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始发井监测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王八始发井监测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9f45a99de80d4d8d05a4f45

平均值12.50MPa,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5“-4-2强风化炭质泥岩:黑色,呈层状,厚度约4m,可见植物化石。该层仅在WJ17号孔中分布,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根据本次勘察及现场调查,本场地内存在一层地下水,基岩裂隙水: 1)基岩裂隙水

本次勘察钻孔最大深度42.0m,勘察深度范围内实测到一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9.75~10.12m,水位标高806.93~807.35m,含水层主要为强风化泥岩’5“-1-2层和中风化泥岩’5“-1-3。 由于本段基岩岩层产状倾角较大,裂隙较为发育,根据本次勘察及现场调查,与第四系接触的基岩中赋存有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的透水性因地层的岩性、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强烈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虽不能形成水量分布比较均匀的层状含水系统,但有时由于局部裂隙的发育,导致水量较大。 2)腐蚀性评价

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具弱腐蚀性。浅部土层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5 特殊性岩土 (1)人工填土:

拟建车站场地内地表普遍分布有人工填土层,主要为杂填土层‘1“1层、卵石填土’1“3层,厚度约0.2~3.8m。人工填土层一般堆积时间较短,未经压密处理,结构松散,土质很不均匀,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较差,孔隙较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力学性质较差。 (2)风化岩:

拟建场地分布的风化岩主要为’5“-1-1全风化泥岩,’5“-1-2强风化泥岩,’5“-1-3中风化泥岩,’5“-2-2强风化砂岩,’5“-2-3中风化砂岩,’5“-4-2强风化炭质泥岩。强风化带的厚度为0.9~9.6m,变化较大。强风化泥岩中夹有砂岩,并含有基岩裂隙水,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泥岩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性。砂岩及泥岩岩层倾角较大,岩层呈互层状,且泥岩软化易形成软弱夹层,对边坡及围岩稳定不利。设计施工时需加以重视,做好防护措施。

5

三、监测目的和编制依据

3.1监测目的:

(1)监测施工中盾构井结构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变化,为判断结构的稳定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提供必要的信息;

(2)检验工程设计参数及理论,指导或调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及工法; (3)工程竣工后,对建筑物继续监测,直至变形稳定,并以此作为对建筑物影响的评定依据;

(4)积累工程经验,为提高工程施工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提供依据。 3.2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BJ/T111-98;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6)《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9)《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76-2012; (1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2)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设计资料、风险工程专项评估资料; (13) 工程周边地形图、管线图等;

(14)《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安全风险预警、处臵及消警管理办法>的通知》轨道五办字[2014]11号

(15)《关于印发<工程监测指南>的通知》轨道五办字[2014]19号 (16)合同文件内容及要求

6

四、编制原则

(1)以安全监测为目的,根据不同的施工项目或工程实体确定监测对象,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程度确定监测工作的规模和内容,各监测项目和测点的位臵要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设计先进的变形监测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积极选用效率高、可靠性强的有针对性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4)各监测项目应能相互校验,确保能提供可靠、连续的监测资料,以利于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计算、变形分析和变形体的变形状态及规律的研究。

(5)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监测元件的数量和各测试用电缆的长度,减低监测频率。

(6)临时监测项目(测点)和永久监测项目(测点)应相互衔接,一定阶段后取消的临时项目(测点)应不影响长期的监测和资料分析。

(7)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各元件的布设位臵和监测的测量时间应尽量减少与工程施工的交叉影响。

(8)不与国家规定、规范相抵触。

五、监测内容及项目

依据设计和规范要求结合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拟对盾构接收井及受施工影响的周围环境等进行安全监测。监测的项目以地表沉降、支撑轴力、桩体水平位移为主,同时辅以应力、应变的监测,以便各种监测数据的相互印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

5.1监测的对象

本施工段监测系统与车站主体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相匹配,由地面沉陷监测与周边环境监测系统组成。

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 (1)地表状况;

(2)盾构始发井自身结构;

7

(3)盾构始发井底部及周边土体; (4)周边管线及建筑物; (5)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5.2监测项目 5.2.1巡视检查

在施工期内,每天均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记录采用统一的格式每天及时整理上报。巡视检查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工况

①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②主体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③现场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 (2)周边环境

①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②周围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监测设施:

①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②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③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5.2.2仪器监测项目 (1)盾构始发井监测项目: ①地表沉降; ②支撑轴力; ③桩体水平位移; ④桩顶垂直位移; (2)周边环境监测项目

主要针对盾构接收井周围地面变形、既有管线的变形、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等方面进行监测,具体监测项目有:

①地面沉降监测; ② 建筑物沉降监测; ③建筑物倾斜监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