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2c2d4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b

际情况,可采取自然坡岸,或自然坡岸与人工坡岸相结合,错落有致,增加美观。 (六)河道水环境与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关系

城市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中景色最优美,最能反映出城市灵气的区域。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内容一般带有为本地服务的综合性,如商业街、居住小区以及各种服务业。从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情况来看,城市滨水区开发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市民的关注,希望以滨水区的开发来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许多地方还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河道水环境建设与城市滨水区开发是互相推动和促进的。滨水区开发的原动力,除了经济、社会等因素外,一个非常突出的原因,就是对河道水环境的强烈反应。优美、良好的河道水环境的创立,必将激发开发者强烈的开发热情和人们“河居文化”的空前高涨,沿河滨水区也必然会成为建设与开发的热点。因此,整治河道,改善水质,美化水环境是城市滨水区成功开发建设的基本保证。同时,城市滨水区的兴起,将大大提升该区域土地的出让价格,政府可利用“土地银行”,获得更多的资金,加大对河道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的投入,进一步加快改善河道水环境的速度,促进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河道水环境建设要与城市滨水区开发融为一体。城市滨水区开发在考虑各个单体建筑或设施的布置和设计时,必须把这些建筑或设施摆到整条“河道水环境带”这个层面上加以通盘安排,否则,零打碎敲,可能导致滨水区的建筑面貌杂乱无章。另外,滨水区开发不同于一般的陆域开发,它的一个独特点是近水性,故不能只看到“地”而忽视“水”,要在“近水”上做文章,使游人或入住者本能的“亲水”愉悦感普遍得到满足。

(七)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关系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规划到设计,从征地到拆迁,从疏浚到绿化,从护岸到灯光,从截污到雕塑,从道路到桥梁,等等,涉及众多专业和政府的多个部门。如何解决好政府与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统一指挥、各司其职、统分结合、步调一致,是搞好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关键。目前,各地河道整治指挥组织模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但无论何种模式,政府领导必须介入,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利部门必须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帅,水利、建设,国土、环保、市政、交通、电力、计划、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研究、协调和决定整治工作的重大问题和事项;领导小组下设整治指挥部或办公室,由政府分管领导或秘书长为主要负责人,水利部门的领导担任副职,并选调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建立相关处室,强化职责,建立制度,形成政府领导、水利为主、部门参与的指挥组织格局,全权领导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与各有关部门签订整治工作任务书,明确工作目标、时间等要求,由指挥部或办公室代表政府负责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工作。

(八)政府投入与多渠道筹资的关系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包括水利、环保、市政等内容,是一项公益性建设工程,政府财政资金应加大投入。但也要改变传统的公益事业都由政府投资和建设的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如把污水处理作为产业来对待,可成立了相应的投资公司,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获得资金,其赢利通过出售排污权取得。要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推行社会办水利,如在确保防洪、防污安全的前提下,拍卖水上娱乐场承包权。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依法进行项目筹资。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水利投工投劳“一事一议”的新办法,引导和组织农民

增加对河道清淤、清草的投入。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为改善河道水环境捐资。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及上级机关的资金。走工程建设和开发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投入的盘子做大。

首页123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