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计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设备设计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4f78f9770bf78a65295468

二、储存液体的回转薄壳

与壳体受内压不同,壳壁上液柱静压力随液层深度变化。 a. 圆筒形壳体(气+液)联合作用

P0

图2-10 储存液体的圆筒形壳

筒壁上任一点A承受的压力:p?p0??gx 由式(2-3)得 ???(p0??gx)Rt (2-11a)

作垂直于回转轴的任一横截面,由上部壳体轴向力平衡得:

p0R?? (2-11b) →?2?Rt????Rp0 2t2思考:若支座位置不在底部,应分别计算支座上下的轴向应力,如何求? b. 球形壳体(仅受液压作用) Mr?tRAσ?σθT GAAF? 图2-11 储存液体的圆球壳任点M处的液体静压力为:p??gR(1?cos?) 当???0 (支座A-A以上): V?2??prdr

0rm χ

H 55

由式(2-4)得 ????gR22cos2?(1?) (2-12a) 6t1?cos?由式(2-3)得 ????gR22cos2?(5?6cos??) (2-12b) 6t1?cos?当???0 (支座A-A以下): 由式(2-4)得 ????gR22cos2?(5?) 6t1?cos?(2-13a)由式(2-3)得 ????gR22cos2?(1?6cos??) (2-13b) 6t1?cos?比较式(2-12)和式(2-13),支座处(???0) :?? 和 ?? 不连续,

2?gR2突变量为:?。 (这个突变量,是由支座反力G引起的)

3tsin2?0支座附近的球壳发生局部弯曲,以保持球壳应力与位移的连续性。因此,支座处应力的计算,必须用有力矩理论进行分析,而上述用无力矩理论计算得到的壳体薄膜应力,只有远离支座处才与实际相符。 三、无力矩理论应用条件

① 壳体的厚度、中面曲率和载荷连续,没有突变,且构成壳

体的材料的物理性能相同。

② 壳体的边界处不受横向剪力、弯矩和扭矩作用。

③ 壳体的边界处的约束可沿经线的切线方向,不得限制边界处的转角与挠度。 对很多实际问题:无力矩理论求解 + 有力矩理论修正

3.2.5 回转薄壳的不连续分析:①不连续效应与不连续分析的基本方法

②圆柱壳受边缘力和边缘力矩作用的弯曲解 ③一般回转壳受边缘力和边缘力矩的弯曲解 ④组合壳不连续应力的计算举例 ⑤不连续应力的特性

56

图2-12 组合壳

一、不连续效应与不连续分析的基本方法:

实际壳体结构(图2-12)→壳体组合→结构不连续 1、不连续效应

不连续效应: 由于结构不连续,组合壳在连接处附近的局部区域出现衰减很快的应

力增大现象,称为“不连续效应”或“边缘效应”。

不连续应力: 由此引起的局部应力称为“不连续应力”或“边缘应力”。分析组合壳不

连续应力的方法,在工程上称为“不连续分析”。

2、不连续分析的基本方法:

边缘问题求解(边缘应力)= 薄膜解(一次薄膜应力)+弯曲解(二次应力) 由有力矩理论(静不定)得 变形协调方程

Q0M0Pw1?w2 w1p?w1Q0?w1M0?w2?w2?w2p1Q01M01p2Q02M02?1??2 ???????????

边缘力Q0和边缘力矩M0→边缘内力(N?,N?,M?,M?,Q?)→ →应力??Q0,M0,??Q0,M0

以图2-13(c)和(d)所示左半部分圆筒为对象,径向位移w以向外为负,转角以逆时针为正。 w11w1w2p????a.1pw2?p?0p??022b.pw1Q0Q0Q0?11Qw20Q0wM1wM2010?M?0?M?0Q0??Q0Q0MoMoMoMo22c.d.

Q0、M0的特性:

图2-13 连接边缘的变形

a. 轴对称 / 自平衡 / (边)内力系 / 线载 / 沿“边”平行园均布。 b. ∵自由变形不同,∴互约产Q0、M0求变形协调方程 c. 局部性

d. 成对出现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方向任定。

57

二、圆柱壳受边缘力和边缘力矩作用的弯曲解 分析思路:

推导基本微分方程 (载荷作用下变形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通解

由边界条件确定积分常数

↓ 边缘内力 ↓ 边缘应力

1、求解基本微分方程

轴对称加载的圆柱壳有力矩理论基本微分方程为:

d4wp?4?4?w??NXdx4D?RD? (2-16) Et3D??212(1??) ?式中 D——壳体的抗弯刚度,

w ─ 径向位移;

Nx——单位圆周长度上的轴向薄膜内力,可直接由圆柱壳轴向力平衡关系

求得;

x——所考虑点离圆柱壳边缘的距离;

2?——系数;??43(1??)

R2t2对于只受边缘力Q0和M0作用的圆柱壳, p=0,且 =0,于是式(2-16)可写为:

d4w4?4?w?04dx (2-19)

2、求微分方程的解 齐次方程(2-19)通解为:

w?e?x(C1cos?x?C2sin?x)?e??x(C3cos?x?C4sin?x) (2-20)

式中C1、C2、C3和C4为积分常数,由圆柱壳两端边界条件确定。

当圆柱壳足够长时,随着x的增加,弯曲变形逐渐衰减以至消失,因此式(2-20)中含有项为零,亦即要求C1=C2=0,于是式(2-20)可写成:

w?e??x(C3cos?x?C4sin?x) (2-21)

58

圆柱壳的边界条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