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和教案及检测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案和教案及检测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78dd112e3f5727a5e962a9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实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实行这个动作。”在古代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课本中共有这些句子:

⒈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第一册《勾践灭吴》)退,使??撤退。

⒉噽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第一册《勾践灭吴》)服,使??臣服。 ⒊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第一册《勾践灭吴》)去,使??回去。 ⒋焉用亡郑以陪邻?(第一册《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 ⒌夫如是则修文德以来之。(第一册《季氏将伐颛臾》)来,使??来。 ⒍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第二册《过秦论》)亡,使??灭亡。

⒎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第四册《滕王阁序》)屈,使??委屈;窜,使??逃窜。

⒏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第三册《六国论》)却,使??退却。 ⒐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第三册《石钟山记》)鸣,使??鸣叫。

⒑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第三册《病梅馆记》)复,使??恢复;全,使??保全。

⒒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第四册《促织》)昂,使??高。

⒓宁许以负秦曲。(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负,使??承担。 ⒔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归,使??回去。 ⒕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第二册《种树郭橐驼传》)鸣,使??鸣。 ⒖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二册《鸿门宴》)从,使??跟从。 ⒗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⒘项伯杀人,臣活之。(第二册《鸿门宴》)活,使??活下来。

⒙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册《伶官传序》)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㈡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第二册《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称王

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磨厉之于义。(第一册《勾践灭吴》)

洁,使??洁净;美,使??美丽;饱,使??温饱。

⒉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削弱。 ⒊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二册《过秦论》)弱,使??变弱。 ⒋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亦无售者。(第四册《促织》)高,使??高。 ⒌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第五册《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⒍臣请完璧归赵。(第六册《廉颇蔺相如传》)完,使??完整无缺。 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尊,使??尊贵。 ⒏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安,使??安居。

⒐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第二册《谏太宗十思书》)正,使??正。 ⒑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第一册《勾践灭吴》)耻,使??受耻辱。 ⒒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第六册《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二.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样”的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㈠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课本中有这些句

子:

⒈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

⒉侣鱼虾而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⒊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第二册《师说》)师,以??为老师。 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⒈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柬》)美,认为??美丽。

⒉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第一册《秋水》)轻,认为??轻。

⒊成以其小,劣之。(第四册《促织》)劣,认为??劣小。

⒋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耻,以??为耻。 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第二册《廉颇蔺相如传》)羞,以??为羞耻。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则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

三.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都属于名词做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在其他情况下还可以作谓语动词。 课本中有这些句子:

⒈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第一册《勾践灭吴》)女,嫁女。

⒉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衣。 ⒊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第一册《勾践灭吴》)衣,穿。 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军,驻扎。

⒌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鄙,把??当作边邑。

⒍秦伯说,与郑人盟。(第一册《烛之武秦师》)盟,结盟。

⒎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质,做人质。

⒏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穿。 ⒐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第一册《寡人之于国也》)衣,穿;王,称王。

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第一册《劝学》)水,游泳。 ⒒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第二册《师说》)师,学习。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册《师说》)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