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修辞手法介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常见修辞手法介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5cdb0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a

七、设问

(一)设问的概念: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叫做设问。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毛泽东《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二)设问的作用: 1.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2.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3.便于更加细致、生动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4.使行文有波澜、不呆板。 八、反问

(一)反问的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手法叫做反问(反诘)。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或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如: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有呢?(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我心里在想着,宁静的竹海里难道没有人家?(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二)反问的作用: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反问与设问的关系

1.共同点:二者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2.不同点:形式上,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作用上,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九、顶真(见前文) 十、反复(见前文) 十一、复沓(见前文) 十二、通感

(一)通感的概念: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的修辞手法叫做通感(移觉)。

(二)通感的作用:

1.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2.突破人的思维定势,增强艺术表现力。

3.使读者的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三)通感的两种基本类型

1.形容通感:借助形容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相沟通。如: 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视觉与触觉相沟通。)

9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她笑得很甜。(视觉与味觉相沟通。)

江南的雨……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2.比喻通感:借助比喻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相沟通。如: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听觉与视觉相沟通。)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视觉与听觉相沟通。)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与听觉相沟通。)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视觉与听觉相沟通。)

(四)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的关系 1.通感与比喻

通感有时可以看作是特殊的比喻。如: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并不是没有用比喻的地方就一定没有通感。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视觉和听觉相沟通。) 她笑得很甜。(视觉与味觉相沟通。)

通感与比喻的一般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而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作者的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者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2.移就:甲乙两项关联,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乙事物的修辞手法叫做移就。如: 我女人经过的悲哀的足迹,现在有我一步步的践踏过去!(“悲哀”原是表现人的心情悲凉、哀伤,这里用来修饰“足迹”。)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形容人含情的样子,这里用来修饰“流水”。)

最后的悲伤/一齐投入生命的熔炉/铸炼成金色的希望(“金色”原是修饰物的词语,现在用来修饰人的“希望”。)

我不相信/一九七六年的日历/会埋着这个苍白的日子(“苍白”原是用来修饰缺乏生命力的事物

10

的色彩,现在用来修饰“日子”,使没有感情色彩的事物具有感情色彩。)

3.拈连: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叫做拈连。如:

好哇,大风,你就使劲地刮吧。你现在刮得越大,秋后的雨水就越充足。刮吧,使劲地刮吧,刮来个丰收的好年景,刮来个富强的好日子。(“刮”本是用于甲事物“大风”的,这里顺势拈来用在乙事物“丰收的好年景”和“富强的好日子”上,生动别致地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自己的身,/锁不住革命的精神!(把适用于“身”的“锁”巧妙地用到“精神”上,突出了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

4.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兼用的情况举例

①兼用通感和比喻两种修辞格,把通感用比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 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②兼用通感和比拟两种修辞格,用比拟的手法沟通起两种感觉。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

③兼用通感和移就两种修辞格,把通感用移就的谴词方式来表现。如: 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 林中响起甜柔的歌声。

④兼用通感、比拟、移就三种修辞格。如:

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父亲的鼻子直叫唤。(从直接把“香味”当成能“叫唤”的人来写的角度看,是拟人,属于比拟;从用“响亮”去修饰“香味”的角度看,是“移就”;从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能感受的“叫唤”、把感诸嗅觉的“香味”诉诸听觉或视觉能感受的“响亮”的角度看,是“通感”。)

5.比拟与移就的区别:

①结构不同。移就所移的词语是修饰语,因此,移就所关涉的两项往往构成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即定语与中心语的偏正关系。而比拟强加给事物的属性大多对事物加以陈述,一般是主谓关系。如: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教条主义“休息”、教条主义“起床”,是主谓关系,用的是拟人。)

11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与“发”是修饰关系,用的是移就。)

②效果不同。比拟用表示甲的行为动作、思想感情的词语去描写乙,产生语言生动的效果,把乙当作甲来表现,乙已经异化为甲了。移就虽用修饰甲的词语去形容乙,只是着重增强抒情的色彩,乙还是乙,并没有异化为甲。如:

温柔而敦厚的马兰花啊,也在路旁讨人喜欢哩。(拟人)

我的车子缓缓地驰过快乐的绿林翠木,驰过那阳光之下奇花盛开的山谷。(移就) 6.拈连与移就的区别:

①结构不同。移就所用的词一般是形容词,做定语,构成偏正关系。拈连所用的词一般是动词,做谓语,构成主谓关系。

陪伴着她们的只是七弦琴和寂寞的梧桐树。(移就)

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拈连)

②拈连的甲事物要在前面出现,而移就则不需要出现甲事物。 7.比拟与拈连的区别:

①构成条件不同。拈连必须有上下文作铺垫,否则就难以成立;比拟没有这个要求。如: 人穷志不穷。(拈连) 青年一代展翅飞翔吧!(拟物)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拟物) ②结构形式不同。拈连要“连”,两种不同语言环境都出现,或先或后地“连”在一起;比拟只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表现,没有“连”的形式。如: 汽车装来了工人阶级的情谊。(拟物)

汽车装来了机器,也装来了工人阶级的情谊。(拈连)

十三、互文

(一)互文的概念:某上句省略下句出现的字词,下句省略上句出现的字词,但上句与下句合并后即成为一个意思,相互补足,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互文。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犬西吠。(归有光《项脊轩志》) 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