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1aea27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c

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b mL。(已知滴定反应为VO2+Fe+2H==VO+Fe+H2O)

①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以VO2计)。

③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 (1). V2O3+Na2CO3+O2

+

2+

+

2+

3+

2NaVO3+CO2 (2). Mg3(PO4)2、MgSiO3 (3). 0.8 (4).

N2H4?2HCl+2V2O3+6HCl=4VOCl2+N2↑+6H2O (5). 有氯气生成,污染空气 (6). 将VO2+氧化为VO2+

83bc?10?3(7). ?100% (8). 偏高

a【解析】 分析】

。钒炉渣(主要含V2O3,还有少量SiO2、P2O5等杂质),加入碳酸钠通入空气焙烧,产物加水溶解,向溶液MgSiO3.中加入硫酸镁除去硅磷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滤液中加入氯化铵沉钒生成NH4VO3,3PO4)2、其受热分解生成V2O5,再用盐酸酸化的N2H4?2HCl还原V2O5生成VOCl2,最后再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H4HCO3,即可得到产品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NH4)5(VO)6(CO3)4(OH)9·10H2O];

(5)①测定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粗产品中钒的含量的原理为:氧钒碱式碳酸铵晶体溶解后,加

0.02mol/LKMnO4溶液至稍过量,氧化其中+4价钒为VO2+,再加入NaNO2溶液除去过量的KMnO4,防止后续对标准液的消耗干扰试验,最后用(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VO2+;

②根据钒元素的质量守恒,根据滴定反应为:VO2-+Fe2++2H+=VO2++Fe3++H2O,则钒元素的物质的量n=nb×10-3L=cb×10-3mol,据此计算; ((NH4)2Fe(SO4)2)=cmol/L×

③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则还原能力降低,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高,由此判断误差; 【详解】(1)将钒炉渣和碳酸钠在空气流中焙烧将V2O3转化为可溶性NaVO3,同时得到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V2O3+Na2CO3+O2

2NaVO3+CO2;

【--1

(2)焙烧时SiO2、P2O5分别与碳酸钠生成可溶于水的Na2SiO3和Na3PO4,除硅、磷时加入硫酸镁溶液生成Mg3(PO4)2、MgSiO3沉淀,则过滤时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3(PO4)2、MgSiO3;

(3)已知Ksp(NH4VO3)=c(NH4+)?c(VO3-)=1.6×10-3, 若滤液中c(VO3-)=0.1mol·L-1,为使钒元素的沉降率达到

1.6?10?398%,则溶液中剩余c(VO3)=0.1mol·L×2%=0.002 mol·L,此时c(NH4)=mol·L-1=0.8mol·L-1;

0.002-1

+

(4)用盐酸酸化的N2H4?2HCl还原V2O5生成VOCl2和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此气体应为N2,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Cl+2V2O3+6HCl=4VOCl2+N2↑+6H2O;若改用浓盐酸与V2O5

9页

反应也可以制得VOC12,但同时得到的氧化产物为Cl2,此气体有毒,会污染环境; (5)①根据分析,KMnO4溶液的作用是将+4价的钒氧化为VO2+;

②根据钒元素的质量守恒,根据滴定反应为:VO2-+Fe2++2H+=VO2++Fe3++H2O,则钒元素的物质的量n=n[(NH4)2Fe(SO4)2]=cmol/L×b×10-3L=cb×10-3mol,粗产品中钒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cb?10?3mol?83g/mol83bc?10?3?100%=?100%;

aga③若(NH4)2Fe(SO4)2标准溶液部分变质,则还原能力降低,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高,根据滴定反应为:VO2-+Fe2++2H+=VO2++Fe3++H2O,可知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10.1,2-二氯丙烷(CH2C1CHClC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加成法制备,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CH2=CHCH2C1),反应原理为:

垐?I.CH2=CHCH3(g)+C12(g)噲?CH2C1CHC1CH3(g) △H1=—134kJ·mol-1 垐?II.CH2=CHCH3(g)+C12(g)噲?CH2=CHCH2C1(g)+HC1(g)△H2=—102kJ·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垐?(1)已知CH2=CHCH2C1(g)+HC1(g)噲?CH2C1CHC1CH3(g)的活化能Ea(正)为132kJ·mol-1,则该反应的活化

能Ea(逆)为______kJ·mol。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2=CHCH3(g)和C12(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Ⅱ,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压强/kPa

①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v?0 80 60 74.2 120 69.4 180 65.2 240 61.6 300 57.6 360 57.6 -1

Vp,则前1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tv(CH2C1CHC1CH3)=______kPa·min-1。(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②该温度下,若平衡时HC1的体积分数为

1,则丙烯的平衡总转化率??_______;反应I的平衡常数8Kp=_____kPa-1(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保留小数点后2位)。

(3)某研究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2=CHCH3和C12,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2C1CHC1CH3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0页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a.使用催化剂A的最佳温度约为250℃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不影响CH2C1CHC1CH3的产率 c.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H不变 d.提高CH2C1CHC1CH3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控制温度

②在催化剂A作用下,温度低于200℃时,CH2C1CHC1CH3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p点是否为对应温度下CH2C1CHC1CH3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164 (2). 0.09 (3). 74% (4). 0.21 (5). bd (6). 温度较低,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小 (7). 不是平衡产率,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p点的平衡产率应高于B催化剂作用下450℃的产率 【解析】 【分析】

垐?(1)已知:I.CH2=CHCH3(g)+C12(g)噲?CH2C1CHC1CH3(g) △H1=—134kJ·mol-1,

垐?II.CH2=CHCH3(g)+C12(g)噲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II?CH2=CHCH2C1(g)+HC1(g)△H2=—102kJ·垐?得CH2=CHCH2C1(g)+HC1(g)噲?CH2C1CHC1CH3(g),此反应的反应热△H=Ea(正)-Ea(逆);

(2)①因反应II的△V=0,△p=0,则反应I的△p=80kPa-69.4kPa=10.6kPa,根据v?均反应速率v(CH2C1CHC1CH3);

②设起始时CH2=CHCH3(与)和C12(g)均为5mol,则容器内起始时总物质的量为10mol,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可知,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

11页

Vp,计算120min内平Vt57.6kpa=7.2mol,减小的物质

80kpa的量为10mol-7.2mol=2.8mol,根据反应I可知反应生成的CH2C1CHC1CH3(g)为2.8mol,平衡时HC1的体积分数为

11,说明生成的HCl为7.2mol×=0.9mol,结合反应I、Ⅱ,则参加反应的丙烯的总物质的量为

882.8mol+0.9mol=3.7mol,由此计算平衡时丙烯的平衡总转化率和反应I的平衡常数; (3)①a.由图示可知使用催化剂A时产率最高时温度约为250℃; b.根据反应I的特点分析压强对产率的影响; c.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d.不同催化剂对产率影响与温度有关;

②在催化剂A作用下,温度低于200℃时,CH2C1CHC1CH3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说明此时催化效率低;

③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状态,反应I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会逆向移动。

垐?mol-1,【详解】(1)已知:I.CH2=CHCH3(g)+C12(g)噲?CH2C1CHC1CH3(g) △H1=—134kJ·

垐?II.CH2=CHCH3(g)+C12(g)噲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I-II?CH2=CHCH2C1(g)+HC1(g)△H2=—102kJ·垐?得CH2=CHCH2C1(g)+HC1(g)噲?CH2C1CHC1CH3(g),此反应的反应热△H=△H1-△H2=Ea(正)-Ea(逆),则

Ea(逆)=Ea(正)-(△H1-△H2)=132kJ·mol-1-(—134kJ·mol-1+102kJ·mol-1)=164kJ·mol-1;

(2) ①因反应II的△V=0,△p=0,则反应I的△p=80kPa-69.4kPa=10.6kPa,则1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H2C1CHC1CH3)=

np10.6=kPa·min-1≈0.09kPa·min-1; nt120②设起始时CH2=CHCH3(g)和C12(g)均为5mol,则容器内起始时总物质的量为10mol,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压强成正比可知,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57.6kpa=7.2mol,减小的物质

80kpa的量为10mol-7.2mol=2.8mol,根据反应I可知反应生成的CH2C1CHC1CH3(g)为2.8mol,平衡时HC1的体

11,说明生成的HCl为7.2mol×=0.9mol,结合反应I、Ⅱ,则参加反应的丙烯的总物质的量为

883.7mol2.8mol+0.9mol=3.7mol,×100%=74%;故平衡时丙烯的平衡总转化率α=另外平衡时CH2=CHCH3(g)

5mol积分数为

和C12(g)均为1.3mol,CH2C1CHC1CH3为2.8mol,则反应I的平衡常数

2.8mol?57.6kpa7.2molKp=≈0.21 kPa-1;

1.3mol1.3mol?57.6kpa??57.6kpa7.2mol7.2mol (3)①a.由图示可知使用催化剂A时产率最高时温度约为250℃,即使用催化剂A的最佳温度约为250℃,故a正确;b.反应I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