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报告-江佳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乡土中国》读书报告-江佳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6c86738e9951e79b892721

农民依赖着土地,耕作、收入、成家立业,脚下的黄土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上看,农民离不开“乡”,在传统的社会形态当中,谁也不能够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独立生活,哪怕是实现了生产消费上的自给自足(还会有自然、政治、安全问题上的制约),而这群体往往是固定存在而长久不变的。

这样的乡土社会,中国式的传统社会。不要忘了,今天,在中国超过80%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少说8亿的农民。那绝不仅是历史而已,巨大的现实性让我们每一个人无从回避与忽视!那么,怎样来界定它才能够真正地系统全面而公正客观?(以下4点是我读后自己做的一些总结)

1.乡土社会是儒、士、道精神杂糅的社会。乡土社会深受着三家文化的影响,而事实上,特别是儒家的文化,它像流淌在我们文化血液中的一种色素,无所不在地同时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方各面。

2.乡土社会是异常稳定的社会。这是由?乡?与?土?的生产关系天然决定的。的确,稳定在某个程度上意味着对于自由的约束、一成不变的落后,但相比于风险性极大的现代社会,在各式浮华动荡与光怪陆离的背后,乡土社会至少还可以给你一个心中尚未崩坏的地方!

3.乡土社会是?熟人的世界?。相比于现代工业社会、商业社会人们在相互间关系上的普遍性原则(因此,我暂时将其称为?陌生人的世界?),乡土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带有特殊性的。?不同人不同对待?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举一个经典的例子:插队。在看来,让熟人插自己的队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陌生人呢?因此而产生的纠纷绝不在少数。

4.乡土社会是?私人?的社会。正因为有着根本区别于西方基督

教文明的儒家文明千百年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深植根,所以对于在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来说,任何像平等、博爱、公正这样的词都是是无价值、无意义甚至荒谬可笑的。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摘自第四章《差序格局》)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从这个定义上来看,乡土社会这个过分讲?私?1的社会,永远也无法自觉地转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

然而,最终没能转变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乡土社会,其长期以来稳固、延续的文化却被上世纪初(一二十年代)以来的暴民文化所打破。在我看来,现今被误以为是传统文化糟粕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实际上是暴民阶层文化的反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强烈驱使之下,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即将一去不复返,这是一场深远而痛苦的蜕变!它是社会发展与历史行进的必然,尽管有着剧烈的疼痛,却也不可避免。

可悲的是,乡土社会将去,但乡土思想未变!现代社会与乡土社会的格格不入,体现在各个方面,书中举了一个鲜明的例子(关于司法制度):“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已经推行下乡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摘自第九章《无讼》)

正是因为种种不可忽略的差异与矛盾,在与现代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中,乡土文化常常会遭到其边缘化的排挤。在经济全球化、城市生活水平日益飙升的今天,

1

注意:我这里所讲的“私”指的是自我而非个体,乡土社会的“私”要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私”。

乡土文化试图融入现代社会则更是难上加难!这同样可以反映到现实生活中部分人群的身上,举个例子:大学可算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聚集地,然而大城市才是大学相对集中的区域,每年有众多的高中毕业生从农村来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读大学,而事实上这些同学恰恰是最容易遭受到边缘化排挤的人。他们仿佛就像是乡土社会的一些符号,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文明非常敏感,在遭受排挤和冲击之后,甚至会表现出排斥和反感。(结合前段所提到的“司法制度下乡”在乡土社会中引起的副作用)

除去上述本人读《乡土中国》之后的个人体会,另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作者在写作本书文章时所用到的诸多写作技巧。(以下我用4点做简单概括)

1.首先让我深为折服的是费孝通先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精准把握。其用词的严谨程度近乎于咬文嚼字,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首创了许多概念性的词汇。

例如:在比较中西群己关系和社会结构差距时提出的?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这样的概念(出自《差序格局》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和《家族》);用?感情定向?一词来指一个人发展他感情的方向(出自《男女有别》);在讨论权力的性质时定义的四种权力——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抑或称?教化性权力?)以及从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出自《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

这些乍看上去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新概念正极富张力地向读者展示着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以及为求文章的说明功能达到最佳

的良苦用心。仔细读来,每一个独具首创精神的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辅助佐证了作者论据、观点的正确性,毫无半点巧言浮夸,并且作者每引进一个新概念时,作者总会附上一句简洁明了的解释,大大降低了文章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2.全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贯穿始终的中西对比、城乡对比,作者在《后记》中自称此为?比较研究?。其中属中西对比最具感染力,以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主体?父子文化?与西方社会里的文化主体?夫妻文化?为代表,从深层刻画的强烈对比读来使人眼前一亮。以西方基督教文化作参照,反观乡土文化本身的特点,其目的不在于揭示乡土文化的局限、落后,而在于突出?乡土文化被现代化文明所取代有着极大的困难性?这一主题。

3.费孝通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阐释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无讼》中,作者以足球比赛中裁判的作用为喻来说明乡土社会中人们对于讼事的看法。恰到好处的引喻是全书的一大亮点。

4.本书各章节之间的连贯性很好。之前所涉及到的观点、论证过的结论时常会在随后的章节当中再次出现,使全书的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个人认为:《乡土中国》语言精炼,无处不体现作者的智慧与深刻的社会学哲理。全书虽篇幅不大,但若要论其学术性,不但不轻反而是相当重的,绝对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带着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乡土社会学研究巨作。

五、作者经典语录(部分): 1.“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摘自《文字下乡》) 2.“一个只有生产他生存必需的消费品的人并没有资格做奴隶。”(摘自《无为政治》)

3.“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为难过。”(摘自《长老统治》)

PS:完全原创,绝无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