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8161bc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

泓域咨询/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1、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2、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3、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相关部门,深化研究、强化统筹、完善制度,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

泓域咨询/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第四章 市场调研分析

一、IDC设备行业分析

全球来看,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全球数据中心数量总计为44.4万个。Gartner预计,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数量有望减少至42.2万个。虽然Garter预计数据中心总数量是减少的,但如果我们看机架数数量,未来几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根据Gartner数据,2017年底,全球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达到493.3万架,安装的服务器数量超过5500万台。Gartner预计2020年,全球机架数量有望超过498万架,服务器数量有望超过6200万台。

泓域咨询/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全球数据中心的数量在减少,但机架数量和服务器数量都在增加。这其中主要是因为数据中心的结构在发生变化。根据Gartner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球微型数据中心(机架数量小于25个)的数量为42.3万个,小型数据中心(机架数量为25-100个)数量为1.4万个,中型数据中心(机架数量为100-500个)数量为5732个,大型数据中心(机架数量500个以上)数量为1341万个。

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不断增加。根据2015年Synergy做出的预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将从2015年的259个增长到2020年的485个,份额将从2015年21%增长到2020年47%,届时83%的公有云服务器和86%的公有云负载将承载在超级数据中心,处理能力占比从39%提升到68%,流量占比从34%提升到53%。

而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增速更快,全球云计算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快速增长。根据2017年Synergy数据,2017年全球范围内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已经超过390个,同比增加90个。其中,谷歌的数据中心增加比较明显,腾讯和百度在2017年也建立了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底,中国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达到166万架,数据中心数量为1844个;规划在建数据中心规模107万架,数据中心数量为463个。从中国数据中心发展特点来看,大型数据中心数量有望成

泓域咨询/IDC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为增长主力。截止2017年底,大型数据中心机架数量超过82万个,同比增长68%。

云服务收入占比逐步增加。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7年中国IDC全行业总收入达到650亿元左右,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32%,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其测算,2017年中国传统IDC业务收入为513亿元,占IDC全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为78.8%。云服务收入138亿元,占比21.2%,比2016年提高2.8%。我们认为,目前云计算正在企业级服务中加快推广应用,未来IT交付的形态或将逐步云化,云服务收入在我国IDC业务收入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增加。

2018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并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两会期间提出除了传统基建外,新型基建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会议汇中被频繁提及。

基础设施具有强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受益范围广、规模经济等特点,其基础地位决定相关建设必须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走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