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创新整合力度做好文旅结合文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加大创新整合力度做好文旅结合文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5e14a28b4daa58da0114acc

加大创新整合力度 做好文旅结合文章

中共荆州市委政研室课题组

2010年第10期 ——文化建设

当前,文化与旅游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更深刻地把握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机遇,推动荆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融合, 努力把荆州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把荆州打造成长江沿岸经济重镇,是近年来荆州市着力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创新理念,促进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

理念创新是实现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前提。近年来,我市积极倡导和树立“文化富市”理念,提出了“靠文化荆州走向世界”的战略思路,牢牢把握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水文化三大文化品牌,以旅游业为载体,努力实现荆州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在实践中,积极推进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的融合,将其作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推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的融合,将其作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推进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将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将其作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上半年,全市共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28亿元,同比增长49.2%;旅游创汇过500万美元。但总的来看,荆州旅游与文化的发展仍存在合作领域不宽、合作机制不畅、政策扶持不力等问题,尤其是管理体制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整合协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效益、影响还不够大,有待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孤立强调旅游要素或文化要素的单一发展模式,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二者的融合,加快形成文化旅游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良好

发展态势。

二、整合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

文物、古迹、名胜、民俗、节庆、礼仪、宗教仪式、戏剧等各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本质要求,也是加快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充分整合我市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人文景点众多、自然风光秀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推进文化旅游,着力构建以各种特色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是实现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是重视文物古迹资源的整合。充分整合荆州博物馆、荆州文博苑、楚故都纪南城遗址、八岭山楚墓群,建设楚故都纪南城大遗址公园,集中展示楚文化;以创建“关公文化之乡”和“三国文化之乡”为载体,依托三国古城墙、护城河、关公庙(关府)、关公祠等相关文化景点,着力建设世界关公文化园。二是注重保护性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境内有近200种非物质文化遗存形式,其中100多种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对演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在保留原生态、传承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形式,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将其转化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效益的旅游文化演艺节目。三是积极探索名胜古迹游览与民俗风情观赏、文化遗址参观与民间工艺观赏的有机结合。规划建设荆楚文化风情园,以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演播展示中心、荆楚文化工艺品制作销售中心等为主,打造成集展示、展演、展播、展销等为一体的荆楚文化产业园区,既是对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等软性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延续,也能够吸引游客、开辟商机,最终实现文化保护和产业开发的双赢。四是重视对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以历史资源为纽带,以文化主题的发掘和提炼为切入点,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构建若干条以楚古墓葬文化、楚丝绸漆器文化、三国关公文化、长江水文化、湘鄂西红色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同时加强产品包装和推介,打造荆州文化旅游品

牌。

三、市场运作,丰富文化旅游业发展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不断创新、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是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立足“资源开发带动市场开发,旅游线路主导开发布局、旅游品牌引领开发走向”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一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文化娱乐演艺、节庆会展、旅游商品设计等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积极办好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节庆活动是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抓住荆州被授予“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关公文化研究之地”的机遇,做大做强中国(荆州)关公祭节庆品牌。继续办好关公刀会、荆州端午龙舟赛、迎春灯会等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策划、包装、打造一批我市优势旅游文化项目和节庆活动,积极搭建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平台。二是积极打造一批地方特色演节节目。要大力谋划、打造一批类似原生态歌舞《呀吙咿嗬》等动感十足、展示荆楚文化魅力的地方特色演艺节目,并将演出时间、场所固定化,使其成为荆州旅游“夜生活”的主打消费产品。充分发挥旅游的传播载体作用,将一些优秀演艺节目复制、移植,引入景区,让游客直接欣赏到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并拉动消费。三是深度开发旅游商品。将荆州标志性文化元素提炼出来,融入到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设计理念之中,开发出一系列洋溢着荆楚历史文化风韵的特色旅游商品。通过旅游市场推广,使其成为游客来荆的必购品。通过举办旅游商品、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提高创新设计水平,推进我市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 四、体制创新,增强文化旅游业发展活力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根本保障。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荆州文化旅游体制不畅,突出表现为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地区割据和行业壁垒,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整合与发展,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形成整体效益。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部门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整合旅游资源,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

参与、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调控,引导文化、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突出整合作用。二是坚持规划引领。要按照大旅游的范畴编制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特色性和科学性。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文化旅游资源,杜绝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坚持文化与旅游“互通有无、互为利用、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思路,高效配置资源,合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改变过去那种局部保护、分散开发的模式,构建“点”(历史人文古迹 )、“线”(古街巷、古建群落、旧有景观环境 )、“面” (历史文化街区、古镇、古村落 ) 相结合的保护和开发体系,使文物保护、旅游观光、商业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是狠抓体制机制创新。在组建文化旅游发展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整合组建跨所有制、跨行业的文化旅游产业集团。将文艺团体、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加快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好市旅游管理委员会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调控手段,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抓文化旅游的合力。■ (执笔:鲁 明 薛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