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获嘉县第二中学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复习必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河南省获嘉县第二中学高三下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复习必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8c95ad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8

最新人教版试题 13.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H2(g)十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1> P2> P3>P4

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C.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3H2(g)十CO2(g)≒CH3OH(g)+H2O(g),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表现在图像上,柱形体积增大,所以P1> P2> P3>P4,正确;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错误;C. 若T1> T2> T3>T4,根据图像,温度降低,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而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正确;D. T4、P4、时 3H2(g)十CO2(g)≒CH3OH(g)+H2O(g) 起始量5 2 0 0 变化量3n n n n 平衡量5-3n 2-n n n

n÷(5-3n+2-n+n+n)=0.2 ,解得n=1 3÷5×100%=60%,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正确;选B。

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14.将一定量的SO2通人Ba(NO3)2溶液中,下列离子反应一定不会发生的是 A.Ba2++SO2+H2O BaSO3 ↓+2H+

?B.Ba2++SO24 BaSO4↓

?+C.3SO2+2H2O+2NO3 3SO24十4 H+2NO↑

-?++D.4SO2+5H2 O+NO3 4SO24+NH4+6 H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SO2和水反应可以生成H2SO3,溶液显酸性,Ba(NO3)2可以电离出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因此SO2与Ba(NO3)2不可能发生简单的复分解反应,A项错误。答案选A。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点评:NO3-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没有强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因此还原性物质都不能大量共存。

15.(8分).某科研小组用高岭土(主要成分是Al2O3·2SiO2·2H2O,并含少量CaO、Fe2O3)研制新型净水剂(铝的化合物)。试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Al2O3 、SiO2与纯碱的反应相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熔融时高岭土主要成分与纯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在熔融高岭土与纯碱试样时,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填写编号) A.铁坩埚 B.瓷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玻璃坩埚 (3)写出上述过程中,最后得到的沉淀M的化学式 。 【答案】(8分)(1) Na2CO3 + Al2O3 Na2CO3 + SiO2 高温高温 2NaAlO2 + CO2↑

Na2SiO3 + CO2↑ (各2分,共4分)

(2)A (2分) (3)H4SiO4(或 H2SiO3 )(2分) 【解析】

16.已知氨水与醋酸的电离程度在同温同浓度下相等,溶有一定量氨的氯化铵溶液呈碱性。现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氯化铵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甲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N+H2OH+OH

+

-

Mg(aq)+2OH(aq)①

+

2+-

NH3·H2O+H② H2O③

+

-

由于N水解显酸性,H与OH反应生成水,导致反应①平衡右移,沉淀溶解; 乙同学的解释是: Mg(OH)2(s)N+OH

-

Mg(aq)+2OH(aq)①

2+-

NH3·H2O②

-

由于NH4Cl电离出的N与Mg(OH)2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导致反应①的平衡右移,Mg(OH)2沉淀溶解。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1)丙同学不能肯定哪位同学的解释合理,于是选用下列的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两位同学解释只有一种正确,他选用的试剂是 (填写编号)。 A.NH4NO3 B.CH3COONH4 C.Na2CO3 D.NH3·H2O

(2)请你说明丙同学作出该选择的理由是 。 (3)丙同学将所选试剂滴入Mg(OH)2悬浊液中,Mg(OH)2溶解;由此推知,甲和乙哪位同学的解释更合理 (填“甲”或“乙”);写出NH4Cl饱和溶液使Mg(OH)2悬浊液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B (2)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滴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悬浊液溶解,则说明乙同学解释正确,若Mg(OH)2不溶解,则甲同学解释正确 (3)乙

2+

Mg(OH)2+2NMg+2NH3·H2O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NH4Cl溶液呈酸性,故有甲、乙两位同学的解释,现在可以选择中性的CH3COONH4溶液,滴入Mg(OH)2悬浊液中,若Mg(OH)2溶解,则说明乙同学解释正确,若Mg(OH)2不溶解,则说明甲同学解释正确。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7.(16分)西安北郊古墓中曾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着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 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实验步骤: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 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试题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④实验结论: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4分) (2)表达与交流

①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

②上述实验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干燥管中的碱石灰作用是什么?若反应结束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什么?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元素符号每个1分,其余每空2分) (1)④Cu C H O

2+2+

(2)①试管 铁架台 ②Fe +Cu = Fe +Cu ③干燥管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若先撤酒精灯,则C中液体会倒吸至B中

④ 不行 若对调,则无法证明加热绿色固体后是否有水生成 【解析】 试题分析:(1)④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反应有水生成,从而可确定物质中含有氢、氧元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确定物质中含有碳、氧元素;铜器上出现的固体,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说明黑色固体一定是氧化铜,原固体中含有铜、氧元素,所以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氢、碳、氧、铜等元素。 (2)①a是反应容器,为试管,b起支持和固定作用,为铁架台。 ②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是铁和硫酸铜反应

2+2+

生成的硫酸亚铁和红色的铜,离子方程式为:Fe +Cu = Fe +Cu ③如果外界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装置会影响生成的CO2的检验,所以干燥管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完成以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中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B装置。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气体通过C会带出水蒸气,不能确定加热绿色固体是否有水生成。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8.(16分)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现象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 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