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化课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班主任专业化课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6d8521559eef8c75fbfb3c0

学习上的困难,预见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早解决,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班主任自身发展、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有力契机,在会议上,老师们一起研究学生、分析学生成绩、寻找成绩下降或上升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对策,班主任的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外,还有学校的政教处会议,召开于开学初,会议主要对一学期的事务进行一个规划,对相关注意事项予以说明。班主任的学习观摩机会也就因此而产生。我校充分利用每一次的会议,作为提高班主任能力和增强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手段。这种资源意识和整合能力是的我校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图4 高三班主任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

2.外部资源引入模式

(1)专家引领,提升理论水平

不管是新老教师结对还是班主任沙龙,最直接的受益者都是新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技巧、研究学生的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和班级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老教师的发展一直处于隐性的形式。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老教师也能够有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提高科研能力。首先还是考虑到学校自身的资源,邀请了各地区和学校的专家来我校讲座。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内容也逐渐丰富和深入。每一次讲座都引起了我校班主任教师的思考。为我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

(2) 外校优秀教师讲座,借鉴同伴经验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经历了众多的尝试和探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内的各种资源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基于这一现状,课题组成员决定转换尝试方向,将目光放远,邀请其它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到我校来交流。这做法深受我校广大教师的好评。其它学校教师的发言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使我们看到了自身的独特之处。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找到

了突破口。

(3)班主任外出培训,提升专业水平

此外,我校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对班主任进行各种培训。如2008年,北京的专家到区里就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讲座,我校所有班主任一起参加并有很大收获。学校还选派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培训,如宁波市、鄞州区组织的班主任工作培训等。 沈惠月:我们学校老师外出培训的机会不多,但是凡是外出培训的老师回来之后都会与我校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将他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无形之中,培训的辐射范围扩大了,将外出培训的价值最大化。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每位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都会整理自己的收获,然后以报告的形式与大家交流。

3.自我实践反思模式

外部的支持和刺激固然有利于班主任的发展,但是班主任自身成长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只有自身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才能够找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我校在课题运行期间,鼓励班主任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撰写个人教育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到班主任们的成长轨迹。在这些案例中,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和教育事迹。经过严格评选以后,有10份案例已荣获“优秀班主任教育案例”的荣誉称号:

表4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评比获奖名单 姓名 毛小三 李旭峰 郑 平 张 颖 张君连 张建定 徐春波 徐红丰 崔碧波 潘智生 案例 《风筝是要飞上天的,可是它还要一根线》 《爱和责任共存》 《每一个生命都应受到重视》 《班主任工作案例》 《班主任与学生交流艺术初探》 《班主任工作案例之——深度谈心的重要性》 《心理辅导——问题学生处理方式的对比》 《班主任工作感言》 《心会跟爱一起走》 《请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班主任校本培训机制的建立

1.校本培训的保障机制

经过我校长期以来对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保障机制。从横向来看,保障体系包括内、外两种保障。既有来自于我校内部的问及解决机制又有来自校外的支持。从总纵向来看,不管班主任教师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能够获得继续实现专业成长的保障。

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的横向保障机制

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校本培训保障机制新教师问题解决保障体系 内部保障机制 班级管理普遍问题解决保障体系 专家引领,提升理论素养 外部保障机制 外校交流,借鉴同伴经验

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纵向保障机制

培训阶段 培训方式 专家讲座 接受习得阶段 自学研修 研究发现阶段 交流分享阶段 实践探索阶段 构建新知阶段 专题讨论 导师指导制、班主任沙龙 班主任工作坊 课题研究 2. 校本培训的考核机制

对班主任的评价和考核,我们也做了新的规定,在原有的考核基础上进行细化深化,实

现考核的公平性、准确性、真实性。所谓公平性即,保证评价内容能够全面地评价一位老师,避免因评价内容片面造成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偏差,避免以局部评价代替全局评价的现象;所谓准确性是指保证评价能够正确地反应教师的真实状态,以免因评价者的情绪影响到对教师评价的真实性;所谓公平性是基于上述两个原则所提出的,即,保证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准确全面地反应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因人、事、物等外在因素而影响对教师的评价。

基于以上的评价标准,我们在制定班主任评价考核细则是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评价内容的广泛性。即,在设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内容时,不仅仅以班级的学习成绩和常规管理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班主任自身素质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培养,班级建设的程度,师生交往以及家校合作的整体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来对班主任进行评价。第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彻底改变以往单一评价主体的状态,将评价主体扩展,实现对班主任评价的公平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将评价主体扩展到教师自身、学生、家长、学校教务处以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等等。第三,评价的方式的多样化。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分数、等级评价的方式,将评语吸纳到对教师的评价中来,实现对教师评价的具体化。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充足和修订,最终制定出一套《鄞江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用以评价班主任的各项工作。

3.校本培训的奖励机制

首先,对校本培训中表现突出,发展状态较好的教师予以肯定。肯定形式主要有:对其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扬、在班主任会议中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发言、使其参加更高层次的班主任培训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其次,建立班主任的个人发展档案,将班主任的成长记录下来,使班主任看到自身的发展,了解自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状态,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四、研究成果

(一)创建系统的校本培训方案

经过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我校总结实践过程汇总的经验,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且操作性极强的校本培训方案,首先根据我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水平的调查问卷分析出我校办主任教师的现状,然后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又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予以保障,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体系:

保障机制

奖励机制 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