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体育健康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ec33e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e9

睡眼不佳,气短、多汗、血压增高和运动成绩下降等现象时,就应该引起警惕。 2.体内热量不足的表现。当头昏、头晕等症状发生在锻炼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或锻炼接近结束时,尤其在外界温度过高或过冷的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时,其原因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血糖含量降低有关。所以在饥饿状态下参加长时间的锻炼就容易发生头晕、无力、出汗等就是这个道理。

3.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患慢性鼻炎、鼻窦炎,内耳疾病、贫血、高血压的人,在运动时可出现头昏、头晕或头痛。在青少年中,尤其女青少年,运动时出现头晕、脸色苍白、心慌等症状时,常常与血色素较低有关。对这类原因引起的头昏、头晕等症状,主要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因。 从上面叙述的原因可以看出,运动时出现的这些常见症状是可以预防的。其预防的原则和处理办法主要有:

(1)加强全面身体锻炼。许多例子说明,不少人出现头晕等症状常与体弱、全面身体锻炼不足有关。所以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是预防的重要因素。

(2)作好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准备活动作得充分,可避免激烈运动带来的头晕、头痛等现象。整理运动做好后,可避免因突然停止而发生的这种症状。

(3)保证供给机体足够的热量。在进行长时间运动或比赛前,应服用足够的含糖仪器避免因热量不足引起的头昏、头晕等症状。

(4)及时发现和治疗过度疲劳。

10.为什么锻炼时有时会感到腹痛?

引起腹痛的常见原因,有的是饭后过早地参加运动,胃受食物的刺激引起牵扯痛或胀痛。再有锻炼前喝水过多,特别喝冷水过多而引起的胃痉挛。也有的是因空腹参加激烈活动,由于胃酸对空腹胃的刺激,引起胃痉挛性疼痛。有的同学早晨不吃些早点,就参加锻炼,特别在冬天,加上吸入冷空气的刺激,就容易引起胃痛。有时锻炼开始阶段一直很好,在强度加大后,如加快了跑速,游速或骑(自行车)快速后,出现腹痛。这类腹痛的部位多在右上腹,其次在左上腹或左右腹腔兼有。 其原因:

一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够。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尚未进入足够的\准备状态\就加大强度。这样,由于下肢返流回来的大量血液,在肝脾(右上腹或左上腹)部位聚积起来,再加上膈肌(隔开胸腔或腹腔的肌肉间隔)活动不充分和激烈运动时体内的缺氧状态,一时引起肝脾部位的血液淤滞,肿胀,牵扯了肝被膜(盖在肝脏外面的薄膜),引起疼痛,其中以右上腹痛为多见。

二是呼吸节律受到破坏。激烈运动时,破坏了均匀的、有节奏的呼吸后,使机体吸进的氧气减少,造成体内缺氧,呼吸肌也易疲乏,膈肌(呼吸肌之一)对肝脏的\按摩\作用减弱,也会造成血液的淤滞,这样也可引起右上海里或左上腹痛。锻炼时如果持久而屡犯右上腹痛,经一般预防不见好转,就要考虑是否有肝胆疾病,应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锻炼时出现肚脐周围痛,常见于腹部着凉和肠寄生虫病(主要是蛔虫症)引起,确诊后,应进行驱虫治疗。少数人在锻炼时出现右下腹痛,有时还伴有恶心,也可能是阑尾炎,是炎症刺激了阑尾部位的肠系膜引起的疼痛。应作进一步确诊。

运动时出现的腹痛是可以预防的。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水平,是预防腹痛的最

9

有效的措施。如果坚持经常锻炼,心血管系统功能良好,锻炼进就能较好\处理\返流的血液,使内脏(肝、脾)部位不淤血或淤血较少,不致引起右上腹痛,即使疼痛也较易消除。 运动前,要作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内脏器官的功能有足够的动员,这样也可以减少和避免内脏器官的淤血,减少左或右上腹疼痛的出现。患病后不要过早参加激烈活动。不要在过饱和过饿的情况下锻炼,锻炼与吃饭要间隔一定时间,从事长距离锻炼时,必须注意呼吸的节律,尽量深呼吸。

已经发生了腹痛怎么办?当在快速运动时,出现了腹痛后,一般只要稍减速度,调整好呼吸节律,有时再用手按压疼处,疼处就能减轻或消失,如经上述处理后,疼痛不减轻,则应停止锻炼。大多数人在停止活动后,疼痛立即消失,个别需经几小时后才消失。

11.怎样防止锻炼后第二天才出现肌肉酸痛?

许多人参加锻炼后发现,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3天后才逐渐缓解。如果说,肌肉酸痛是由于运动时乳酸积累所致,那么,应该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即刻达到高峰,怎么会在第二天以后才出现呢?这种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应怎样减轻或防止呢?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长跑者可出现髋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侧伸肌和后侧屈肌的疼痛,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这种肌肉酸痛的确切原因还未完全清楚。 多数人认为,肌肉的过度使用可造成肌肉酸痛症, 其原因为:

1、肌肉的张力和弹性的急剧增加,可引起肌肉结构成分的物理性损伤。 2、新陈代谢的增加,代谢废物对组织的毒性增加。

3、肌肉的神经调节发生改变,使肌肉发生痉挛而致疼。 应怎样防止?

1、锻炼安排要合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原先出现的肌肉酸痛症的运动量,就较少出现症状了。并且表现有特异性。例如下坡运动锻炼一段时间后能减轻下坡锻炼带来的肌肉酸痛症。

2、局部温热和涂擦药物。锻炼后用温热水泡洗可减轻肌肉酸痛。局部涂擦油剂、糊剂或按摩擦剂也可减轻疼痛。

3、牵伸肌肉的运动可减轻酸疼。牵伸肌肉可加速肌肉的放松和拮抗肌的缓解,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恢复。这种肌肉牵伸练习也为预防锻炼时的拉伤打下基础。

4、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和整理运动做得合理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肌肉酸痛。

12.长跑时为什么会发生胸痛?

初练长跑的人,有时会感到在胸部两侧或左右肋下有些发痛,这是不是病,原因是什么呢?

。 10

一般健康人在长跑时出现胸痛,大都是由于呼吸不得法引起的。 一种是呼吸过快,长跑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加强,需氧量增加,为了吸进更多的氧气,在呼吸上就不但需要加快,而且需要加深。有些人跑时不注意加深呼吸,而只是加快呼吸频率,这就使呼吸的收缩过于频繁,过度紧张,以致引起呼吸肌的痉挛,刺激了呼吸肌里的感受器,而产生疼痛。人体最主要的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当肋间肌痉挛时,胸部两侧会发痛。当膈肌痉挛时,疼痛就发生在两肋下。

再一种是冷天长跑时张大口呼吸,吸进的空气太冷。冷的空气吸到肺里,刺激肺部血管使其收缩,血液循环因此受到阻碍,也会引起胸痛、胸闷。

长跑中发生的这种胸痛不是病,而且完全是可以预防和制止的。 办法是:

(一)注意加深呼吸,做到呼吸慢而深,在出现胸痛时,要及时调整呼吸,用力向外呼气。这样既可以吸进大量的空气,满足长跑时的需要,又可以使呼吸肌得到放松,而消除疼痛。

(二)注意呼吸节奏,把呼吸节奏和跑的动作节奏配合起来,做到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这样也容易做到呼吸深而慢。 (三)天冷时长跑,不要张大口呼吸,而要用鼻子呼吸,或口鼻并用(口微开,轻咬牙)。这样,空气从鼻子和齿缝里进去,就可以使冷空气加温变暖。

13.运动量怎样安排才算合适?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在群众体育锻炼中,锻炼效果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因为运动量过小,不用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担负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因而锻炼的效果甚微。相反,如果运动量过大,在安排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长此下去就会超过人体生理负荷的极限不仅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锻炼目的,往往还会对锻炼者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并对学习或工作造成影响。怎样安排运动量才算是合适呢?一般可以用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和锻炼者的主观感觉来分析,便可知道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

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目前常用指标包括锻炼前后及安静时的脉膊、血压、体重、肺活量、心电图、尿蛋白、血色素等指标。 测量脉搏是最简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机体情况的一个指标,如果安静时的脉搏与以往比较是逐渐下降或者不变,则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运动量安排合适,并且还有潜力。每分钟脉搏的正常变化幅度为2~6次。如脉搏频率超过10次/分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佳,如无疾病或其它原因,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调整。

安静时正常的血压变动范围应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不超过0.5千克。如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显著下降,体重持续减轻,且减轻幅度超过正常体重的1/30时,说明运动量有可能安排不当,要引起注意。

尿蛋白也是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一个常用指标。可以连续地测定训练后或次日晨的尿蛋白的量,如果训练的开始阶段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这说明锻炼者对运动量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开始时增加,而后数量不仅不减少,反而逐渐增加,恢复也慢,这说明身体不适应,所安排之运动量应予以及时调整。 主观感觉:其内容包括自我感觉、睡眠、食欲、锻炼欲望等。如果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有劲,睡得熟,吃得香,很想参加运动。锻炼后肌肉有轻度酸痛,并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晨即可恢复正常,则说明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

11

靡不振,全身令力,胸骨柄及肝区有疼痛感,头昏脑胀,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倦,睡不好,吃不香,易出汗,不想练习,则说明运动量需作适当调整。

14.长跑为什么能锻炼心肺功能?

在竞技运动中,长跑包括3000米、5000米、10000米等项目,属于大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在8—40分钟左右,是一项全身性的剧烈运动。所以练习长跑是非常艰苦的,要不断地克服“极点”,不断地与疲劳作斗争。同时运动又很单调乏味,不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长跑运动却具有独特的锻炼作用,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

15.如何评定运动量大小

(一)仪表测定法仪表测定法,即是用电子仪表监测有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已采用仪表监测心率、血压、吸氧量、血液成分、尿蛋白、心电图、脑电图等等。根据监测所得各项数据及其变化情况,及时评定并调控运动量和强度。 采用仪表监测既准又快,当场便可进行评定,但限于条件一般难以做到,故而难以推广在群众性的体育锻炼之中。

(二)自我感知法自我感知法又叫自我监督或自我身体检查。它是根据参加运动的人在锻炼过程中和锻炼结束后3—12小时(甚至24小时)内,身心对疲劳程度的自我感受。 l.心率恢复评定法:

(1)用锻炼结束后5分钟时的心率来评定。每次锻炼结束5—10分钟立即测脉搏,并与安静心率比较。高出安静心率6—9次/分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在2—5次/分之间,说明运动量适度;若基本恢复安静心率状态,说明运动量偏小。

(2)用晨脉评定。每日(次)锻炼后,次日早晨醒后静躺1—3分钟,自测脉搏,并与安静心率比较。高出6—9次/分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在2—5次/分之间,说明运动量适度;若基本恢复安静心率状态。说明运动量偏小。

2.自我感受评定法:自我感受评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如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焕发,有再运动一会儿的要求,说明运动量适度。

(2)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稍有疲劳感,肌肉略有酸胀,但不影响学习、工作、食欲和睡眠,且肌肉酸胀在1—3小时内自然消除,说明运动量适度。

(3)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4—12(甚至24)小时内,有吃不香、睡不实、对再运动持冷漠态度或运动后次日早晨醒来自感很疲劳、全身乏力、萎靡不振甚至头晕等,说明运动量过大。有上述反应,要适当调整运动量。 (4)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局部肌肉有酸痛,痛点(区)扩大并加剧时,可能是肌肉或肌腱有隐性炎症,也可能是练习手段安排不当所致。如有上述反应,要适当减量或降低强度,甚至停止练习。

(5)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盾,肌肉有不同程度发紧或麻木感,说明运动量过大。如有上述反应,同样应减量或降低强度,甚至停止练习。 评定运动量大小,在没有仪表的条件下,最好采用运动心率和恢复心率以及自我感知三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定,这样既有助于准确、客观地掌握身体机能变化,又便于及时地调控运动量。

长跑运动首先能够锻炼神经系统。经常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其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特别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