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3 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用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6 古代诗歌阅读 考点3 鉴赏表达技巧教师用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da77e0a8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c

考点三 鉴赏表达技巧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 考生答案 拟人、对偶。用“争先”“鏖战”“缴缠”把“诗豪”“诗”“风”和“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学生甲 美,表现作者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运用了对偶,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运用拟人,“诗和雪缴缠”,运用拟物,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搅在一起,难学生乙 分难辨的情景,表现作者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 ,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 2分 该生开始没有明确指出诗句所运用的修辞,而是在分析中说明,且又没有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不明确此类题的答题思路,导致丢分。(短板二:不明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思路) 该生修辞手法判断错误,混淆了“拟人”与“拟物”的区0分 别,混淆了“对偶”与“排比”的区别,导致丢分。(短板一:混淆表现手法) 得分 误区诊断

这首曲子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此作风格豪迈,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

1

示。其大意如下:

入夜,洞庭湖上一片朦胧,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边。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光闪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首先,题干中的句子由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句构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雪、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豪壮的气氛。其次,“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中,用“争先”“鏖战”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诗豪”“风”和“雪”,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和雪缴缠”中,用“缴缠”形容无形的“诗”,使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将“诗”具体化,写出了风雪交加的壮美之景,表现了作者迸发的诗情。概括答案时要注意,因为题干明确指出这三句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所以要把拟人和拟物归结为“比拟”这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一、准确区别常见易混表现手法(针对“短板一”) 1.借喻与借代

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2.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也可称为借物抒情)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的。但“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种景,需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中,多是“形”“神”兼备的。

3.衬托与对比

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主要区别: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2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 4.拟人与拟物

拟人是指将人的习性特点、行为动作拟用在物体上。拟物是把某一物体当作另一物来写,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人拟成物,一是把物拟成另一物。

5.对偶与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6.借古讽今(喻今)与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喻今)主要指作者借助历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诗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来抒情。前者主要是指咏史诗的整体表现手法;后者主要是指具体诗句的表现手法。

7.渲染、烘托与衬托 (1)烘托与衬托

烘托,又叫侧面描写,是用一个(或多个)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只写一个(或多个)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要写,一个为主,一个为次,“次”对“主”起陪衬作用。

(2)烘托与渲染

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则一般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的《青玉案》中“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的手法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

二、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3步骤”(针对“短板二”)

步骤1:定技巧。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诗中相关信息,明确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步骤2: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说明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步骤3:析效果(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意境、结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三、学会“梳”而不“漏” (1)捕捉题干关键词。

题干设问方式(举例) 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此句(联) “××××××”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关键词 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作用 修辞手法;赏析 修辞手法;分析 3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说明 试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修辞手法的 (2)严格依照模板答题。 修辞手法;分析 分析内容;如何使用;修辞手法 答题模板: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特别提醒:如果涉及多种修辞手法,可设序号,分别按此模板分析作答,可以由主到次或以涉及诗句的先后为序)

[专 项 练]

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导学号:98142020】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望江南 [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注】 ①皇甫松: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②此词是李煜亡国入宋后的作品。③渌:水清澈的样子。④辊:翻滚,滚动,转动。

1.你认为皇甫松词中是如何处理虚实关系的?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虚实关系主要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衬等。词的开头两句写旅邸的景色: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然后转入梦境,描写梦中江南暮春的景色: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正轻轻作响,有人在驿站小桥旁说话。眼前的夜景引出昔日江南暮春夜景之梦,而梦境又是曾经的真实生活。虚实结合,过去与现在相融,从而表达出词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由实及虚,虚实结合。(1分)②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同时又是以实代虚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