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会考超全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上海历史会考超全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9c8ddcbb68a98270fefa32

1. 时间:AD 1914,7月28日

【3】、一战 进程

1. 时间:AD 1914 ~ AD 1918

2. 主要战役

(1)英法联军 VS 德国

① 马恩河战役 ② 索姆河战役 ③ 凡尔登战役 (2)英国 VS 德国 ① 日德兰海战

【3】、一战结束

1. 结果:奥地利投降,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2. 性质: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3. 影响

(1)战争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

(2)造成国际格局的变化,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1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 时间:AD 1919,1月~6月

2. 出席国家:一战的战胜国,美、英和法三国主导和会进程 3. 和会性质: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4. 大国分歧 (1)美国

总统威尔逊——提出 “十四点原则”,尤为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称霸世界 (2)英国

首相劳合·乔治——维持霸权地位,保证大陆均衡 (3)法国

总理克列孟梭——削弱德国,确保法国的大陆霸权 5. 会议成就

(1)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实行严惩

① 领土问题

② 海外殖民地问题 ③ 军事限制问题 ④ 赔款

⑤ 战争责任问题

(2)战胜国又同德国原来的盟国分别缔结了和约,总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AD 1920,1月,国际联盟成立

① 时间:AD 19c20s ~ 30s ② 成立地点:日内瓦

③ 主要任务: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行为 6. 影响

凡尔赛体系暂时确立了列强在西方的新秩序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1. 背景

英、美和日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为缓和矛盾,解决亚太问题和裁军问题,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

2. 时间:AD 1921,11月~AD 1922,2月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41

3. 参会国家: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 4. 会议成就

(1)签订《四国条约》,终止英日同盟 (2)《五国海军协定》,总吨位数之比:美英日法意→5:5:3:1.75:1.75 (3)中国问题:会外签订,中国部分权益受到保护 (4)《九国公约》,保证门户开放政策 5. 影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发展,确立列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

【3】、国际格局变化

1. 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

(1)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2)殖民体系渐趋瓦解,形成英联邦(AD 1931《威斯敏斯特法案》) 2. 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

3. 德国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后来德国得到了稳定和恢复

4. 《洛迦诺公约》暂时维持了欧洲的和平秩序,同时也恢复了德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

1. 利端

(1)AD 20c,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新秩序 (2)承认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

(3)建立国际联盟这一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 (4)为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弊端

(1)强权政治的产物

(2)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 (3)缺乏有效解决国际争端的机制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局面只是短暂的“休战”

第四单元 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确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格局,也催生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革命回应了俄国民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呼声,开启了俄国现代化道路的新历程。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围攻,初生的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受住国内战争的考验。战争结束后,列宁及时采取新经济政策,迅速恢复国民经济。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建立起以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第14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

1. 进程

(1)AD 1917,11月7日晚,停泊在彼得格勒涅瓦河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进攻信号,工人武装攻击并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2)AD 1917,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推翻临时政府,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3)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纷纷建立 2. 意义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42

(1)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

(2)突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 (3)推动了20世纪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15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1】、苏联建立

1. 时间:AD 1922,12月底

【2】、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1. 背景

(1)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不满情绪严重 2. 新经济政策

(1)标志: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时间 及 推行者:AD 1921,3月;列宁 (3)内容:

① 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

② 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国外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③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

④ 废纸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 3. 意义及影响

(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与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从俄国实际出发,以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的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政治形势

第六单元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

辛亥革命后,民国取代了专职王朝,但共和政体并未真正建立。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以几度余波显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落幕。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为人们接收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作了重要准备。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推进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联合“以俄为师”的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第19课 民国初期的社会与政局

【1】、习俗变化

1. 社会习俗改变的内容: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和倡女权等

【2】、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1. 二次革命

(1)导火线: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导人宋教仁 (2)经过:孙中山宣布讨袁;李烈钧起兵响应 (3)结果:二次革命被镇压,失败 2. 护国运动

(1)起因:图谋复辟帝制(洪宪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

(2)经过:全国反对,蔡锷在云南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军阀割据

1. 根源

(1)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扶植代言人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43

(2)中国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 2. 主要势力

(1)北洋军阀(掌握中央政权)

① 皖系——段祺瑞 ② 直系——冯国璋 ③ 奉系——张作霖

(2)西南军阀(控制西南地区)

① 滇系——唐继尧 ② 桂系——陆荣廷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新文化运动 兴起

1. 背景

(1)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2)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不能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标志:AD 1915,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2)主要阵地:《新青年》 (3)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3. 主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新文化运动 前期

1. 思想革命: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旗帜)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2)提倡科学,反对盲从迷信 2. 文学革命

(1)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2)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新文化运动 后期

1. 马克思主义:AD 1917,在十月革命后的系统传播

2. 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 (1)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第一人 (2)AD 1918,《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AD 1919,《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五四运动

1. 原因

“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拒绝了中国代表的合理要求,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2. 爆发

(1)时间:AD 1919,5月4日 (2)地点:北京天安门 (3)主力:学生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 3. 发展

(1)运动中心转变:北京→上海 (2)运动主力转变:学生→工人

4. 结果:初步胜利——罢免官员,拒绝签字

此文本为控江2012届 秦坚明 自行整理,如有错误,敬请谅解。同时,请尊重知识产权!!!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