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求乞者》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鲁迅《求乞者》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05db47aaea998fcd220e3b

《求乞者》赏析 [键入文档副标题] 文学院12汉语言4班 司桃 学号:1211033030 2014年5月12日

《求乞者》赏析

求乞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灰土??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这篇文章写于

1924年9月24日,整篇文章篇幅虽然很短,但

却给人们展现出了一个灰暗颓败的社会。在这不足500字的短文中,多次重复出现了“高墙”“ 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布施”等字句。在这里“高墙”:隔断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屏障,意在说明鲁迅先生对这种事物的憎恶,狠不得其马上坍塌! “灰土”:当时的社会腐化风气,一种肮脏的社会环境的指代。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象征一种疏离的人际关系。用冷漠的行人来表达,此鲁迅高明之处! “布施”:是一种错误救世方式的借代,施舍于人却只能增添求乞人无知与贪婪,布施者在作者而言是一种愚善。给予世人的物质却拯救不了世人缺失的精神脊梁! “布施”和“求乞”:体现人与人的超乎简单的物质肉体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网,没有心灵的提携与骨气的支撑,也不存在精神的积极影响。

鲁迅为何不愿做一个受施者或布施者,这体现了他不认同拯救饥饿慌碌的肉体甚至自己饥饿慌碌的肉体也不愿别人的救助,是一种超越于物质与生存,追求精神解救的世界观! 在这篇文章中,用一个冷色调的行路画面,通过画面的细节刻画,体现一种肮脏的社会和扭曲的灵魂。反复和象征借代不断运用,产生一种不断刺激灵魂的效果,深刻至极!

这是鲁迅在经历了希望的瓦解后,重新回到一种荒凉的人际社会,失望让他憎恶那种在悲惨社会只为肉体行乞,忘却精神可耻的求乞者,他宁愿肉体的虚无,也不愿同流于世俗。

鲁迅想象自己是个被剥夺了一切的乞丐,他耻辱于一切求乞姿势的虚伪,而宁可以沉默求乞虚无的真实,以此维护最后的尊严。我相信《求乞者》和写作于同一天的《影的告别》一样,都是作者心中谱写多年的奏鸣曲。一个热爱平等自由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为谋生计混迹于官场十四年,阅遍钻营、冷眼和恶心,这期间的屈辱和自责,以及烦腻和憎恶,只有一样长期屈辱于谋生中的人方可体会。

通过表达对求乞者的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感受和如何求乞的思考,鲁迅还批判了一种虚假麻木的做戏人格和缺乏耻辱感与抗争精神的奴性人格。鲁迅认为中国人国民性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缺乏爱与诚。求乞者的虚假做戏,丧失尊严和痛感而将悲痛作为一种表演,一方面将缺乏为奴的自觉和反抗精神;同时,没有一种诚,缺乏对超越于现实功利之上的理想的坚持,人们将很难有认真的努力,以及真正尊崇的信念和价值,一切以个人利害为转移,理想追求就都可能沦为一种工具和表演,这种麻木的灵魂和做戏的心态正足以消解人的耻辱感和认真的努力。这是中国缺少根本性变革的重要原因

——没有超功利的原则和坚持,任何真正的变革都将不可能。因而对之采取一种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态度。

不过鲁迅对求乞者这种态度是否也是缺乏爱的表现呢?鲁迅何以无布施心?其实他自己也是求乞者!没有终极意义,缺乏爱的源泉,即使他想给出爱也不可能,每个人都需要爱,鲁迅亦不例外;联想到《过客》中“我”拒绝小女孩的爱与同情,希望有超然独往的冷酷心智去思考和战斗,不在布施与求乞中被牵连而消弭掉行走意志和丧失行走能力,鲁迅的既不接受爱与同情又无布施心似乎又是一种自觉的选择。

而与鲁迅对人的这种烦腻,疑心与憎恶的情绪态度相反,基督徒是一种爱感体验,基督教强调爱,怜悯给予而不是憎恶和冷漠,强调宽恕而不是复仇,处处与鲁迅相反,确实是救治鲁迅之弊乃至人类之病的药方。流着泪亲吻地球,爱直到受伤而仍然爱这个世界,没有基督信仰的鲁迅无法做到,或者说人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做到。

与《过客》中一样,鲁迅在这个荒诞的废墟世界中依然在不断地走路:一方面是为了生计的现实人生之路;另一方面是不断追求更高境界追寻自我存在的思想者的精神和灵魂的流亡之路。

鲁迅在这一篇中仍然采用了不断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助于表现鲁迅极度强烈的感受体验以及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而通过对这种重复中的差异的分析我们又可以把握住鲁迅的一些微妙复杂的心绪和感受。

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求乞者,然后我们又会怎么看待他们呢?

某天走在路上,有两个小孩子向我求乞,一个穿着破衣,也不见得有多悲戚,却总拦着磕头,追着哀呼。但我并没有感动,反而有些憎恶,我认为他并不贫穷,并不悲哀,反而有些儿戏,总之我没有布施。另一个也穿着单薄,也不见得有多悲惨,但却是哑的,摊开手,做着手势,我依旧憎恶,认为他并不是哑的,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手段罢了,我还是没有布施,因为我并没布施之心。 当我想着如果是我去求乞,我会怎样做?我会像他们那样吗?不,我绝对不会,我会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因为我知道过度的行为和语言都只会得到布施者的烦腻,疑心,厌恶,根本得不到布施。 有时候,过度的言语都是多余的,只需安静的等待,因为想要别人的帮助,要先让别人乐意,而如果夸张的表现,只会适得其反,

做人做事也一样,不需要浮华的外表,只要踏实的前行便会有所收获。 鲁迅先生说:“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不布施给别人,也拒不接受别人的布施,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想法。说简单点是这样,但是,我觉得,鲁迅先生的“不布施”应该是宁愿饿死也绝不向这个黑暗的社会低头!绝不会向这样一个颓败的社会求乞!那是弱者的做法,而弱者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甚至于连怜悯都得不到。 在二十年代那个大背景下,鲁迅从弃医从文一直在为着救中国的目的奋斗者,但是面对着北洋政府的卖国求荣,各路军阀的割据混战,人民的麻木迂腐??可以想象鲁迅先生内心的那种失望以及无能为力的挫败感,面对着这个犹如“求乞者”般的社会,于是,只能发出”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的感慨。这,才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