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2016级高考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高2016级高考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跟踪检测(三)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e8d24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08

第 1 页 共 7 页

跟踪检测(三)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1.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化学知识的记载,如《梦溪笔谈》中的“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等,上述描述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C.离子反应

B.化合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A 将CuSO4溶液熬成胆矾(CuSO4·5H2O)的过程为化合反应,Fe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Fe+CuSO4===FeSO4+Cu,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故A符合题意。

2.(2018·贵阳模拟)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B.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铝遇到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

解析:选A 平行光照射胶体,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中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是物理变化,A项正确;紫外线照射下,液态蛋白质凝固,这是因为蛋白质发生了变性,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铝遇冷的浓硝酸发生钝化,实质是铝与浓硝酸反应,铝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

3.(2018·辽宁师大附中期中)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Na2O2、Mg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解析:选D 能与酸反应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所以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纯碱为Na2CO3,属于盐而不属于碱,故B错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并不都属于复分解反应,如硝酸跟氢氧化亚铁的反应,故C错误;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第 2 页 共 7 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NO3是挥发性一元强酸

B.Al2O3既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 C.氧气和臭氧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D.利用过滤法可把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解析:选A HNO3是挥发性一元强酸,故A正确;Al2O3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两性氧化物,故B错误;氧气和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者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溶液,可以使用半透膜采用渗析法进行分离,故D错误。

5.(2018·长沙模拟)下列过程均有沉淀生成,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铵溶液 B.两种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

C.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 D.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解析:选D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氯化铵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会溶解,发生盐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两种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混合时,胶体能发生聚沉,墨水是胶体,所以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时,很可能发生胶体的聚沉,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向饱和BaSO4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Qc=c(Ba2)·c(SO24)>Ksp(BaSO4),会析出沉淀,过程中只有化学键

形成,属于物理变化过程,故C错误;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O2、H2O、Na2CO3反应生成NaHCO3,过程中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6.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黏土制作陶坯 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用熟苹果催熟猕猴桃 D.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

解析:选C 用黏土制作陶坯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甘油加水得到一定浓度的甘油水溶液,其能滋润皮肤,可作护肤剂,不涉及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熟苹果会释放出乙烯,乙烯能催熟猕猴桃,涉及化学变化,C项符合题意;圆珠笔油渍可溶于四氯化碳,故能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油渍,不涉及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

第 3 页 共 7 页

解析:选D 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故B错误;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

8.(2018·安庆一中期中)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不正确的是( )

例 A B C D X 氧化物 含氧酸 溶液 强电解质 置换反应 Y 化合物 酸 分散系 电解质 氧化还原反应 Z 纯净物 化合物 混合物 化合物 离子反应 解析:选D 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D项不正确。 9.(2018·荆州中学质检)继科学家发现C3O2是金星大气成分之后,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在氧气中会燃烧,下列有关C3O2与硫化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3O2与CO一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 B.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 C.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4

解析:选D C3O2属于氧化物,C元素的化合价为+价,不是最高价态,具有还原性,能被

3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即可以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A正确;COS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B正确;COS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不同单质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CO、C3O2、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1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现象或事实 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会产生一道道光柱 炒菜时加碘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 解释 气溶胶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食盐中的碘受热易升华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