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62348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e

根据计算,浆砌石重力式护岸抗滑稳定和抗倾稳定成果见表5.1-4、5.1-5,由表可见防洪墙抗滑和抗倾均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表5.1,4 防洪墙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2 1.20 1.62 1.45 完建期 水位骤降期 1.18 1.05 1.51 1.35 表5.1,5 防洪堤工程量表 23堤岸工程量 数量,m/m, 备注 挖方 ,运输距离5km以内解决, 填方 ,买土~运距10-20km, 浆砌石M10 混凝土底板C20 素矼C15

5.1.2.3.2复式断面堤防 34

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断面结构根据计算流速及土体抗冲能力确定,选用复式断面作为方案之一,根据水力学整体计算分析结果。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因此河道不采取全范围的护砌,即4m以下的部分设置成浆砌石或者生态袋挡墙结构,4m以上的部分采用生态护坡的型式进行整体设计。为保证安全,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1)根据弯道环流的理论,在凹岸为水流冲刷部位,而凸岸水流作用较弱,因此可根据河道平面走向,在河道凹岸水下部分、流速变动区域采用护砌结构,保证洪水作用下水土不流失。

(2)在设置蓄水构筑物的范围采用护砌结构,已形成抗冲节点。 除以上位置,在河底凸岸、顺直段均不考虑护砌。 (a)复式断面型式

(1)对河道堤线位置的现状地形较低的区域设置浆砌防洪堤,护坡采用生态护坡,边坡坡度1:3.0~1:4.0,适用于桩号0+000~1+100段河道。本断面突出自然、生态的特点,不提倡有人进入。

35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5.1,6 护岸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43 1.25 1.70 1.50 完建期 1.26 1.10 1.63 1.40 水位骤降期

(2)对现状堤岸薄弱段的区域,断面采用钢丝石笼防洪堤+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1+100~2+300、2+900~4+300、5+600~6+700、7+300~11+100段区域的河道。植被生态护坡采用三位土工网格中种植植物的型式。植物选择包括土生植物,草,灌丛,花卉,藤蔓等。生态措施种植可用水喷, 刷层,移栽,或种子等。

表5.1,7 桩号2+600~7+500段护岸(不含桩号5+100~5+700段右岸) 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1 1.20 1.62 1.45 完建期 1.21 1.05 1.41 1.35 水位骤降期

(3)对与居民聚集地较近的区域,断面采用生态袋护岸+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2+300~2+900、4+300~5+600、6+700~7+300段的河道。这种渠道扩大了渠道的水域面积,有利于保养渠道的自然生态属性。在生态袋护岸上可以生长一些水生植物,避免了传统的硬质

36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护岸既不美观,也不生态的特点。而且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表5.1,8 护岸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51 1.25 1.62 1.50 完建期

水位骤降期 1.31 1.10 1.36 1.40

(4)对现状堤岸现状良好的区域,断面采用现状原有护岸和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11+900~13+170段的渠道断面。有利于保养渠道的自然生态属性。而且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表5.1,9 堤防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9 1.25 1.65 1.50 完建期 1.23 1.00 1.61 1.40 水位骤降期 37

可行性研究报告

(b)复式断面中生态护坡的设计 (1)护坡类型的选择

生态护坡的设计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的空隙空间,将生态学原理纳入工程结构设计中,将其设计为多空隙结构,确保生物的生育环境,恢复护坡生物多样性,最终达到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滞洪补枯、透水性强的生态材料进行设计。

本次治理河道段水岸环境是一个敏感的天然生态环境。这里自然活动频繁,包括季节性的洪水活动以及河流水位的涨落;还是人类与动植物的特殊栖息地,并拥有特殊的天然水岸景观,特别是该河流水位的落差区间与河堤,都具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自然界的天然活动与天然景观之间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本次生态护坡的设计与施工上应特别注意对这些天然环境的保存与加强,并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