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62348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e

可行性研究报告

硬接抓斗 平口铲斗 硬土铲斗 耙子 打桩器 图5-2 水王多用途两栖挖泥船标准设备组件

针对本项目,上述三种设备优弱势比较如表5.2-2所示。

表5.2-2 污染底泥疏挖设备优弱势比较表 比较项 水王多用途两栖 筑坝抽水后机械挖掘泥浆泵组 目 挖泥船 和人工配合清淤法 1、对水深要求干塘施工~需进行既可干塘施工~也可要求干塘施工~需进要求 抽排水作业 带水施工 行抽排水作业

全机械~单人操作~2、人员劳设备简陋~现场施工人设备简陋~现场施工有较为舒适的操作动强度和数较多~露天作业~劳人数较多~半机械作台~劳动强度低~安劳动安全 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业~劳动强度一般 全性好

1、无法施工~因而雨1、全液压~有独立3、能否适季相应时间利用率低 可以施工~但雨季相机舱、驾驶室~施工应雨天施2、所有设备均需防水应时间利用率低 不受雨天影响 工 处理~否则易触电和导 致设备报废

1、施工时~污染底1、施工期间河底污染1、施工期间河底污染泥仅少量暴露空气底泥大面积露滩~会底泥大面积露滩~会产中~仅会产生少量恶产生较多恶臭~不利生较多恶臭~不利施工臭~容易稀释消散 施工人员附近居民的人员附近居民的身体4、施工的2、污染底泥随挖随身体健康 健康 环保性 清~泥浆扩散面小~2、泥浆扩散面大~且2、泥浆扩散面大~且扩散量小 量多~易产生二次污量多

~易产生二次污染 3、采用高速静音型染 3、若采用发电机组时~发动机~且机舱有隔3、若采用挖掘机时~噪音大~后者噪音较小 音设施~噪音不大 噪音大

由于河道内存在大

5、河底建仅能清除河底建筑垃量的杂质~包括各种既能清除河底建筑垃筑垃圾缝圾表层缝隙中的污染建筑垃圾~水王选配圾表层缝隙中的污染隙中的污底泥~而对底层缝隙中的滤斗可较为有效底泥~又能对底层缝染底泥的的污染底泥则无能为地清除淤积在建筑隙中的污染底泥则无清除 力。 垃圾缝隙中的污染能为力。

底泥 46

可行性研究报告 挖泥船排距约 800m~其配套的接力

泵排距约为1500m~泥浆泵单泵仅500m左就地填埋到低洼地~6、底泥输长距离输送时需配右~长距离输送时需配或者作为景观和绿化送 接的接力泵数量较接的接力泵数量较多。 用土数量较多。 少~且其泵站采用全

自动合泵、脱泵控 制~自动化程度高。

全进口设备~设备较设备价格便宜~成本7、费用 设备价格便宜~成本低 贵~施工成本高 低

多用途~针对本项 目~除进行污染底泥 疏浚外~还可进行以

仅能进行污染底泥清下工作~可有效减少能进行污染底泥清淤8、设备使淤工作~ 设备数量: 工作~ 用用途 泥浆泵不适合较硬土1、打桩、拔桩~进又适合较硬土质开挖 质开挖 行边坡支护

2、平整河滩~清除 垃圾 等等

由表5.2-2以及根据河道的现状,综合以上经济技术比选,采用筑坝抽水后机械挖掘和人工配合清淤法配合是比较合适的。 5.2.3.1疏挖方案

本项目中,清淤段筑坝抽干后,硬土部分采用挖掘机直接挖掘,软土部分采用人工进行挖掘,剩余的建筑垃圾或原位存放,或临时集中堆存。

5.2.3.2底泥运输

疏挖出来的砂石底泥通过挖掘机放入车厢,然后再用车辆沿途通过沿河施工便道将底泥运输到临近取土坑,运输距离平均约在1-5km左右。

5.2.4底泥处置

清出的淤积泥沙处置方案主要有三种: 47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堆场处置:选择地势比较低洼的绿化,此区域属于城市规划绿地使用性质,同时地质条件较好。

2)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根据调查了解,XX镇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XX县也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此方案不可行。

3)建设垃圾焚烧厂:

设计时考虑河流清淤时污泥的设计容量及成分,此方案耗资巨大且由于底泥中砂石含量较大不太适宜,同时焚烧时产生的废气在处理的情况下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故此方案不可行。

4)充当建筑材料:

由于该段河道淤泥中沙石含量较大,可考虑用作建筑材料。

结论:根据流域现状污染调查分析,河流水系流域没有重工业污染,河流的淤泥污染较小。同时底泥成分中砂石含量较大。故最终选择充当建筑材料和堆场处置处理淤积泥沙。

5.2.5生活垃圾管理

1、河道两岸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以及以袋装垃圾收集堆放点的位置要固定,既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观瞻等要求,又要便于垃圾的收集和机械化清除。

2、在河道两岸每隔70米位置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蚀)耐用)阻燃。同时废物箱的设置应便于废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废物箱应有明显标识并易于识别。

3、同时考虑在河道两岸每隔1km处修建公共厕所。 5.3 生态修复工程 5.3.1 构建思路 48

可行性研究报告

5.3.1.1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在基底改造的基础上,通过种植植物增加水体净化能力,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1)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