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题附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2020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历史试题附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9b75d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8

2020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 (一)

历史试卷

本部分为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卷Ⅰ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单选题,本题共15道题,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15题,每题3分,共6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0、1、2、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1.“显而易见的是,……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材料中选官制度变化的主要着眼点是

A.人才标准 B.选官方式 C. 官员素养 D.中央集权

2. 14—15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市民阶级形成,并从中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这一现象

A. 孕育了反封建政治力量 B. 是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体现 C. 是文艺复兴促进的结果 D. 促进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历史 第 1 页 共 13 页

3.黄梨洲谓自秦以下国家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而公是非存于学校。据此,他会提倡 A. 结束君权 B. 保证民权 C. 注重教育 D.改革机构

4.元朝政府起初在南方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广州、泉州、庆元三处,还制定了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货物等,发给公验、公凭。元朝政府设立市舶司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商业直接监管 B. 政府垄断对外贸易C. 加强对外贸易管理 D.为了增加商业税收

5. 研究者指出:“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世界历史是在这两

根主轴的推动下产生、发展、演变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历史现象和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两根主轴展开的。”依据这种观点,对下列哪个事件评价最高 A. 丝绸之路 B.新航路开辟 C.闭关锁国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6. 20世纪最初十年,天津工业发展迅速,如以5000元以上的设厂数量与1900年前相比,约增加6倍,资金数字也大体如此增长。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清政府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B. 西方侵华经济手段的变化 C. 倡导国货运动的有力推动 D.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的盛行

7.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唯物史观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重要发现。十月革命后,李大钊、陈独秀在宣扬马克思主义时往往重点介绍唯物史观,特别是其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针对中国当时国情 B. 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全面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马克思主义宣传缺乏基础

历史 第 2 页 共 13 页

8.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提出:“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如果党员中有这种意见我们以为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文章中提到的党内这种关于革命道路分歧基本结束于

A.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B. 八七会议召开 C. 遵义会议召开 D.中共七大的召开 9.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

A.打破美国外交遏制僵局 B.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 发展同亚非友好关系

10. 如图是1954年初缪印堂所做的漫画《敬祝进步》。作者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1954年:“你好啊!我(今年)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该

漫画意在说明

A.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胜利 B. 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 C. 人民群众参与工业化的建设热情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初步实现

11. 1947年5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制订的《关于美国授助西欧的政策》指出,美国授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美国上述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A.维护世界霸主地位 B.促使欧洲经济协调

历史 第 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