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a775d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8

主业,敬业爱岗,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力求工作实效。

中小学教师要把担任班主任工作作为教书育人应尽的职责,积极主动承担这一光荣任务。

(三)班主任教师应按照《规定》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班主任工作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要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要注重公平,面向班集体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要特别注意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身体、心理、人格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是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注重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方式,做学生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是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成才的强烈愿望,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不断提高进步的目标;善于发现和激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让学生始终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六是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日常管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增进学生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七是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指导班集体通过开展班会、团队会、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风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八是要指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开发社区、学校和班级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和道德养成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九是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积极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与社会、社区的联系,善于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也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营造良好社会育人环境。

十是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态管理模式和综合考评制度,建立并填好学生成长档案和记录袋。在此基础上,

积极探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创新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模式。

附: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教基一[2009]1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第二章 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 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 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 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 第七条 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 (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第三章 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第九条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第十条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第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二条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第四章 待遇与权利

第十三条 学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骨干作用,注重听取班主任意见。

第十四条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第十六条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第五章 培养与培训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制订班主任培养培训规划,有组织地开展班主任岗位培训。

第十八条 教师教育机构应承担班主任培训任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应设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培养方向。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或在班主任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定期予以表彰奖励。选拔学校管理干部应优先考虑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班主任。

第二十条 学校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对班主任的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励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履行班主任职责的,应调离班主任岗位。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地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三、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了解人。”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就要准确了解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不断变化。他们的家庭情况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民族、性别不同,思想水平、知识水平、气质性格、兴趣爱好都不同。用千篇一律的内容和方法难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另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变化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能力、性格、知识水平、思想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班主任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计划,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帮助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2.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学生个人情况;二是学生集体的情况。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情况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等;家庭情况,如父母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家庭其它成员的情况、社会关系对学生的影响等;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如遵守纪律、文明行为习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集体观念、受奖励和惩罚的经历等;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特长等;学生的身体情况,如体质如何、有无疾病及卫生习惯等;学生的个

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类型、爱好和特长等。

班主任还要特别注意了解学生的现实心理状态。小学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易受外界刺激影响而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班主任要准确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灵活的教育。

(2)了解和研究学生班集体情况包括: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全班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结构等;思想品德情况,如班级传统、班风、班级当前状况、学生的品德表现、班级中好中差学生的比例、主要倾向和问题等;学习情况,如班级的学习成绩、课堂纪律、学风等;干部情况,工作能力、团结情况等;班级其它方面情况,如学生生活的社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等;问题学生的情况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不是目的,而是要教育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把了解学生与教育学生紧密联系结合起来,既要在了解中教育,又要在教育中了解,使了解学生的过程成为教育学生的过程,此外,学生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班主任应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防止教育工作出现盲目性和片面性。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问卷法、调查访问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状态下对学生进行观察的一种工作方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道德水平、学习态度、纪律观念、生活作风等各方面,都要通过平时的动作、神态、声调、语气、脸色和体态显露出来。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利用一切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劳动、课外活动和课余生活中去,才能全面而真实地观察到学生的各种表现。

在观察中,班主任要选择好观察地点,要做冷静、细致的观察,对观察所得材料及时认真记载,以便深入研究。班主任要善于从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中探究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掌握事物的本质,做出比较实事求是的结论。

观察要注意:做到全面、准确;要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进行;观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看不准的问题,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轻易下结论。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面对面对话来直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和学生有目的谈话,教师可以更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弥补观察不足。

为保证谈话效果,班主任谈话时应注意:一是在谈话前,要认真考虑谈话的目的、中心内容;二是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认真选择谈话的方式、时间和地点;三是谈话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要亲切和蔼,充满感情;四是谈话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见解;五是讲究方式、方法,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要善于启发学生说出心里话;六是适度、适时,与学生谈话,不仅要适度,还要适时;七是班主任谈话后,要把谈话中比较重要情况以及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和研究。

(3)书面材料分析法

这是间接收集学生信息的一种方式,是利用第二手材料的方法。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