威严与杜季良的豪侠仗义、与人同

忧乐。将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谦虚与学习杜季良不成功为纨绔作对比,具体直观、权威有力、鲜明突出地论证了做人要厚到谨慎,不随便论人长短,恭谦节俭。表达了马援对兄子的谆谆教诲。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因为【甲】【乙】两则选文都是说理的文章(议论文),所以,其说理技巧就可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甲】文中对“静”与“躁”的论述,是对比论证;用“枯枝落叶”来比喻“时光飞逝、意志消沉的人”并说理,是比喻论证。【乙】文举了龙伯高的事例来说理,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又分别将龙伯高和杜季良作为正、反面的事例来说理,运用的是对比论证法。 【乙文参考译文】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这是我一再强调的原因。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的话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指责的。谦约节俭,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是个豪侠,很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好的人坏的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正所谓雕刻鸿鹄不成可以像一只鹜鸭。一旦你们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就成了纨绔子弟。正所谓“画虎不像反像狗了”。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里的将领们到任就咬牙切齿地恨他,州郡内的百姓对他的意见很大。我时常替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

六、(2019·湖北孝感 )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第20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教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àn)宜: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ǎng):用酒食招待。④入盗:入侵。⑤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通“堡”。⑥让:责备。⑦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6.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B.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C.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D.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答案】16.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可结合文言句子的意思来断句,本句意为“李牧到任,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匈奴好几年一无所得”。故此句正确的断句为“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军细柳 上自劳军 ..B.居无何 常居雁门 ..C.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他人代将 ..D.已而之细柳军 赵之良将也 ..【答案】17.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A驻军/军队;B过了不久/驻扎;C派遣/派遣;D到/的。故选C。 18.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则,恪守军礼,以示君威。

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体现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

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 正确的。 【答案】18.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文帝“改容式车”不是为了显示“君威”,而是皇上因周亚夫治军严谨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答案】19.①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②像这样连续几年,也没有什么伤亡和损失。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有些关键的得分点一定要译正确,如(1)约:规定。(2)如是:像这样;亡:阵亡。

20.从以上两文中看,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3分) 【答案】20.共同点:①治军严谨(恪尽职守、令出如山)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不取悦君主) 独特之处: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中“将军有约”乙文中“如故约”表明二者治军严谨;甲文中周亚夫面对文帝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乙文中李牧戍边坚守不出站而罢官,后来重新启用后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来抵御匈奴,均可见二者坚持原则。乙文中李牧“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甲文中并没有周亚夫如何对待士兵的描述,甲文中也不见周亚夫如何抵御外敌的战略战术的内容。故二者不同之处为“李牧做到了厚遇战士;在战略战术上以退为进,蓄势以待”。

【乙文参考译文】李牧是赵国(镇守)北部边境的优秀将领。常年驻扎在雁门郡,防御匈奴。(他有权)根据实际需要任命官吏,城市的税收都送进将军幕府中,作为士兵的费用。(他下令)每天杀几头牛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谨慎地把守烽火台,多派侦察人员,优待战士。(他)制定规章说:“匈奴如果侵入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