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福师1203考试批次《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7f3dc4b852458fb770b5629

班牙》等,写得很随意,很轻松。

10.20世纪80年代,林燿德等人创作的_______都市散文_______在台湾文坛崛起,被认为“在中国散文史上却有革命性的意义”。

11.潘铭燊的小品文集____《人生边上补白》__________系模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之作,同样“兼有理趣和情趣”。

12.1956年,香港出现了第一份以介绍西方现代文学、推动现代主义文学为宗旨的刊物_____《文艺新潮》_________。

13.1938年11月,王任叔、唐弢、柯灵、周木斋、周黎庵、文载道六人出版了杂文合集____《边鼓集》__________。

14.1940年8月20日,夏衍、聂绀弩、孟超、宋云彬、秦似在桂林创办_____《野草》_________杂文月刊。

15.巴金从1978年12月开始写作____《随感录》__________,他的目的就是给“十年浩劫”作一个总结。

16.金耀基笔下写景写情写得有诗意又有历史感和文学神韵的文字,被董桥称为______金体文________。

17.20世纪80年代中期,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____《七星篇》__________的出版。

18.何其芳的散文集_____《画梦录》_________曾和曹禺的剧本《日出》、芦焚的小说《谷》一起,获得《大公报》1936年度的文艺奖。

19.20世纪30年代初期,林语堂提倡“幽默”、“性灵”和“闲适”的文学,成为有影响的______“论语”派________的“主帅”。

20.吴晗写得最多、最有特色的是历史小品式的杂文,史论性的杂文,即_____历史杂文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3 )1.《撒哈拉的故事》的作者是( ○。

1徐钟珮 ○2林海音 ○3三毛 ○4张晓风 ○

1 )出刊,这是澳门报纸出现的第一2.1983年6月30日,《澳门日报》的纯文学副刊( ○个纯文艺副刊。

1镜海 ○2快活林 ○3星辰 ○4海天 ○

3.笔名味橄的散文家是( A )。

9

1钱歌川 ○2何凡 ○3柏杨 ○4李敖 ○

3 )4.《剑桥语丝》和《海德堡语丝》的作者是( ○。

1蔡澜 ○2吴康明 ○3金耀基 ○4尹怀文 ○

3 )。 5.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最早发表于( ○

1《世纪评论》 ○2《每周评论》 ○3《星期评论》 ○4《现代评论》 ○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女性散文” 考核知识点:女性散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30-31

“女性散文”是指由女性作家创作的,以女性眼光观察、评判世界,其文字具有女性经验和心理特征的散文,女性散文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

2、“东北作家群”散文 考核知识点:“论语派”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6

“东北作家群” 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3、学者散文

考核知识点:学者散文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29-30

学者散文是指具有较高学养和品位的学者写作的并对社会持有文明批评的抒情小品、文化小品、书斋小品和随笔等散文,港台一般称之为知性散文。

4、台湾“都市文学”

考核知识点:台湾“都市文学”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40 台湾“都市文学”

“都市文学”并非局限于与“乡村”对立的地域界限内的文学题材,也不只侧重于描绘外在的都市景观,而是主要表现人类在“广义的都市”下的生活情态,表现现代人文明化、 都市化以后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 表现它的多元性、复杂性和多变性。“都市文学” 是指以当下时代为背景、以现代都市为场景,抒写都市生活,塑造都市新人,并揭示出了一定的现代都市的内在情绪和独有的精神风韵的文学写作,特别强调了都市文学的内在气质。

10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阐述20世纪30年代何其芳等人抒情散文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何其芳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54-56

★ 在“五四”散文变革的基础上,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抒情散文获得长足的进展,进入了一个潜心于创造、锤炼和完善散文艺术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何其芳、李广田、缪崇群、丽尼和陆蠡等新作家,致力于“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个新的方向”(何其芳语),执着追求散文艺术的独创与完美,以相通的思想艺术特色体现了30年代抒情散文的一种发展趋向,改变了人们轻视散文艺术的传统偏见,影响了40年代新起的散文作者循着文艺性散文一路而努力。何其芳是这个年代脱颖而出的年轻的散文家中最有影响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个。他能够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突破陈规,对散文艺术加以开拓性的创造;在探索散文艺术的实践中,有着大胆的革新精神,勇于开辟新的道路。他试图用自己的实践对抒情散文进行大胆的改革,为它创出一条新路,使它从“身边杂事的叙述”和“个人遭遇的告白”中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散文。何其芳对散文艺术所作的另一个重要探索,是使散文诗意化。他有意把散文和诗结合起来,在抒情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的创造。他充分地应用了西方现代派的“移情”手法,来创造诗的意境。他将自己的感情外射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之上,使之着上强烈的主观色彩,然后又借着对周围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描绘,把自己的内心感情抒发出来,从而使意与境得到高度和谐的统一。例如他的代表作《雨前》可以说本身就是优美的抒情诗。这些作品把抒情和写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移情人境,借境抒情,情境交融的地步。作者立足于久旱而灰色的北国,通过对消失的鸽群、憔悴的嫩柳,干裂的大地,烦躁并传出焦急的叫声的“白色的鸭”,以及愤怒的鹰隼的描绘,渲染了暴风雨的即将到来。并不时地穿插着对“故乡(南方)的雷声和雨声”和“圆圆的绿荫”的“辽远”怀想,加强对幽凉的雨的期盼。“然而雨还是没有来”。——正表现了作者“情感的波动”。如作家说“那譬如一微笑,一挥手,纵然表达着意思但我欣赏的却是姿态”。正是这种对语言“能指”形式的着迷经营,使他不仅建构起散文意象的美丽与精致,而且扩张了散文的空灵和张力,拓展了它的意蕴空间,融合了晚唐五代诗词与外国印象派艺术之美。

2、80年代以来,澳门文学开始建立自己的形象,其散文风格多样。请将其散文粗略分类,每类结合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考核知识点:澳门散文发展 参见教材:导言部分P57-59

★ 80年代以来,澳门散文风格多样,粗略划分,以下四类比较引人注目:第一类是反映澳门风土人情、富有澳门地方色彩的散文小品,代表作家有李鹏翥、徐敏、鲁茂等。李鹏翥著有《澳门古今》,内收二百多篇风物掌故小品, 集澳门历史、文化、胜迹之大成。作者熔历史、地理、风物、景观于一炉,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全书像一座精致的画廊,展现了澳门独特的丰姿和情调。第二类是感世忧时、针砭时弊的杂文,主要作者有胡晓风、鲁茂等。胡晓风以东方一羽和南宫燕两个笔名在《华侨报》上开设的“横眉集”和“低眉小语”专栏,题材精,构思巧,开掘深,如《妓女·老鼠·贪污》、《相逢莫问开工事》、《市政厅应否受检控》等杂文力作,对澳门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都能及时反映,或弹或赞,或褒或贬,毫不隐讳

11

自己的观点,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第三类是侧重抒发自我情趣的散文,主要以女性作者为代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女性散文在澳门文坛崛起,它的标志是《七星篇》的出版。“七星篇”原是澳门八位女作家林蕙、沈尚青、林中英、丁璐、梦子、玉文、懿灵、沙蒙联合在 《澳门日报》 上开设的散文专栏,1991年星光出版社推出《七星篇》,第一次集中地展示了澳门女性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实力和个性。第四类是注重散文艺术形式上的实验和创新的探索性散文,代表作家有陶里、 沙蒙等。陶里的实验性散文收在《静寂的延续》一书里,他的这些散文常采用主观描写、时空错动、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想象等手法。 如《落日时分》意识流动, 情境大开大合;《珠江水流时》时空错动,感觉幻化;《幻》和《奇梦录》则是超现实的幻梦描写,显得更加诡异迷离;《追踪》和《葛布》借用武侠小说的形式,既神秘又颇具阅读趣味。

五、分析论述题(30分)

结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分析鲁迅杂文的特色。 考核知识点:《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参见教材:文选部分P30-40

★ 鲁迅杂文的内容,可以用广泛、持久、冷峻、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来概括。具体说,它们是中国现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珍贵文献,是中国现代“社会相”的大全,是中华民族斗争史图的描绘,是对中国国民灵魂的深刻解剖。

(一)所谓“广泛”,是从广袤性、广度上讲,鲁迅杂文的内容包罗万象, 他的笔锋对准了千奇百怪的病态社会的方方面面。

鲁迅早期的杂文,侧重于思想文化和道德伦理领域,批判以封建思想为核心的旧思想、 旧文化、 旧道德、旧风俗、旧习惯。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他的杂文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明显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还增加了文学论争的主题和在文艺战线上的批评,主要是与创造社、太阳社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另外,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也更加广泛深入。晚年的杂文思想和艺术都达到颠峰状态的结晶。这一时期的杂文,总结了鲁迅对社会人生和文学艺术诸问题的深沉哲理思考,语言充分发挥现代白话的通俗显豁, 曲尽情意,有着特别柔韧的弹性的长处。

(二)所谓“持久”,是从时间上讲,指其持久性和韧战精神。

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杂文是早已有之的,但是找不到一位杂文作家,能像鲁迅这样,自觉运用杂文,进行如此持久、广泛、深入、生动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能像鲁迅这样,在杂文创作领域开创一代文风,开拓了一条革命现实主义杂文的宽广大道,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正如冯雪峰所说,鲁迅的“杂感”,“开阔了世界战斗文艺的一个伟大的生”;能像鲁迅这样,对中国国民灵魂的解剖和改造倾注如此巨大的关注和热情,取得令人赞叹的成就。

(三)所谓“冷峻”,是从感情态度上讲,指其冷峻无情、尖锐泼辣, 大憎表示大爱。 用鲁迅自己的话讲,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鲁迅看问题的冷峻尖锐, 源于他“多疑”、 “尖刻”的现代智慧。”所谓“仔细”、“多疑”、“尖刻”,正表明鲁迅思维的周密性,不肯轻信表面、主观、片面的观察所得出的简单化结论,而努力追求对社会现象及其矛盾着的各个侧面做精细的观察与思考。

(四)所谓“深刻”,是指其观察、分析问题深刻,逻辑上无可辩驳,而且挖到历史的根脉、现实的底

12

蕴、人的灵魂深处。

鲁迅最善于从民族多数成员身上去解剖国民的劣根性, 善于从“古老的鬼魂”和“祖传的老病”中去挖掘民族的阴暗面,从而使他杂文的思想达到惊人的高度和深度。更让我们叹服的是,鲁迅最善于选择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心理习惯,作为他思想探索的“开发口”,一直挖掘到历史的底层,揭示出深广的社会、历史、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以《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为例,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1927年7月,鲁迅先生应国民党政府广州市教育局的邀请,在学者云集的“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当时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文艺思想受到禁锢,文学研究气氛沉闷,观点杂乱。鲁迅先生在演讲中,依据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文学的发展变化,深刻阐述了文学与社会政治、时代风尚、作家个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文学产生于社会现实,是社会现实的综合反映;而社会现实又制约着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文学的发展。鲁迅先生一方面借古讽今,另一方面又对当时思维混乱的文艺界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使人耳目一新。他通过分析魏晋社会与魏晋文学的关系,深刻阐述了社会政治环境、社会心理、时代风尚、作家的个性心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某种文学风格、文学概念直接形成的个中原因,让事实说话,有着巨大的说服力。鲁迅先生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运用于具体的文学现象的分析之中,为我们进行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