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2拖拉机副变速摇臂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Φ10H8孔说明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T—12拖拉机副变速摇臂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Φ10H8孔说明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840bef998fcc22bcd10dae

[7]P435

T1=KT=11.5832.448=28.4 N2m

当量摩擦半径r′=2(R3-r3)/[3(R2-r2)]=2(123-93)/[3(122-92)]=10.57mm

通过静力平衡计算最小夹紧力FN 所以T1=FN2r

即FN=T1/r′=28.4/10.573103=2686.8N 夹紧机构采用螺旋夹紧

FW=FQL/[d0/2tan(α+Φ)+r′tanΦ] [8]P292

FQ=80N L=200mm 螺纹中径 d0=15mm,

螺纹升角α=2.48° [7]表17-26

螺母处摩擦角Φ1=8.83° [7]表17-27

螺纹杆端部与工作处摩擦角Φ2=2.48° W=16000/1.96=8163N 因为FN=2686.8N<8163N 符合要求。

五.定位误差分析

1.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误差是指工序基准在加工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1)基准位置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2)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采用V性块定位时,定位基准为Φ18mm外圆中心线,工序基准为内圆

- 17 -

下素线。

(1)基准位置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Δjw=δd/2sinα/2=1/23sin45°=0.0707mm (2)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ΔDb=Td/2=0.022/2=0.011mm

经判定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反向变动, 故ΔD(H)=0.0707-0.011=0..0597mm 2、验算中心距50±0.2mm 影响因素:

⑴定位误差:主要是定位轴Φ18f8与孔Φ18H8的间隙产生最大间隙为Φ18f8(es=-0.016mm - ei= -0.043mm)Φ18H8(ES=+0.033mm EI=+0.006mm)

Δmax=+0.033-(-0.043)=+0.076mm。

⑵钻套与衬套配合间隙,钻套(Φ15 es=+0.018mm ei=+0.007mm)衬套( Φ15 es=+0.034mm ei=+0.016mm)最大间隙为Δ=+0.034-0.007=+0.027mm ⑶钻套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对于标准钻套精度较高,可忽略)。

⑷钻头与钻套间的间隙会引偏刀具,产生中心距误差e=(H/2+h+B)3Δmax

÷H(H=H+h ″ =16+10=26 h=10mm B=12mm)钻套Φ9.8mm(es=+0.028mm ei=+0.013mm)直柄阶梯麻花钻孔部分直径公差h9Φ9.8mm es=0, ei=-0.036mm

Δmax=+0.028-(-0.036)=+0.064mm e=(26/2+10+12) 30.064÷26=0.086mm 由于上述各项都按最大误差计算,实际上各项误差也不可能同时出现最大

值,各项误差方向也不能一致,因此,其综合误差可按概率法求和

ε=(0.076 2+0.027 2+0 2+0.086 2)?=0.118mm ε<﹙2/3﹚30.4=0.27mm 符合条件

2、验算孔与Φ18外圆柱面轴线平行度精度

工作要求Φ18H8孔全长允许误差0.04mm,导致两轴线产生平行度误差因素为:

⑴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重合,设有基准转换误差,但Φ18H8/f8配合间隙及轴

与端面的垂直度误差会产生基准位置误差,轴中心与套筒中心的偏斜角α,α1=Δmax÷H1=0.076÷4 0 =0019(rad)

- 18 -

⑵定位钻套中心对夹具平面垂直度,图中无标明。

⑶钻套孔中心与钻套的平行度α3,图中标注为0.08mm,α3=0.08/ 22=0.0036rad

⑷刀具引偏量e产生的偏斜角α4=Δmax/H=0.064/26=0.0025rad ⑸因此平行度误差αΣ=0.00192?0.00362?0.00252=0.005rad α2l/2=0.03略大于0.0432/3可以用。

六、总结

在经过2周的设计之后,使我们了解到了有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一些知识,切身地体会到了从毛坯到成品的一个工艺设计过程,从而对于本课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印象。回顾整个过程,我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课程设计作为《机床夹具设计》课程的重要环节,使理论与实践更加接近,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了生产实习中的感性认识。

通过此次设计,使我们基本掌握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析、工艺文件的编制、专用夹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等。学会了查相关手册、选择使用工艺装备等等。

总的来说,这次设计,使我们在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得到了一次较好的训练。提高了我们的思考、解决问题创新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由于我们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学有限,对这门课程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所以请老师多多指正与批评。如果要想更好地掌握好这门技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学好这门技术,更好地了解机械制造基础工业,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9 -

七、参考文献:

1、材料成型基础 胡成立、朱敏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7 2、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第八版 甘永立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 3、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李益民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 4、机械加工常用刀具数据速查手册 王健石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5、实用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手册 第二版 陈家芳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2

6、实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三版 陈宏钧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 7、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杨叔子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 8、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第三版 关慧贞、冯辛安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1

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材 邹青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