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期临床试验SOP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I期临床试验SOP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8b6a66c8d376eeafaa315c

1 2 3 4 5 6 7 8 9 I期A I期B I期B I期B I期A I期A I期B I期B I期B 正常人体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操作规程(SOP) 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规程(SOP) 正常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试验规程(SOP) 分析方法标准化操作规程(SOP) I期病房志愿受试者管理制度 I期病房管理制度 I期实验室生物样本处理、保存管理制度 I期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 临床生化实验室管理制度 生物测定室管理制度 10 I期B

正常人体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操作规程(SOP)

试验前

1. 需得到SDA同意进行该新药耐受性试验的批文。

2. 得到公司提供的耐受性试验样品及药品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证书。 3. 在详细查阅有关该药临床前药理、毒理和临床资料,充分了解本品的药理作

用和不良反应的基础上,主要研究者及公司项目负责人讨论修订耐受性试验方案,使之成为合理科学和可行的方案,写出耐受性试验的设计和具体执行计划书。 4. 我所负责人与公司签订合同,确认试验完成日期及经费。

5. 准备知情同意书:执行书面形式的知情同意书,由临床药理医生介绍有关有

关试验的各项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药的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试验方法及流程、,征得志愿者同意,由志愿者签署书面形式的知情同意书。 6. 准备受试者试验观察表(CRF),如公司已提供CRF需仔细阅读、确认,必要

时研究者与公司项目负责人进行讨论并进行合理修改。 7. 将耐受性试验方案、受试者观察登记表、卫生部批文复印件及书面知情同意

书报送北京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并派有关人员参加,准备回答问题。 8. 确定所内参加本项试验的小组成员,包括主要研究者、主要参加者、参加者,

并指定该项目本所内的质控员,确保原始记录准确无误。试验小组在试验前要学习 GCP指导原则、本所SOP和试验方案。 9. 检验试验样品及安慰剂:药名、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标记是否

齐全,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0. 编制试验计划的流程图,确定试验前、中、后需要检查项目,包括临床症状、

体征、血液学检查、血生化检查、尿液分析(附各项检查指标正常值范围)及特殊检查如神经系统、眼科检查、EEG、ECG等检查的执行日期,受试者及有关负责检查的人各持一份。 11.检查研究场所急救必备措施:监护仪、心电图机、除颤器、氧气、吸引器等能否正常工作,急救车内急救药品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12.耐受性试验样品由本所专人负责管理,开始进行试验前按我所药品管理制度领取。 13.将公司主要项目负责人及监视员的联络电话、传真号码记录、留档,以便随时能够联系。

试验中:

第一部分:试验原则

1. 耐受性试验小组严格执行修订好的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及流程图(附试

验中记录表,流程图)。 2. 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修改方案要求。

3. 研究人员应与药品管理专人保持密切联系,认真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负责管

理好有关试验药品。 4. 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确保完整、正确与精确,主动支持本所质控员和公司监

视员的工作,核对数据,保证原始资料准确无误,并妥善保管。如记录内容必须更正时,在下方划道,须保留原来填写内容,在旁注明更正内容,并签字及注明更正日期。

第二部分:耐受性试验的试验设计 1.药品

试验药品结构式、理化性质、为何公司产品、剂型、给药剂量、给药途径、批号、失(有)效期。 2.仪器:

所有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详细名称、型号。 3.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应由具有检验方面经验的专业单位负责,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及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生化实验室进行。检测实验室应每年经有关部门质控检测合格,具有检测合格证书。生化及血尿常规均为高年主管技师执行。 4.招收健康志愿者: 受试者对试验目的充分了解,对试验药物的主要药理特性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也基本了解,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进行志愿者体检,作筛选试验,筛选试验需在试验前4周内进行完成。 5.健康志愿者入选标准:

1.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1—40岁;

2.体重在标准体重的20%之内[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00)×0.9)]; 3.试验前体格检查、肝肾功能及试验相关各项检查检测正常。 4.试验期间不得服用其它药物,忌烟酒。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选择: (l)健康检查不符合受试者标准。 (2)经常用药、吸烟、嗜酒。

(3)3个月内用过已知对某脏器有损害的药物。 (4)有药物过敏史,特别是对试验药同类药物过敏。 (5) 3天内有发热疾病。

(6)习惯性服用任何药物,包括中药。

(7)人选前2周内服用任何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抗生素、非类固醇类

抗炎药、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利尿剂、抗凝剂及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8)近4个月内参加过其他研究药物的试验或在3个月内参加过排泄时间长证

实影响本研究的上市药。 (9)人选前一年内参加过3个或3个以上的临床试验。 (10)筛选前3个月内献血达360ml或以上。 (11)每日的饮酒量超过相当于一瓶啤酒(633ml)。 (12)筛选试验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超过检验的正常值。 (13)研究者认为任何不适宜受试者进入本项试验的其它因素。 6.给药方法

6.1剂量设计:设计最小起始剂量。

确定原则:根据国外文献和按Blackwell改良法计算,确定最小初始剂量。 6.2分组:

从最小剂量到最大剂量之间(含最大和最小剂量)设6组,其中3组与安慰剂对照,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

经过筛选的受试者分为开放组及随机对照组,按随机双盲方法进行,按随机表分配至试验药及安慰剂组。其中最大剂量组是否进行将根据试验情况而定。

剂量(mg)

50 100 200 300 400 500 合计

7.观察指标与观察时间 7.1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每日观察、询问有何症状出现,如实记录反应的性质、出现的时间、程度、症状持续时间、采取何种措施、预后等,判断该反应与药物的关

表1. 耐受性试验分组情况

试验药组人数

6 8 8 6 8 6 42

安慰剂组人数

0 0 8 6 8 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