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课题研究报告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隧道课题研究报告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0022330b4c2e3f57276320

岩溶地区Ⅴ级围岩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地球上约有15%的地形是喀斯特岩溶地貌,我国是世界上岩溶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岩溶分布纵深横广,除了形成北方以山西为中心、西南以贵州为中心的两片面积瞩目的岩溶高原外,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地理环境跨度。由北纬30的南海礁岛直到北纬480的小兴安岭地区;由东经740的帕米尔高原直到东经1220的台湾岛;由青海盐湖直到东部海滨,均分布着岩溶地貌,已见于23省区,其中大部分分布于东部地区的桂、粤、黔、湘、赣、川、鄂等省区。在我国境内,可溶岩分布面积可达34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其中,裸露于地表的碳酸盐岩面积为9.1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国土面积的1/10。

如此广阔的岩溶分布面积,严重影响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据统计,截止到1989年底,我国已建成长大隧道63座,其中隧道洞身穿过岩溶地层的有26座,占长隧道总数的41.27%。在这26座工大隧道的修建过程中,几乎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恶劣的地下岩溶突水、突泥灾害。

XX隧道位于XX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隧区隶属低山溶蚀峰丛地貌,围岩类型大部分为Ⅴ级,为石炭系大塘组燧石灰岩,灰岩,弱风化,属Ⅴ级次坚石,溶蚀强烈,地表灰岩溶沟,溶槽,溶隙发育呈峰丛,峰林状,多处见溶洞,地质情况复

1

岩溶地区Ⅴ级围岩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杂,溶岩发育强烈,施工中容易出现岩溶塌陷引起的洞内塌方及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施工难度大。如何规避岩溶隧道工程灾害的发生,控制地面坍陷和地表沉降是本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和技术难题。

我公司虽有过多条隧道施工的经历,但在岩溶地区进行隧道施工尚属首次。因此,以XX隧道为依托工程,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技术立项进行专题研究,就本工程而言,不仅在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施工、降低工程成本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信誉度亦有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同时,伴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施工中比例的增加,如能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技术与工艺,对今后的类似工程必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岩溶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各国在工程建设中,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岩溶地质灾害。国内外对于岩溶隧道的研究,在岩溶成因、探测预报、工程处治措施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探测预报精度还是不高,岩溶处治无系统可行的措施。

21世纪是我国向西部开发的世纪,也是人类将地下空间作为资源开发的世纪。我国又是多山国家,三分之二的国土由不同类型的山脉、高原组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铁路公路交通工程、水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各种矿山工程以及军工防护工程等的大发展,都离不开大量隧道、隧洞的修建。由于隧道、隧洞都处于地下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岩体中,因此对各类岩溶问题的处理尤为显得关键。

1.3 课题依托的XX隧道简介

隧道全长408m,进出口里程为DK626+672~DK627+080,全隧均位于右偏曲线上,双线线间距4.6m,隧道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2.3‰。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重型轨道有砟道床。进出口均采用接长明洞,洞门采用斜切式洞门。采用出口独头掘进,弃碴用作路基填料。

隧道穿越一座孤峰山体,进出口基岩破碎,坡面危岩落石分布;洞身基岩为灰岩,节理发育,水质无侵蚀,埋深较浅。进出均采用接长明洞(进口明洞长25m,出口明洞长60m)和洞顶设臵0.4×0.6m的M10浆砌片石截水天沟,边仰坡采用锚喷和骨架护坡进行防护,在天沟外侧5米处采用防护网进行山体危岩落石防护。

隧区隶属低山溶蚀峰丛地貌,地形起伏大,高程125~210m,相对高差20~85m,山体坡面植被发育,主要为松树,自然坡度10o~45o, 局部为陡壁。基岩零星出露。隧道进口段傍山而行,存在一定地形偏压。

隧区内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水,基岩岩溶裂隙水,测区地下水位低,大部分钻孔无水位。雨季下暴雨时可能发育管道水,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短时的

2

岩溶地区Ⅴ级围岩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涌水涌泥现象。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岩溶地区隧道特点 (2)洞身开挖方法 (3)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4)岩溶处治技术 (5)监控量测实施

1.3.2 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解决和掌握岩溶地区隧道施工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问题,特别是研究岩溶综合探测预报技术的应用,以提高预报精度。针对岩溶的类型、规模制定系统可靠处治措施,保证隧道的施工。掌握和积累在该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经验。锻炼一批技术人才,并将指导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同时填补公司在此方面的空白。

2 岩溶地区特点及岩溶隧道施工中常见病害

2.1岩溶的定义

岩溶(karst)译喀斯特。源于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地名。

岩溶指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受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有时并加

以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往往呈奇特形状,有洞穴、石芽、石沟、石林、溶洞、地下河也有峭壁。此种地貌地区,往往奇峰林立。

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2.2岩溶的形成条件

3

岩溶地区Ⅴ级围岩段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报告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具有可溶性岩层;

2.具有溶解能力和足够流量的水; 3.地表水有下渗,地下水有流动的途径。 三者缺一不可!

2.3形成过程

地表水在运动过程中对所经过的沉积物或岩石有着重要的侵蚀作用,既包括水动力作用下的碎屑物搬运,又包括水对岩石或沉积物的化学溶蚀作用,还包括碎屑物在搬运过程中的磨蚀作用。喀斯特地貌就是地下水对碳酸盐岩侵蚀作用的结果。在水流作用下,形成陡峭的海岸、弯曲的沟壑、高高的冰蚀悬谷、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滴水穿石”也是水的化学侵蚀作用的写照。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

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2.4形态(表现形式)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