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5a2f6ba98271fe910ef951

中国水电三局海勃湾项目部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本项目工程生产、生活过程中,本着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负责的原则,通过科学管理,精湛施工,实现项目的安全生产。

1、确立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严防火灾及交通意外伤亡事故,事故受伤率2‰以下,刑事案件、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率为零,确保工作场所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及安全保证体系

设置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的安全生产保障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各工区也选配责任心强的兼职安全员,随时随地在现场检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各部门负责人 组员:各施工队队长

“安全生产”是一切施工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后附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3、确立安全方案

依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全面识别本项目施工中可能产生危险因素,

并依据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并确定了高喷灌浆、施工用电、运输作业、高空作业为本工程的施工重点危险源。针对危险源,项目部将按照国家及当地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和安全文明样板工地建设活动的各项要求,投入一定财力、人力,购置安全帽、安全带、灭火器,以及在施工现场周围道路交叉口处,设立警告与危险标志,提醒安全作业,保障安全生产。

二、安全检查制度

1、本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由安全环保部组织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和作业队自查、安全员日常巡查等多种方式。

2、项目部组织定期检查为每月两次,结合安全文明施工考核制度。每月评比一次,奖优罚劣。

3、项目部根据工程需要及现场安全员的安排,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列入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评比范围。

4、专职安全员坚持日常的安全巡视制度,重点抓好对危险源的控制,了解现场第一手安全资料,积极反馈并做好安全隐患治理整改,杜绝事故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5、做好内业资料及其管理。 三、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措施 1、常规安全管理措施

(1)遵守《安全管理手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和“三要”规定,进行现场管理,杜绝“三违”现象。

(2)坚持经常性安全教育,坚持“三级安全教育”,坚持上岗前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

(3)定期召开安全例会、生产协调会、班组工前安全交底会。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根据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进行经常性、专

业性、季节性、节假日、班组上岗前安全检查,对不安全因素严格整改,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

(5)制订和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条例,认真建立安全管理台帐。 (6)做好季节性安全防范工作制度建设,夏季抓好防洪防汛、防暑降温、防触电防雷击、防火防爆等工作,冬季抓好防冻防滑、防风防雾、防火防爆等工作。

(7)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并做到“四不放过”。

(8)加强安全用电知识培训,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定期检查和维修电器设备及线路,确保用电安全。

2、防火、防电及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1)用电安全管理

①编制《施工用电管理办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报监理安全部门。制订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装规程、电气运行管理规程和电气维修检查制度,做好交接班、电气维修作业、接地电阻、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漏电开关测试记录。

②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输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电线(缆)按要求架设,不可随地拖拉,各类电箱均安装在适当位置,并设有重复接地保护措施,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③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专用保护零线相连接。

④变配电室符合“四防一通”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配置好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⑤电器设备及输电线路安装完毕后,经技术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行。夜间施工设有电工值班,工作完毕后要切断电源。

⑥现场的手持电动工具和小型电器设备设有专人负责管理,电气设备进出仓库均认真检查和验收,做好日常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不准带病运转。

⑦电工作业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电工作业必须严格贯彻“装得正确,用得安全,修得及时,拆得彻底”的十六字方针。夜间电工值班必须两人同时上岗。

(2)设备安全管理

①各大、中型机具设备的进场,均进行认真检查验收,填写验收记录。进场的设备要有安全操作规程。

②机具设备,使用车辆应有牌照。

③机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劳防用品,做到持证上岗,每天要填写运转记录和例行保养记录。

④机具设备及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修和保养,不准带病作业,凡已维修保养的设备、车辆均应在设备台帐中如实记载。

⑤现场的大、中型机具设备和车辆必须有专人负责,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专职指挥,持证上岗。

⑥机操人员、驾驶员不得随意加班加点,要认真做好季节性的劳动保护和做好交接手续。

(3)防火安全管理

①成立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和消防队,建立各级领导责任制和消防检查制度,签订消防保卫协议,定期进行检查和培训。同时还建立消防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