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近代史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55a6c80029bd64783e2cf4

西安事变中的“英雄主义”

回顾烽火交织的中国近现代史,遍及着血肉的抗争,智慧与力量的交锋还有时势所造就的俊杰。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走过的路迂回曲折,有过失败,历经艰辛,但最终我们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国耻,摆脱了笼罩着中华民族的帝国主义阴霾。在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西安事变可谓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当时,日本在“大陆政策”导向下,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企图使中国成为其独占的殖民地。1931年9月18日夜,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然而面对日军公然的挑衅,时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统帅的蒋介石居然奉行不抵抗政策,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甚至阻挠军队和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直接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丧。日本侵略者又于1932年初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英勇抗击,但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同意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同时蒋介石顽固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在连续对工农红军进行四次军事“围剿”失败后,又于1933年10月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经过一年的鏖战,红军因战略指导的错误而失利,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蒋介石又调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同时对革命根据地继续“清剿”。1935年11月,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自治”,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将反蒋抗日方针改变为“逼蒋抗日”。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推动下,蒋介石和国民党决定调整其内外政策,表示要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他试图同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但仍然

坚持要“剿灭”经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

虽然蒋介石一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但面对家仇国恨,国民党阵营内部还是出现了正义的声音。东北军领袖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军炸死,其本身对于日军已是恨之入骨,但面对日军的侵略,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命张学良撤退转而去“剿共”,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之与弑父仇人,这令张学良十分痛心又很无奈。舆论给其扣上“亲日卖国贼”等的帽子以及来自“一二九”运动等的压力,张学良的内心百感交集。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不顾地方派系军队,这使张对国民政府的偏颇更加不满。当时中央减俸达20%,同时未给予兵力补以及阵亡将士抚恤。另一方面,在与共产党的较量中,张学良在陕北的“剿共”任务失败,又损失第110师、第109师及其师长。中共方面熟稔其心理,重视宣传,在1月25日向在东北军公开信中成功挑拨东北军与中央的关系,这一策略推动了张学良联共抗日的进程。

事实上,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之前,曾多次向蒋介石提出抗日作战的意愿。其中1936年11月,张学良判断绥远抗战的规模将扩大,数次向蒋介石提出,10余万东北军愿北上绥远增援友军的建议,建议被蒋驳回,蒋介石坚持要他剿共。张学良后来以“如不抗日,东北军将士恐怕难以指挥”为理由要挟蒋介石,再次提出强烈的北上抗日的愿望,但再被蒋介石拒绝。此类的事件在西安事变之前,上演过很多次,但拳拳之心被抑制。其中的郁闷只有张学良自己才知道。 1936年4月起,张学良开始了和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接触。张学良

曾驾机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1936年9月,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军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双方正式结束敌对状态,中国工农红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形成了拥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铁三角”。虽然中间有过两广事件,张学良的内心有过动摇,但在与共产党深一步的接触过程中,张学良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

中日民族矛盾仍然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一场势不可挡的内部政变行动正在悄悄地接近。于是历史的帷幕缓缓地拉开了。1936年8月历经 “艳晚事件”,张学良电请蒋委员长亲往西安调处。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张学良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但又遭遇蒋的拒绝,两人大吵。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请缨抗战,遭蒋介石拒绝。12月2日,张学良飞抵洛阳见蒋介石,再三请求蒋前往西安训话。12月4日,蒋介石由洛阳到抵西安,即调三十万中央军进剿红军。张学良与杨虎城再次进谏,遭蒋拒绝。12月7日,张学良到华清池见蒋介石,再三苦谏,要求停止剿共,一致抗日,遭蒋拒。12月9日,正值“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当晚,张学良找到蒋介石,再次劝蒋抗日,两人再次大吵。这一次争吵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张学良的内心防线击溃了,多次劝诫无果,张学良于当晚与杨虎城商议,决定发动兵变。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向全国发出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关于西安事变如何妥善解决,各方立即开始了紧急商讨。最终中共遵循共产国际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派遣周恩来赴西安参与协商。

而国民政府方面决定加以讨伐,但考虑到避免冲突升级,暂停军事活动,由宋美龄等人赴西安协商相关事宜。利益面前,智慧与力量的交锋,最终12月24日,蒋介石接受六项协议。即: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决定自作主张护送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12月26日,西安事变蒋介石最后获得释放回到南京。张学良被扣留。 有人十分不解张学良在最终为何冒险护送蒋介石回南京,难道是他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我想抵达南京后的后果,张学良本人应是最清楚不过。但他更清楚自己要负起一个军人的职责和义务。同时他做为一军统帅,有义务为手下兵士负责,不应该由于他一个人的举动而牵连全军官兵。我想这一点是我个人最钦佩张的地方,直面现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所为。

对于西安事变,各方评价褒贬不一,但我始终认为它对于推动抗日进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关于这一点历史恰恰有力地证明了。如果没有张,杨俩人的勇气,而按蒋介石原计划所谓的“蓄势待发”,中华民族赢得独立的日子要延迟不知多久。我们应该庆幸在关键的时间点,有人挺身而出扭转了时局。这可能就是“时势造就英雄”吧。本文章中主要聚光在张学良身上,并不意味着另一位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被遗忘,杨虎城同样为民族的骄傲。抛去利益冲突,我们不得不承认

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为整个民族未来着想的“英雄主义”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而这种精神不光是在那个战争年代熠熠生辉,对于现在同样值得传颂和学习。很多人会质疑“西安事变”这种以武力控制的形式是否恰当,我也思索过这样是否欠妥,但转念一想,它的出现也可能是历史的必然,即使不是张学良,杨虎城发起的,一定也会由别人实施的吧。无论如何,他们对于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拳拳之心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他们的此举推动了民族的解放,加快了黑暗之后黎明的到来。为英雄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