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咸阳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咸阳市名校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4d995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c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的质量是320g,另一个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后质量是280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子的质量是40g C.瓶子的质量是120g

B.水的体积是280cm D.酒精的质量是200g

3

2.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 A.65g

B.65.2g

C.64.8g

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图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 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 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

4.晚上,小明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就越清晰,下列对该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所成的像是实像

B.室外越亮像越清晰 D.人远离窗玻璃像变小

5.如图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2:30

C.6:15

D.12:15

6.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 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 看到的像应是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7.夏天,苏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内壁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9.吼猴是陆地上叫声最响亮的动物,它们的吼叫声在几千米之外都能够被听见,这是由于吼猴发出的声音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好 D.频率大

10.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利用沸腾知识,要从甘蔗酒中分离出酒精,加热甘蔗酒时控制的适宜温度可为

A.100℃ B.60℃ C.40℃ D.80℃ 二、填空题

11.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 ,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________ ;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________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________的像。(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13.身高1.6米的小红穿红上衣、白裙子站在学校大厅穿衣镜前2m的地方,小红在镜中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像高为_____m;当发现衣领处有点污渍时,便走近镜子,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应将光源照向_____(选填“衣领平面镜”),小红从平面镜中看到镜子对面电子石英钟的示数为

,则这个时刻的正确时间应该是_____。如果此时蓝色光照在小红身上,她上

衣呈_____色,裙子呈_____色。

14.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

15.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小美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16.小聪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小聪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不足时很难骑得快,于是猜想: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快。

如图所示,小聪在一处斜坡上进行实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时间为8s;再把足球放掉一些气后 ,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时间为14s。根据小聪的实验数据,不需要进行计算,利用_____的方法,可以判定足球在_____(选填“AB”或“BC”)段运动得较快。根据小聪的实验数据,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他的猜想。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 cm3、质量m=0.5 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 kg的水.求:(水的密度ρ水=1.0×10kg/m,石块密度ρ石块=2.6×10kg/m)

3

3

3

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18.小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至七楼,所用的拉力F为400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3m/s,已知每层楼高3m,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小成同学所用的时间; (3)动滑轮的重量. 四、实验题

19.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 ① ;②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该物块的质量是 g,密度 g/cm3。

2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蜡烛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与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同。

(3)把蜡烛由图乙的位置移至光具座的35 cm刻度线处,需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________(“正立”或“倒立”)、_______(“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请你利用光路图作出图丙中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 (_______)

2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找来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一于小孔前的某一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小明开始实验时,眼睛从右侧看过去,无论怎样调节易拉罐与蜡烛之间的距离,屏上都看不到烛焰的像,而只能看到一片光亮,最有可能的是:_____; A.小孔扎成了三角形 B.小孔扎成了正方形 C.小孔太大 D.小孔太小

(2)换了易拉罐重新正确制作并操作后,小明看到了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该像是烛焰的_____立(选填“正”/“倒”)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实验中观察到烛焰的像偏小,为了增大烛焰的像,在不更换原有易拉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

(4)晴朗夏日的树下,小华惊喜地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经与同学讨论,一致认为是太阳经树叶间的细小缝隙而成的像。但圆形光斑的大小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

2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原理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小于”、

“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图a、b所示的是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

“b”)

?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冒

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