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中物理实验7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50c9c8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a

图25

(2)图26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

图26

(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27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x==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UI

图27

(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x的电流值 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x的电流值 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x两端的电压值 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x两端的电压值

(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________.

- 13 - / 22

E4

解析 (1)电源电动势E=4 V,被测电阻Rx≈5 Ω,则Imax== A=0.8 A,电流表若选A,读

Rx5

数时误差较大,因此电流表应选B;考虑电压表测量电压时的指针转动范围,电压表应选C.由于

RARV>Rx,故电流表应选择外接法.

(3)题图中的电流表示数I=0.50 A,电压表示数U=2.60 V,故Rx==5.2 Ω.

(4)甲电路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流表的示数大于流过Rx的电流,选项B正确;乙电路的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电压表示数为Rx和电流表的电压之和,选项D正确.

(5)x增加,U随之增加,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随x的增加而减小.设变阻器的总阻值为

UIR0,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移动的距离为L.忽略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被测

电阻Rx两端电压U=

RxEE=,由这一关系式分析可知,选项A正确.

R0R0

Rx+(L-x)Rx+R0-·xLLRx答案 (1)B C 甲 (2)如图所示

(3)5.2 (4)B D (5)A 变式题组

5.[器材的选择、设计电路图]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图28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 14 - / 22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28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答案 (1)1.773(1.771~1.775均正确) (2)A1 E1 电路原理图见解析图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上显示为1.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273 mm,二者相加就是测量值,1.5 mm+0.273 mm=1.773 mm.

(2)待测电阻丝的额定电流约为0.5 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A1;待测电阻丝的电阻约为4 Ω,额定电流约为0.5 A,故由欧姆定律得额定电压约为2 V,所以电源应选E1.由于待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应选外接法.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6.[电阻的测量]某中学探究小组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其中一个成员用以下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图29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 Ω

B.电源E:电动势约为6.0 V、内阻忽略不计; C.电流表1:量程50 mA、内阻r1=20 Ω; D.电流表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4 Ω E.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 Ω; F.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 Ω G.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他测量电阻Rx所用的电路图如图29所示.

(1)电路图中的电流表A1应该选择电流表________(填“1”或“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应该移到________端(填“A”、“B”或“无要求”).

- 15 - / 22

(2)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电流表A2的示数为I2,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表达式为Rx=________. 答案 (1)1 A (2)

I2-I1

R0-r1 I1

解析 (1)如果电流表A1选择电流表1,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Rx两端的电压,即U=(I2-

I1)R0-I1r1,从而得出Rx的阻值,选择电流表2达不到实验目的,则电流表A1应选择电流表1;

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应移到A端,这样做可以保证开关S闭合后电路的安全.

(2)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Rx=,由电路特点可得U=(I2-I1)R0-I1r1,I=I1,代入公式可得Rx的表达式为Rx=

仪器选择的基本思路 (1)优先考虑安全因素

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能超过其量程,电阻类元件中的实际电流(或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 (2)考虑读数误差因素

1

一般要求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以减小读数误差.

3(3)仪器选择的一般步骤 ①首先选择唯一性的器材;

②粗画电路图(暂不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③估算回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最大值,在电表的指针有较大幅度偏转但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器材的规格,确定实验电路和实验器材.

考点四 实验拓展与创新

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1.伏安法

??外接法:电路图?

?内接法:?

UII2-I1

R0-r1. I1

特点:大内小外(内接法测量值偏大,测大电阻时应用内接法测量,测小电阻时应采用外接法测量) 2.安安法

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可将其当做电流表、电压表以及定值电阻来使用.

- 16 -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