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年《中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47a5c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e

贷:长期股权投资 16 000 000(20 000 000×80%) 投资收益 14 000 00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6 000 000 贷:投资收益 16 000 000 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学员提问】

老师,你好。请问,其他综合收益是什么类型的科目?能总结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哪些情况计入这个科目吗?考试遇上这个科目是不是最后一步都需要结转的?谢谢!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1.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2.关于新增“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2)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涉及的,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改为“其他综合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①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持有和处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等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借方登记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初始投资成本以及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等计算的应分享的份额,贷方登记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或采用权益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及按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等计算的应分担的份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本科目应当按照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权益法的,应当分别“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进行明细核算。

②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应当按照应享有的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应当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4)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涉及其他综合收益。

3.是的,在处置相关资产时,需要将这个金额转到损益中。

但是有一个例外是在13章,有一部分其他综合收益不能转损益【简单掌握,会在客观题中考察】 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重新计量应当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在后续期间不应重分类计入损益,但是企业可以在权益范围内转移这些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金额。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包括下列部分: (1)精算利得和损失;

(2)计划资产回报,扣除包含在设定受益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3)资产上限影响的变动, 扣除包括在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中的金额。

13、负债成份的公允价格的计算 【原题】计算分析题

【教材例11-3】甲上市公司经批准于2×10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了1 000 000份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共计100 000 000元,款项已经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转股时每份债券可转10股,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假定

2×11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甲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生的利息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正确答案:

甲上市公司有关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10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首先,确定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

100 000 000×(P/S,9%,5)+100 000 000×6%×(P/A,9%,5)=100 000 000×0.6499+100 000 000×6%×3.8897=88 328 200(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100 000 000-88 328 200=11 671 800(元)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 671 8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100 0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 11 671 800 (2)2×1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88 328 200×9%=7 949 538(元) 当期应付未付的利息费用=100 000 000×6%=6 000 000(元) 借:财务费用 7 949 538 贷:应付利息 6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 949 538 (3)2×11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 转换的股份数=1 000 000×10=10 000 000(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100 000 000 其他权益工具——可转换公司债 11 671 800 贷:股本 10 000 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9 722 262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1 949 538 知识点:应付债券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具体是怎样算出来的啊,我不知道啊。 能不能例子一下,然后告诉我计算过程,谢谢!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好的,老师就以这道题为例帮您分析一下计算过程。

确定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时,就是要计算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按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了1 000 000份,即债券面值为100 000 000,利息为面值乘以票面利率=100 000 000×6%,然后本金由于是到期偿还的,所以乘以复利现值系数,而利息由于是分期偿还的,所以乘以年金现值系数,这两个系数考试时一定是给出的,计算就是:

100 000 000×(P/S,9%,5)+100 000 000×6%×(P/A,9%,5)=100 000 000×0.6499+100 000 000×6%×3.8897=88 328 200(元)

14、资产计税基础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不懂为什么广告费明明是费用,现在可以作为资产?老师还提到,作为资产和负债,账面

价值都是0,但是计税基础是不是不一样?和张志凤老师课件里提到的有点出入?

还有捐赠支出如果视为资产,账面价值为0.那计税基础不是应该=账面价值-未来可以抵扣的金额=0-500=-500?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1.不懂,为什么广告费明明是费用,现在可以作为资产?老师还提到,作为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都是0,但是计税基础是不是不一样?

回答:因为我国所得税会计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来判断和确认递延所得税的。这里不是将广告费作为资产,而是从广告费是否支付方面考虑,可能对资产或者负债的影响,来判断是否存在递延所得税。下面举例说明。 例:A公司2012年发生了1 000万元广告费支出,发生时已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税前抵扣。A公司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5 000万元。

解析:广告费支出一般来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产和负债,所以我们单从定义来考虑,广告费超出部分250万元(1 000-5 000×15%)是可以结转以后年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定义是以后可以在税前列支的金额,所以超出这部分乘以税率得到的金额62.5万元(250×25%)就是计入递延所得税的部分。

而如果从广告费是否支付来考虑,如果已经支付,那么从资产角度考虑,账面价值为0,计税基础为以后可以税前列支的部分=1 000-5 000×15%=250,那么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0万元。

如果没有支付,那么作为负债其他应付款来核算,负债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计税基础=账面价值-以后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1 000-250=750(万元),那么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性差异250万元。

2.还有捐赠支出如果视为资产,账面价值为0.那计税基础不是应该=账面价值-未来可以抵扣的金额=0-500=-500?

回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因此,根据文件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若超出部分文件未规定可以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那么对于这部分税法上是不认可的,以后也不可以抵扣,所以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的问题。

15、应交所得税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请问应交所得税什么情况下才予以调整呢?是在实际支付赔款并汇算清缴未结束吗?还是满足其一条件即可呢?这道题和书上P356页例题19-5区别在于哪里呢?总是在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时理解不到位,望指点!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是否能够调整应交所得税,是需要判断税法是否允许调整,其次还有看所得税汇算清缴是否结束,如果税法允许调整,并且还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那么是可以调整应交所得税的。

本题当中因为没有真正支付,所以说不能冲减应交税费,就只能是调整递延所得税,所以说差还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不是冲减应交税费的。

下面老师给您说一下,这个处理原则,您再看一下:

(1)存在暂时性差异的调整事项,不论是汇算清缴日之前还是汇算清缴日之后,一律调整递延所得税,同时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比如针对资产补提减值准备,针对预计负债的补充确认等)

(2)税法允许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总原则),若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前,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若发生在汇算清缴日之后,不能调整报告年度的应交所得税(用递延所得税替代),同时调整报告年度所得税费用。

(税法允许扣除或补交税金)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汇算清缴日之前 或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汇算清缴日之后 或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提示】针对日后调整事项的题目,第一个条件是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间;第二个条件是,税法是否允许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考试中重点关注题目中的两个条件。

16、权益工具,金融工具,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等之间的联系 【原题】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面值总额为10 000万元,发行收款为10 100万元。债券的公允价值为9 465.40万元。甲公司发行此项债券时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为( )万元。 A.0 B.534.60 C.634.60 D.9 800 正确答案:C 知识点:应付债券 答案解析:

甲公司发行此项债券时应确认的“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10 100-9 465.40=634.60(万元)。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金融工具,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非衍生金融资产这一节出现的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都有什么联系?

企业发行普通股,是权益工具,发行普通股以外的是其他权益工具,比如优先股期权是吗?限制性股票是吗?

股票,债券是金融工具还有什么,期权是吗?权益工资跟金融工具有什么区别? 对于归类为金融负债的金融工具,只能是应付债券科目吗?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权益工具,其他权益工具,金融工具,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资产,非衍生金融资产 这一节出现的这些词都是什么意思,都有什么联系? 金融工具是包括权益工具和金融负债的;

其他权益工具是会计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发行的除普通股以外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各种金融工具; 非衍生金融资产,比如股票、债券;

调整事项形成暂时性差异 主要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考试也针对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