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答案(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大学语文随堂练习答案(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654157ad02de80d4d84033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的扩号里打√或打×)

1.宋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 2.唐诗完成了我国古典诗歌各种形式的创造:“古体诗”的五古、七古、乐府歌行;“近体诗”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无不齐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流传最普遍、影响最深远的诗体。( ) 3. 陈子昂也是初唐时期对唐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他在《修竹篇序》明确反对齐梁诗歌的“彩丽竞繁”,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的理论主张。( )

4.《春江花月夜》本为古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此曲被引入到陈朝宫廷,成为陈、隋时写艳情的“宫体”诗之一。张若虚首次将这一旧题改造成长篇七言歌行。( ) 5. 《全唐诗》中张若虚诗仅存二首,一首是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写少妇春思之情。( ) 6. 唐中宗神龙年间,王维与贺知章、包融、张旭等被并称为”吴中四士”,驰名京师。( ) 7. 唐代以王维、高适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写作田园山水诗的传统,大力写作山水田园诗。( )

8.《终南山》写终南山的宏伟气势和变化万千的韵致,表现和寄托作者的隐逸情怀。( ) 9.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注重内心体验和自然的融合,追求空明和静谧的境界,善于表现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常以光和色来描写自然所呈现的视觉空间。( )

10. 《终南山》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一联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

(四)问答题

1.分析《春江花月夜》以江月统摄全篇的结构特征。

诗以“江”.“月”映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囊括了丰富的意象,写江则用海.潮.波.流.汀.沙.浦.潭.潇湘.碣石等为陪衬,写月则用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鱼.雁.海雾等为映照,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之感。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意象,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上下贯通,诗情随着月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在家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他乡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意象,在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里,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2. 背诵和体味本诗对宇宙人生思索的句子。

3.体味分析“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一联概括描写的特点。

首联“太乙近天都, 连山接海隅” 用夸张手法概写终南山的位置及其山势;“太乙近天都”句,指出终南山靠近长安的地利位置,“连山接海隅”句,写终南山的绵延相连和气势。“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是艺术夸张。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然而这也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五)作文题

1.题目:《感动》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2.题目:《说爱国》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登高》

(一)填空题

1.“诗仙”李白的诗风是( );“诗圣”杜甫的诗风是( )。

2.( )的浪漫主义和( )的现实主义创作,分别代表了唐诗的两大高峰。 3. “( ),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 4. 杜甫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如《三( )》、《三( )》这样的诗歌,实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一系列重大的事件,最负盛名。

5. “(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百年多病独登台。”

(二)选择题

1.诗风豪迈飘逸的诗人是( )

A.白居易 B.李贺 C.李白 D.杜甫 2.诗风沉郁顿挫的诗人是( )

A.白居易 B.李贺 C.李白 D.杜甫 3.唐朝文宗御封_____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A.白居易 B. 孟浩然 C.李白 D.杜甫 4.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是( ) A. 在叙事中抒情 B. 在议论中抒情 C.在叙事中议论 D. 在抒情中议论

5.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此诗是杜甫的( )

A.《登楼》 B.《望岳》 C.《腊日》 D.《登高》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的扩号里打√或打×)

1. 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鼎盛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诗人。他们胸襟开阔,视野广大,力求创新,作品风骨兼备、含蕴深厚、韵味无穷、境界雄阔,鲜明地体现出所谓“盛唐气象”。( )

2.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李白的乐府诗歌表现强烈的主观色彩,激情澎湃,想象奇伟,意象壮阔,气势豪迈,绝句则自然天成,被誉为“诗圣”。( )

3.杜甫的诗歌能反映重大的社会和政治事件,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被称为“诗史”。 ( )

4.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世称杜工部等。( )

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突出的特色是在叙事中抒情。看似纯粹的叙事和描写,没有一句直接的抒情,实际上处处渗透着诗人对挚友的深情。( )

6.《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典范作品,清人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更誉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

7.艺术上,《登高》是律诗典范之作,对仗工整,极具情势,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不仅有偶句对仗,而且还有句中对。( )

8.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此诗句出自杜甫的《登高》。( )

9. 《登高》是杜甫一生的高度概括。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伤时忧国、老病孤愁、壮志难酬的复杂感情。( )

10.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

(四)问答题

1.分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叙事中抒情的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是在叙事中抒情。整首诗看似纯粹的叙事和描写,没有一句直接的抒情,实际上处处渗透着诗人对挚友的深情。诗的第三.四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情景的描写很巧妙的表达出了依依惜别的情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整个画面情景交融,给人以苍茫空阔的感觉。作者对朋友远行的惜别深情,对于不能同游的惋惜,以及对扬州胜景的无限神往,尽在江边送别的形象之中。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2. 分析《登高》中对仗的艺术特色。

《登高》是律诗典范之作,对仗工整,极具情势,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不仅有偶句对仗,而且还有句中对,如:首联既是上下两句对仗又有句中对仗,如“风”与“天”,“急”与“高”.“渚”与“沙”“清”与“白”,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语言凝练,一字千金,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效果。

3. 分析《登高》的抒情特色。

(五)作文题

1.题目:《创意》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2.题目:《网络与生活》

要求:体裁—诗歌除外,体裁不限 字数—700字左右

三、《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和《长恨歌》

(一)填空题

1.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则为王维、李颀、( )、( )及王昌龄。 2.“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 3.“( ),六宫粉黛无颜色。”“行宫见月伤心色,( )。” 4.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家之一,与( )齐名,并称( )。

5.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初与( )并称“元白”,同为中唐新乐府倡导者,后又与( )并称“刘白”。

(二)选择题

1.以下作品属于盛唐边塞诗的是:( )

A、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B、王维《终南山》

C、孟浩然《过故人庄》 D、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下面诗人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陈子昂 B、王勃 C、李商隐 D、白居易 3.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诗歌在( )进入了全盛时期。

A、唐代 B、宋代 C、清代 D、汉代 4.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欧阳修 5.“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加点词的意思是( ) A、觉悟 B、睡觉 C、苏醒 D、醒来

(三)判断题(请根据判断在每题后的扩号里打√或打×)

1.《走马川行奉送出封大夫师西征》中的“行”即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近体诗范畴。( )

2. 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歌行体诗,都是唐代边塞诗的佳篇。( )

3.白居易的《长恨歌》为长篇歌行,律散结合,音韵流畅。( ) 4.唐代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奇险诗派,又称韩孟诗派。( )

5.唐代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浅白诗派,又称韩元白诗派。( )

6.“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 )

7.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讽刺唐玄宗贪念女色而误国。 ( )

8.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写的是杨贵妃杨玉环得唐玄宗李隆基之宠。( )

9.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此句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 ) 10.《长恨歌》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捉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

(四)问答题

1.理解唐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题目的意思。

2. 简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艺术特点。

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艺术上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色彩绚丽,造意新奇,风格峭拔。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

《走马川行奉送出封大夫师西征》这首诗句句押韵,三句一转,节奏鲜明急促,声调强劲激越,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性作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也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