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护理考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耳鼻咽喉护理考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c095e65022aaea998f0fae

状和体征时,立即做疑似部位的细菌培养。 意识紊乱,轻度定向力障碍;⑦心血管:射8.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血分数降低或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 理。 MODS的加强护理: 答:ACS急性期,即发病后2~3天最常见的一般护理:①病室环境:MODS病人均应入并发症,包括致命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住ICU进行治疗和观察。尽量提供安静、整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二度II型以上房洁和舒适的环境,以利病人休息和疾病治室传导阻滞等)、心力衰竭和心包炎。2~3天疗。②基础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之后可能发生反复的心肌梗死、心绞痛、血的整洁、干燥和平整,勤翻身和拍背,加强栓、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穿孔和左室游离壁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③破裂等。晚期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后综合症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与病人交流,随时了解或室壁瘤的形成。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其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恰当的心和有无相关症状出现,持续监测心电图以尽理疏导和安慰,解除不良情绪对疾病的负面早发现并发症并处理。 影响。 9.MODS的诊断依据和加强护理。 做好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答:MODS的诊断依据:①肺:低氧血症需做好病情观察和生命体征监护 机械通气支持至少3~5天;②肝:血清胆红积极做好抢救时的配合 素≥34~50μmol/L,GPT\\GOT等≥正常2倍;做好抗感染的观察与药物使用的护理 ③肾:少尿≤479ml/24h,或肌酐上升≥做好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177~270μmol/L;④肠胃:腹胀,不能耐受经10.血液透析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口饮食>5天;⑤血液:PT和PTT延长>25%答:(1)血液透析中技术事故造成的并发症或血小板<(50~80)×109/L;⑥中枢神经:有: 21.简述肌力分级。

答:临床通常将肌无力程度分为6级,以利于判断肌无力有无加重或好转的变化。 肌力分级标准(6级法) 项 目 分级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完全瘫痪 只能见到肌肉收缩,但不足以引起肢体的运动 肢体只能沿床面伸屈水平运动,不能克服重力抬离床面 肢体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施加的阻力作用 肢体能抵抗阻力,但力量比正常弱 正常 ①透析液异常,包括配比异常、温度异常、

成分异常。处理:立即停止透析,丢弃透析器和管路中血液。②空气栓塞:立即夹住静脉管道;使病人处于头低左侧卧位;给病人纯氧吸入。有条件者把病情严重病人放在高压氧舱内加压给氧;如在心前区听到气泡形成的冲刷声,应考虑行右心室穿刺抽气;给予地塞米松减少脑水肿,给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

血液透析中的急性并发症与处理:

① 首次使用综合症:是使用新透析器产生的一组症候群,有过敏型和非特异型。过敏型的处理:停止透析,不回血,用肾上腺素、抗组织胺药或激素。非特异型无需处理,可继续透析。

②低血压:输入100~200ml盐水或补50%葡萄糖。如输入500mL液体后血压仍不上升,应检查有无其他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③高血压:舌下交替和反复含服开博通、心痛定。严重者可静滴酚妥拉明或硝普钠。如经处理血压仍不降低,应终止透析。

④失衡综合症:应进行合理的诱导透析,提高透析液钠浓度或在透析中静滴高张葡萄糖溶液;对轻症病人静滴高张葡萄糖溶液、镇静剂,重者应终止透析,静滴甘露醇,静脉注射地西泮;对昏迷者要注意呼吸道通畅。

⑤发热与寒战:细菌感染者应早期选用有效抗菌药;非感染性发热者要针对病因,对症处理。

⑥肌肉痉挛:应降低超滤速度,输入生理盐水,调整透析液中钠浓度。

⑦出血:体内肝素化是出血的直接诱因。要掌握好肝素的用量,对血性心包积液和血性胸水病人用无肝素高钠透析,可使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消失。

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包炎、贫血、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低氧血症、低血压等均可引起心律失常,首先应进行病因治疗。

7.阿托品的用药原则、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区别。 答: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区别 症状表现 阿托品化 阿托品中毒 皮肤 温度 瞳孔 心率 神经系统 干燥、颜面潮红 正常或轻度升高 明显扩大且不再缩小 心率增快≤120次/分 意识清楚或模糊 干燥、紫红 明显升高(>39℃) 瞳孔明显散大(常超过5㎜) 心动过速(≥120次/分) 谵妄、幻觉、双手抓空、昏迷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实施与护理行为的学科。 2、基础生命支持包括畅通气道、人工呼吸、循环支持。 3、呼吸衰竭按病程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4、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电除颤。 5、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手法有仰额举颏法、仰额抬颈法、托颌法。 6、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是有机磷中毒的三大致死并发症。 7、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每次输注营养液、血液制品、抽取血标本及测压后应立即用0.9%氯化钠水溶液冲管。 8、发生脑疝时应静脉给予甘露醇溶液250ml在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9、AMI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有恐惧、焦虑、抑郁、轻视。 10、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1. 气管内插管术利于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气管内给药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测定中心静脉压可选择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腹股沟处的大隐静脉。 3. ICU患者主要来自三条渠道:出事现场转送到医院的危重患者,急诊就诊的危重患者, 各科住院的危重患者。 4. 在静息状态下,患者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5. 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又可分为嗜睡、昏睡、昏迷。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 7. 强酸主要是指硫酸、硝酸、盐酸,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毒性。 8. 挤压综合症出现的全身症状包括有酸中毒、高血钾、肌红蛋白尿、休克、急性肾衰竭。 9. 动脉导管内严禁用血管收缩药。1、生存链的四个环节包括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心肺复苏。 2、基础生命支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建立人工循环。 3、中心静脉压是血液流经右心房、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4、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电除颤。 5、心肺复苏开放气道的手法有仰额举颏法、仰额抬颈法、托颌法。 6、心脏骤停的心电图分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心电-----机械分离三大类。 7、正常瞳孔的直径为2.5-4mm,小于2.5-4mm为瞳孔缩小,大于5mm为瞳孔散大。 8、发生脑疝时应静脉给予甘露醇溶液200-250mll在15-30分钟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 9、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少尿期应限制水、盐、钾和磷的摄入、入量,供给足够的热量,减少蛋白质的分解。 10、多发伤的抢救原则是先先救命,后后治伤。3、成人患者胸外按压部位在胸骨胸骨中下1/3,儿童在胸骨胸骨下1/2。 4、静息条件下,PaO2低于60mmhg2或PaCO2 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5、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缺血或坏死。典型临床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6、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活力来判断中毒程度。此病多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衰竭三大并发症而死亡。 8、颅底骨折时,熊猫眼指颅前窝骨折,耳鼻脑脊液漏指颅中窝骨折。 9、淹溺根据发生机制可分为干性淹溺、湿性淹溺两种类型,根据发生水域不同分为淡水淹溺、海水淹溺。1.我国目前院外急救机构统一使用的电话是120. 2.如病人有一侧上肢或下肢受伤,脱衣裤时,应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13.可用于测量中心温度的部位有直肠、食管、鼻咽和耳膜等。 14.测量食管温度时,应将测温电极放置在咽喉部或食管下段部位。 15.漂浮导管的气囊一次性充气不可超过1.5ml。 16.在漂浮导管的插管过程中,从右心房进入肺动脉一般不超过15cm。 17.如果排除了肾性和肾后性因素,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表示组织灌注不足。 18.估计肾血流量和肾排泄功能的有效指标是酚红排泄率。2.监测收缩压的重要性在于克服各脏器的临界关闭压,保证脏器的供血;监测舒张压的重要性在于维持冠状动脉灌注压;监测平均动脉压的意义在于反映脏器组织灌注情况。 3.CVP的正常值是0.49~1.18 kPa(5~12 cmH20)。 4.漂浮导管监测的基本原理是LVEDP(左心舒张末压)≈PADP(肺动脉舒张压)≈PAWP(肺小动脉压)。 5.漂浮导管监测时最常用的穿刺血管是右侧颈内静脉。 6.呼吸频率是呼吸功能最简单的基本监测项目,成人正常值为10~18次/分。 7.SpO2是经皮脉搏氧饱和度,被称为第五个生命体征监测,其正常值为96%~100%。 8.皮温和中心温度差正常情况下应低于2℃。 9.颅内压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脑室内测压、硬膜外测压、蛛网膜下隙测压和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正常值为1.33~2.00kPa(10~15mmHg)。 10.夜尿尿量超过750ml常为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肾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尿相对密度可固定在1.010左右。 11.测量体温的常用方法有玻璃内汞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传感器、液晶温度计等。 12.正常pH范围7.35~7.45,PaO2正常范围为4.67~6.00kPa(35~45mmHg),平均5.33kPa(40mmHg)。SaO2正常范围是96%~100%。11、城区半径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城区急救半径应小于≤5km,反应时间市区要求15分钟以内。 27. 分诊中CRAMS评分C:循环, R:呼吸,A:腹胸部 M:运动S:语言。 28. 单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频率与呼吸次数之比为15:2。 29.中心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是感染、出血、血肿和气胸等。 30.心脏骤停最可靠的症状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波动消失。 26.现场急救时要对伤员进行检伤,轻度病人标记为绿色,死亡病人标记

为黑色。 27.EMSS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8.院前急救指急、危、重症伤病员在进入医院之前的医疗救护。包括病人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 29、CVP中心静脉压即,指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值为5--12cmH2O。 30. 分诊公式中的SOAP公式:S::主观感受,0:客观现象,A:估计,P:计划。26、现代危急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可追溯到19 世纪南丁格尔(F.Nightingale)的年代。 27、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入院之前在伤病现场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和途中监护、运送等环节。 28、常用止血方法包括加压包扎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27、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1/2处。 28、CPR时首选药物是肾上腺素。 29、创伤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30、心力衰竭是心排出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28、当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时表示有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29、皮温和中心温度差正常情况下应低于2℃。 30、导致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26、颅内压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脑室内测压、硬膜外测压、蛛网膜下腔测压、纤维光导颅内压监测。2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是严重创伤、休克、严重感染。 28、心搏骤停后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表现最明显。 29、环甲膜穿刺的体表部位是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正中线上的柔软处。 26、一氧化碳中毒机制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27、强酸烟雾经呼吸道吸入时,可表现为刺激症状,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和喉头痉挛。 28、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代谢失常、药物中毒、工业中毒。 29、常用的开放气道方法是仰面抬颈法、仰面举颏法。26、磷中制主要在于有机磷与胆碱酯酶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导致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27、根据心脏活动情况及毒的机心电图表现,心搏骤停可分心室颤动、心脏停博、心电-机械分离3种类型,其中以心室颤动为最常见。 28、休克病人测得中心静脉压低于5cmH2O时表示血容量不足。 29、意识障碍按严重程度分级可分为嗜睡、昏睡、昏迷三种表现。 26、肾衰竭的发病机理包括肾前性急性肾衰竭、肾性急性肾衰竭、肾后性急性肾衰竭。 27、微循环的改变可将休克认为划分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瘀血期、微循环凝血期三期。 28、不同病因的休克其发病机制可有明显的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环节是降低血容量。 29、动脉穿刺部位首选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30、气管切开术时切开气管的位置是第三环状软骨或第四环状软骨。26.担架在行进中,伤员头部在后,下肢在前,以利于病情观察。 27.心肺脑复苏包括BLS、ACLS、PLS三部分 28.张力性气胸胸腔排气部位为伤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29.毒物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三条途径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