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育学考试重点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0d9f96856a561252d36fac

B.宪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保护法

8.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不包括( )

A.习得律 B.消退律 C.泛化律 D.抑制律

9.“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 A. 指向性 B. 集中性 C. 稳定性 D. 分配性

11.下列说法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规定的是( )

A.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收学费

B.义务教育实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理的体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D.对违反学校管理体制的学生,学校经教育无效后,可以开除 14.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于( )

A.2006年 B.1995年 C.2001年 D.2004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于 ( ) A.1993.10.31 B.1994.1.1 C.1995.12.12 D.1995. 9.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下列教育政策文献中属于教育政策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决定》 C.《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惩条例》 D.《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13.“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其教师资格将( )

A.给予撤销 B.宣告作废

C.永久丧失 D.公告无效

8.将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其依据是( ) A.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 B.知识的不同抽象程度 C.不同表述形式 D.知识的不同存在状态

9.提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三大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托尔曼 D.桑代克

5.杜威的“五步教学法”是( )

A.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 B.情境-资料-问题-方法-检验

C.情境-资料-方法-问题-检验 D.问题-情境-资料-方法-检验 3.导生制也即( )

A.“贝尔--兰卡斯特制” B.“德可乐利教学法” C.“葛雷制” D.文纳特卡制

4.在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庶——富——教”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16、新课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是( )

A.综合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为主

C.综合和分科课程相结合 D.综合实践活动为主

1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个别教育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培养班集体

4、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错误)

5上课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错误) 课外实践。 8、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错误 )教育法

16、高创造者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错误)

19、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应归咎于家庭,与学校无关。( 错误 )

16.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解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即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7.课程计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

20.2007年我国已经全面免除了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2006

颁布。

10.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知开始。(错误)随便都可以开始。

1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错误)智力不影响学习发生。 1.()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 C.君主立宪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三农”是指()

A.农业、农村、农民工问题 B.农业、农民、农村教育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实践课程 D.必修课程

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了解与评价是()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知 D.自我评价

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文化知识

13.寻求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 A.基本目标 B.高级目标 C.基本任务 D.基本标准

16.小学后期、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是() A.学习兴趣 B.赢得地位

C.得到物质奖励 D.获得同学赞赏

17.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18.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 A.对挫折的认知 B.情境

C.个体的性格 D.对结果的预期

10.教学设计最先考虑的问题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13.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得出的智力理论是:() A.二因素论 B.层次结构论 C.三无结构论 D.多元智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