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中学小升初坑班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01中学小升初坑班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2f499d51e79b8968022658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讲义 第一讲 分数综合题

1.甲、乙两城相距520千米,货车从甲城开至乙城需8小时,客车从乙城开至甲城需10小时,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52千米? 解答:(520-52)÷(520÷8+520÷10)= 4小时.

2.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5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达到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答:(48×5÷3+48)×5 = 640千米.

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5千米,两人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甲行10.5千米后,因忘带东西,又返回原处,取了东西继续向乙地走,后来和乙同时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距离.

解答:5.5×(10.5×2÷7)÷(7-5.5)= 11小时,7×11 = 77千米.

4.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从某站出发2.5小时后,甲车也从这个车站出发去追乙车,求多少小时能追上乙车. 解答:50×2.5÷(60-50)= 12.5小时.

5.一列火车全长315米,每秒行驶30米,要经过一座长1035米的大桥,需要多少秒钟?

解答:(1035+315)÷30 = 45秒.

6.一艘敌舰在离我海防哨所5千米处,正以每分钟400米的速度仓皇逃走,我快艇立即从哨所出发.9分钟后,在离敌舰500米处开炮射击,一举击沉敌舰,求我快艇的速度比敌舰快多少?

解答:(5000+400×9-500)÷9-400 = 500米.

7.在双轨的铁路上,甲、乙两列火车向同一方向行驶,甲车长300米,乙车长240米,甲车每秒行驶45米,乙车每秒行驶30米,求甲车追上乙车后,再经过多少秒超过乙车? 解答:(300+240)÷(45-30)=36秒.

8.两个码头相距600千米,一艘汽艇从甲码头顺水行驶25小时到达乙码头,已知汽艇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0千米,这艘汽艇从乙码头逆流回到甲码头需要多少小时? 解答:600÷[20-(600÷25-20)] = 37.5小时.

9.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19千米的东西两城相对开出,甲车以每小时36千米的速度先开出小时后,乙车才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相对开出,甲车再开出几小时后才能与乙车相遇?

解答:(219-36×1.5)÷(36+30)= 2.5小时.

10.一架飞机执行空投任务,原计划每分钟飞行8千米,为了争取时间,将速度提高到每分钟12千米,结果比原计划早到了40分钟,机场与空投地点相隔多少千米? 解答:12×[8×40÷(12-8)] = 960千米.

11. 图上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在BC上的速度是120千米/小时,在CD上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在DA上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从CD上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中点相遇.如果从PC中点

M,同时反向各发出一辆汽车,它们将在AB上一点N处相遇.求

第 5 页 共 46 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讲义 第一讲 分数综合题

解答:两车同时出发至相遇,两车行驶的时间一样多.题中有两个“相遇”,解题过程就是时间的计算.要计算方便,取什么作计算单位是很重要的.设汽车行驶CD所需时间是1.根

据“走同样距离,时间与速度成反比”,可得出分数计算总不太方便,把这些所需时间都乘以24.这样,汽车行驶CD,BC,AB,AD所需时间分别是24,12,16,18.从P点同时反向各发一辆车,它们在AB中点相遇.P→D→A与 P→C→B所用时间相等.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DA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18-12=6.而(PC上所需时间+PD上所需时间)是CD上所需时间24.根据“和差”计算得PC上所需时间是(24+6)÷2=15,PD上所需时间是24-15=9.现在两辆汽车从M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M→P→D→A→N与M→C→B→N所用时间相等.M是PC中点.P→D→A→N与C→B→N时间相等,就有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P→D→A所需时间-CB所需时间=(9+18)-12=15.BN上所需时间+AN上所需时间=AB上所需时间=16.立即可求BN上所需时间是15.5,AN所需时间是0.5.

12. 小红傍晚六点钟之后去商场买本,走到商场看到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120°,买完本后,走出商场看到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是120°,但已近晚上七点钟了,问小红买本用了多少时间?(精确到分)

解答:时针相当于例3中的人,分针相当于例3中的列车.从六点两者夹角是180°,同时运动到两者夹角120°,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从刚开始相距180千米,到首次相距120千米,这时时针在分针的前面,则有相等关系:分针转过的角度+120°=时针转过的角度+180°设首次分针与时针夹角是120°时是6点过x分,则有6x + 120 = 0.5x +180 , x=10

10再次时针与分针夹角为120°时,分针已经超116,则买本11过了时针且与时针夹角为120°,这时相当于从六点起分针比时针多走了180°加上120°. 相等关系:分针转过的角度-时针转过的角度=180°+120°.设时针分针再次夹角为120°时是6点过y分,则有6y -0.5y=180+120, y=54总共用时间为: 54

6107-10 = 43≈44分. 111111(2011年4月30日)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讲义

第 6 页 共 46 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讲义 第一讲 分数综合题

第八讲 比与比例问题

练习题

1. 甲乙两个油库所存汽油的桶数的比是5:3,如果从甲库运出180桶到乙库,这时甲乙两库所存油桶数的比就成为2:3,求现在甲库有汽油多少桶? 解1:5+3=8,2+3=5,180÷(525-)=800,800×=500,500-180=320. 858开始是甲500桶,乙300桶,最后甲是320桶,乙480桶.答:现在甲库汽油有320桶.

解2:设原来的油库每份为x桶. (5x-180):(3x+180)=2:3 (5x-180)×3=(3x+180)×2 15x-540=6x+360 15x=6x+900 9x=900 x=100. 100×5-180=320(桶). 解3:设原先甲乙两油库的油的桶数分别为5k和3k,则(5k-180)÷(3k+180)=2÷3 ,解得k=100 2. 某班级学生参加大扫除的人数与未参加的人数之比为1:4,后来又有2个同学主动参加大扫除,实际参加的人数与未参加的人数之比为1:3,问这个班级共有多少学生? 解:原来1÷(1+4)=1÷5,现占1÷(1+3)=1÷4,多1÷4-1÷5=1÷20,2÷(1÷20)=40人. 3.三个工程队共有270人,因工作需要,从第一、二两队各抽调15人到第三队,这时三个队的人数比是1∶3∶2,求三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几人?60,150,60人

4. 比例尺为12:1的图纸上,精密零件的长度为6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厘米.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可得:6÷(12:1)=0.5(厘米)

5. 自然数A、B满足1/A - 1/B=1/182,且A:B=7:13.那么,A+B=_______.

设A=7K,B=13K,1/A-1/B=1/7K - 1/13K=6/91K=1/182,故K=12,从而A+B=20K=240. 6. 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解:旧合金重量为36-6=30(克). 铜在旧合金中占2/(2+3)=2/5,旧合金中有铜30×2/5=12(克), 有锌30-12=18(克).新合金中,铜仍为12克,锌为18+6=24(克),铜与锌的比为12:24=1:2. 7. 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解:路占总路程的1/(1+2+3)=1/6,上坡路程为50×1/6=25/3(千米),上坡时间为25/3 ÷ 3=25/9 (小时).平路时间为25/9×5/4=125/36(小时),下坡时间为25/9×6/4=150/36(小时).全 程时间为25/9 + 125/36 + 150/36=125/12(小时)

8. 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容器底面面积等于多少?

解:注满容器20厘米高的水与30厘米高的水所用时间之比为20:30=2:3.注20厘米的水的时间为18×2/3=12(分),这说明注入长方形铁块所占空间的水要用时间为12-3=9(分).已知长方形铁块高为20厘米,因此它们底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而它们的体积比等于所注入时间之比,故长方形底面面积:容器底面面积=9:12=3:4.

9. 小明通常总是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想锻炼身体,前1/3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后一段的路程慢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这样小明比平时早35分到校,小明步行上学需要多少分钟? 解:设步行到学校的时间为1份,跑步所用的时间=1/3÷4+2/3÷2=1/12+1/3=5/12份,1份-5/12份=7/12份=35分,所以1份=60分. 10. 小明步行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李刚骑摩托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到甲地.48分钟后两人相遇,李刚到达甲地后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16分钟追上小明.如果李刚不停地往返于甲、

第 7 页 共 46 页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讲义 第一讲 分数综合题

乙两地,那么当小明到达乙地时,李刚共追上小明几次?

解:当第二次相遇时小明走了16份,李刚走了48*2+16=112份,速度比为1:7,当小明走了1个全程,李刚走了7个全程,追上次数=(7-1)/2=3.

11. 一项工程,甲、乙、丙三人合作需要13天完成.如果丙休息2天,乙就要多做4天,或者由甲、乙两人合作1天. 问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

解:丙2天的工作量,相当乙4天的工作量.丙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4÷2=2(倍),甲、乙合作1天,与乙做4天一样.也就是甲做1天,相当于乙做3天,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的3倍.他们共同做13天的工作量,由甲单独完成,甲需要26天.

12. 制作一批零件,甲车间要10天完成,如果甲车间与乙车间一起做只要6天就能完成.乙车间与丙车间一起做,需要8天才能完成.现在三个车间一起做,完成后发现甲车间比乙车间多制作零件2400个.问丙车间制作了多少个零件?

解:10与6最小公倍数是30.设制作零件全部工作量为30份.甲每天完成 3份,甲、乙一起每天完成5份,由此得出乙每天完成2份. 乙、丙一起,8天完成.乙完成8×2=16(份),丙完成30-16=14(份),就知乙、丙工作效率之比是16∶14=8∶7.已知甲、乙工作效率之比是 3∶2= 12∶8.综合一起,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12∶8∶7.当三个车间一起做时,丙制作的零件个数是2400÷(12- 8) × 7= 4200(个).答:丙车间制作4200个零件.

第九讲 利润问题 [练习]:

1. 一种商品先按20%的利润率定价,然后按定价的90%出售,结果获利256元,这种商

品的成本是多少?

解答:256÷[(1+20%)×90%-1]=3200

2. 某商店按20%利润定价,然后又按8折出售,结果亏损了64元.问:这一商品的成本

是多少元?

1600元. 64×[1-(1+ 20%)×80%]=1600(元).

3. 某商品按每个5元利润卖出4个的钱数,与按每个20元利润卖出3个的钱数一样多.

问这一商品的每个成本多少元?

40元. (20×3- 5×4) ÷(4- 3)= 40(元)?

4. 某种密瓜每天减价20%.第一天妈妈按定价减价20%买了3个密瓜,第二天妈妈又买了

5个密瓜,两天共花了42元.如这8个密瓜都在第三天买,问要花多少钱? 第三天买,只要30.72元.

每个密瓜原来定价是 42÷[(1-0.2)×3+(1-0.2)×(1-0.2)×5)]=7.5(元). 第三天买每个价格是 7.5×0.8× 0.8 ×0.8= 3.84(元)

5. 成本 0.25元的练习本 1200本,按 40%的利润定价出售.当销掉80%后,剩下的练习

本打折扣出售,结果获得的利润是预定的 86%,问剩下的练习本出售时是按定价打了什么折扣?

第 8 页 共 4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