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化学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化学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a63619c5da50e2524d7ff2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药学专业

执笔人:朱全红 殷勇冠 审定人:朱全红 学院负责人: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十二月

一、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B020037 学 分:6.5

学 时:总学时为150学时,其中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70学时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基础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等

后续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 适用专业:中药学专业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应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中药的临床功效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与药理作用等进行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必要的基础。《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学科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COURSE INTRODUCTION

Course Code: B020037 Credit Hours: 6.5

Class Hours: 150 hours, including theoretical teaching (80 hours) 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70 hours)

Prerequisite Courses: Organic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mula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Botany, etc

Subsequent Course: Chinese Medicine Authentication, Chinese Medicine Firing,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etc

Field of Specializatio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a required course that studies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y means of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ajor. Thus in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theory of TCM,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properties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closely. 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structure type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knowledge and skills on extracting, isola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 be familiar with the methods of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thus lay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the relative courses, working at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rugs. “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s a practical course and therefore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reflect the new progresses, the new achiev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utcomes and improvements of other relative courses in this area,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apabilities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novelty sprits of reclamation.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化学》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和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教学内容】

1. 掌握《中药化学》所含的内容。

2. 熟悉《中药化学》在中药专业中所处的地位及意义,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 3.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重点难点】

1.重点:中药化学的含义;中药化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内容。 2.难点: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第二章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一般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2. 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 3.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内容】

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合成简介。

2. 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波提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3. 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 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各种色谱法等。

4.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研究方法简介: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程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一维谱:1H-NMR谱、13C-NMR谱、INEPT谱、DEPT谱;二维谱:1

H-1H COSY谱、HMQC谱、HMBC谱应用简介)、质谱(EI-MS、FD-MS、FAB-MS、MS/MS等)、旋光谱、圆二色谱等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及晶体X射线衍射法简介。 【重点难点】

1.重点:中药化学各类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2.难点: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波谱法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第三章 糖和苷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糖和苷的一般理化性质:溶解性、旋光性、化学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糖和苷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糖和苷的结构研究方法。

4. 了解糖和苷的含义、分类和分布。 【教学内容】

1. 糖和苷的含义和分布。

2. 糖和苷的结构与分类。

3. 糖和苷的理化性质及检识:性状、溶解性、旋光性、化学反应及其在结构鉴定和检识中的应用。

4. 苷键的裂解: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酶催化水解、乙酰解反应、氧化开裂反应等。

5. 糖和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6. 糖和苷的检识方法。

7. 糖和苷的结构研究方法:化学法、波谱分析法(重点是NMR谱及MS谱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苷的理化性质;苷的提取分离;苷键的裂解;苷键构型的确定。 2.难点:苷键的裂解;苷的结构研究。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检识方法。 2. 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3. 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