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同济学姐亲测有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同济学姐亲测有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9f1d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0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心理物理学派基本点

景观审美是景观和人之间共同作用的过程,而心里物理学派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反映这种

主客观作用的关系模型。

承认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景观审美观,并把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景观质量衡

量标准

人们对景观的审美评判(景色质量)是可以通过景观的自然要素,预测和定量的。

3、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

● 主要思想:把景观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评价,强调景观对人的认识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去解释人对景观的审美过程。

● 起源: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E.Burke(1729-1787),他认为“崇高”和“美感”是由于人的两类不同情欲引起的,其中一类涉及人的“自身保存”,另一类则涉及人的“社会生活”。 ● 代表性理论:70年代中期英国地理学家Appleton的“了望---庇护”理论。

● 发展历程:Appleton——“了望---庇护”理论(见纽拜(英)1978,Kaplan.S1979,Brown等1986)

Kaplan.S——景观审美理论模型(Kaplan.S 1973.1975)

Ulrich——景观评价模型(Ulrich 1977):初级“情感/唤起”状态(认识史)景观

知觉 初级情感反应(如:喜欢—不喜欢)认识 评价 行为冲动 行为

● 新发展:近年来,Ulrich等人探索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的测量人

的情感反映,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趋于完善(如Ulrich 1981 1983 1986)

● ● ●

在景观审美过程中,景观应具有:可以被辨识和理解的特性—“可解性”(Making sense): 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可索性”(involvement)。 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景观质量就高。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二维、三维

空间中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思维模型。 空 间 二 维 平 面 三 维 空 间 可解性 一致性 可读性 信 息 需 要 可索性 复杂性 神秘性 Cimblett等则将Kaplan模型中的“神秘性”专门拿出来研究,发现,在森林景观中,有5个因素决定着景观的神秘性,即:障景、视距、空间限定性、可及性和林中光线(Cimblett等1985)。 近年来,Kaplan的景观审美理论模型,经Brown和Itami等人的加工,转化为反映具体地形地貌特征的实用模型(如Brown等1986) 可索性 可解性 17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地形 坡度 相对地势 地物 自然性 和谐性 空间多样性 地势对比 高度对比 内部丰富性 4、经验学派(Experirential Paradigm)

● 指导思想: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相互影响的经验之中,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是随着两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把景观作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历史的观点,以人及其活动为主体来分析景观的价值及其产生背景,而对客观景观本身并不注重。 ● 代表人物:Lowental(美国地理学者)

● 研究方法:考证文学艺术家们的关于景观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等来分析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及某中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

● 采用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方式,记述现代人对具体景观的感受和评价,但这种心理调查方法同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是不同的,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被试者只需就景观打分或将其与其它景观比较即可,而经验学派的心理调查方法中,被试者不是简单地给景观评出好劣,而要详细地描述他的个人经历、体会、及关于某景观的感觉等等。

● 研究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景观美景度量表,而是为了分析某中景观价值所产生的背景、环境。

● 与其他学派比较:比认知学派相比更加主观化。心理物理学派和认知学派(心理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在景观审美评判中的主要作用,而经验学派则几乎把人的这种作用提到了绝对高度,把人对景观审美的个性及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

5、四大学派比较

比较点 对景观价值的认识 专 家 学 派 (客观)景观价值在于一形式美或态学意义 人的地位 (被动〕风景作为独立于人的客体而在存,人只是风景的欣赏者 对客观景观的把握 分解从“基本元素”从“景观成份(植(线、形、色、质)分析景观 被、山体、水体等)”分析景观 用“维量(复杂性、神秘性等)”把握景观 (整体)把景观作为人或团体的一部分,整体把握 心 理 物 理 学 认 知 学 派 派 景观价值是主客观双双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 把人的普遍审美观作为景观价值衡量标准 景观价值在于其对人的生存、进化的意义 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解释景观 (主观)景观价值在于它对人(个体、群体)的历史、背景的反映 (主观)主动强调人(个体、群体)对景观的作用 经 验 学 派 景观评价的两大阵营:景观环境科学阵营、风景文化艺术阵营

三、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18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1、《景观工程体系》

1)基本概念:

● 当代人类的风景感受总体上是由风景偏爱和风景欣赏两部分复合而成。偏爱源于适宜于物种生存

进化的环境;欣赏则取决于社会文化的影响。

● 人与风景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种相互作用中:

(1)风景偏爱使客观世界中的风景环境,即山水环境转译成了游人心目中的一种特定的风景环境。我们把受偏爱左右的特定的风景环境定义为风景场面;

(2)风景欣赏则给游人以精神追求,激发人们对于理想化风景的向往,即风情。我们把这种受欣赏制约的风景追求向往定义为风景意向。

● 基于风景环境的基本感受,风景场面和风景意向分别以山水风情和人文风情为主导因素,相互交

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一种人与风景环境共同作用的场,景场。

2)风景旷奥度

● 风景旷奥概念的雏形: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如斯而已?” ● 1979年,冯纪忠教授从风景评价规划的角度考虑,阐述了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以旷奥作为风景空间序列设想。

● 1986

年,刘滨谊教授对风景旷奥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风景旷奥度是以风景客体为物质基

础,而从风景感受出发的多层次风景评价。并建立了风景旷奥评价模型——风景几何空间、风景直觉空间、风景知觉空间、风景意向空间的多层次风景信息准空间分布框架;指出风景旷奥不仅仅是对于风景空间直觉感受上的空旷与深奥的描述,而更为重要的是风景偏爱与风景欣赏的基本特性。

● 在偏爱的层次上,风景旷奥体现为人们对于具有易解性和奥秘性的风景场面的喜爱,与风景空

间直接有关,并包含着人类环境生存的深层体验;在欣赏的层次上,风景旷奥体现为人们风景意识中“超越意识”和与风景的“相洽”意识,或简言之为“远”和“深”的意识。

3)风景偏爱“易解性”+“奥秘性”

● 易解性:是指风景场面所具有的使人容易建构、容易识别理解及领会的视觉特性,易解性的风

景场面是那些有可能进行广泛探索而不被迷惑的场面,它有助于人类环境领会动机的实现。风景场面的空间结构和表面组织以及其中的突出性景物是影响易解性的基本因素。其潜在的根据来自物种环境生存的理论。识别环境是动物的天性,他们为了生存需要借助各种各样清晰易辨而又有特色的景物来认识环境,人类也不例外。

● 奥秘性:置身于风景环境,倘若能进一步“走进去”的话,仿佛就可以观赏到更多的东西,索

取更多的信息,使风景场面具备引人入胜的气氛。人们在这方面的偏爱就是奥秘性具有的品质,也就是风景场面中含有隐藏着的信息的特性。奥秘性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场面中某种蕴含信息的预示;二是对进一步深入场面的可能性的预示。影响奥秘性的基本因素:风景场面的空间规模、表面构成和其中的“遮掩”。其潜在根据仍是物种环境生存的理论:人们总是偏爱那些值得探索、有待深入发现的环境。

4)景观感受空间的三个层次:

1)景观直觉空间:身处景区的观赏者通过生理感知到的景观空间。

2)景观知觉空间:心理认知体验到的风景空间,主要成份是风景视知觉空间。 3)景观意向空间:人们理想中风景之“意”的山水之“形”的外化。

19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案 刘滨谊主编

5)把景观美感数量化

● 概念:有了基础数据以后,对它们进行数据评价,然后建立预测模型,用电脑模拟人们的景

观审美,计算景观的美学价值,实现景观美感数量化。

● 三个层次模型:1)物理空间——物质生活的生理世界 2)心理空间——心理精神的世界 3)意境空间——灵魂的空间

2、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1)景观生态评价成为另一重要分支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 景观分类注册与视质评估

1. 景观分类与视质评估的目的与基本概念

● 景观分类注册(Landscape Inventory):就是有选择地集取各类景观信息。 ● 视质评估(Visual Quality Assessment) ● Visual Resources(视觉资源):尺度、类别

● VRM(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gt)(视觉资源运筹) ● VIA(Visual Impact Assessment)(视觉影响评估)

2. 控制景观视觉的4个视觉元素

*形态(Form) *线(势)(Line) *色彩(Colour) *质感(Texture)

3. 景观分类注册---就是有选择地集取各类景观信息

● 景观分类注册五个方面:景园文化传统;景观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景观土地利用;景观生态;

视觉化的景观。

● 景园文化:神话文明、宗教文明、科学文明、科学艺术文明四个层次

● 景观视觉:研究视觉化了的景观的视觉基本特性,他们是视觉主体和视觉客体在一定状态下所

构成的视觉关系。

3.1 基本概念(表1.0)

国土区域(Visual Range)、景域(Visual field)、景域单元(Visual Unit)景点(Visual Point)、视域(Viewshed)

3.2 国土景观视觉分类注册

基本控制指标:视觉范围和相对高度

3.3 景域景观分类注册

控制景观视觉基本指标:地形、水体、林斑、奇异性景观、人文景观、相邻景域景观

3.4 景域单元景观视觉分类注册

● 概念:在一叫嚣的范围内,从景观空间和视觉表面上进行更为明确具体的信息集取

1)景域单元的规模:大、中、小三类

2)景域单元的空间类型(景物和景物之间相互关系所构成的空间):全景式、封闭式、对焦式、隧道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