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 - 文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 - 文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8cb3535901020207409cc4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第七章 古运河旅游发展战略与目标

第二十八条 旅游定位系统

(一)旅游总体定位

廊道遗产角度: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历史的动脉 遗产廊道角度:中华绿道、千年画卷

江苏古运河:中国运河文明的制高点和核心地段 (二)旅游职能定位

集成古运河沿线优质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强省”战略重要旅游发展轴 城城、城乡、河镇、江河之间的联动轴

苏州:水乡、园林带动古运河营销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城市 扬州: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牵头城市 淮安:南船北马,运河之都,古运河中枢城市 (三)旅游形象定位

流动的中国:Flowing China

千年画卷?江苏古运河:Grand Canal,Chinese Style (四)旅游文化定位

纵跨二千余年的中国文化史诗长廊,讲述中国故事的东方长河

第二十九条 旅游目标体系

(一)旅游总体目标

世界知名遗产旅游品牌 世界古运河旅游首选旅游线路 与“长城”联动的中国入境旅游制高点 中国运河文明的核心旅游旅游线路

21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二)近期(2010-2015)阶段目标与措施:产品提升、品牌塑造

保护世界级的廊道遗产资源,建立古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信息系统。 发掘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实现遗产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产品优势的转化。

响应“国民休闲计划”,建设古运河为休闲和文化生产空间。

积极塑造古运河沿线城市群整体品牌形象——活的运河博物馆,打造整体的核心旅游产品——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

至2015年,建设江苏省古运河为全国知名的运河遗产开发和保护示范区、标本区。

(三)中远期(2016-2025)阶段目标与措施:区域联动、组团发展

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高质量体验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江苏发展国际的核心品牌。

提升江苏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依托古运河实现江苏旅游城市群组团发展、一体营销。

世界知名的运河遗产旅游线路。

至2025年,建设江苏省古运河为世界知名的廊道型遗产旅游线路、体现中国运河文明、生活原真性的国家旅游线路。

第三十条 总体发展战略

(一)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古运河是世界级廊道型人文遗产,是纵跨二千余年的中国文化史诗长廊,讲述中国故事的“活的历史博物馆”。江苏古运河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契机,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运河文明,发展运河沿线城市文化特色。本次规划将加强旅游策应职能,实施景观意象导向型规划理念,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挖掘传承运河历史文明和民俗民居生活,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龙头带动战略

江苏旅游发展转型期,以古运河廊道旅游发展为契机,推动江苏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战略转型,由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向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转型。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型,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通过旅游目的地优质、旅游产品优质、旅游企业优质、旅游产业人员优质,体现技术创新、面向国际化、旅游项目优质,推动江苏旅游发展转型。

22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三)品牌竞争战略

集成和整合沿线优质旅游资源,打造“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古运河整体品牌,提高江苏旅游整体竞争力。集成和整合运河沿线古墩、古庙、古塔、古桥、老街、老店、老厂、老窑以及街市的繁华景象、市民的生活习俗等,有机串联,延续历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江苏古运河建成中国京杭大运河的代表性旅游产品,鲜活的实体运河博物馆和国民休闲走廊,最能够代表和高度凝聚江苏省历史文化积淀的整体旅游品牌和产品。将江苏古运河打造成可同埃及苏伊士运河、德国莱茵河、日本小樽运河、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加拿大丽都运河等相媲美的国际运河类经典旅游品牌。 (四)协调发展、一体化战略

整合区域旅游产品体系,联动全省旅游城镇体系协调一体发展。古运河是江苏旅游总体布局“三圈三带三轴”的一带,是江苏“十二五”旅游开发系列工程之一,是统筹整合古运河沿线旅游城镇体系发展,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旅游发展轴。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协调和处理好古运河沿岸八市沟通和合作,理顺旅游与土地、交通、水利、文化等相关部分关系,为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协调、服务职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 (五)区域旅游公共服务战略

政府主导、高端发力、市场导向、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游客满意度。依托古运河沿线八个城市,构建功能完备、舒适便捷、人性化的江苏古运河区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完善的集散中心+区域旅游指引标识系统)、旅游咨询服务、信息化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突发事件管理、旅游救助服务、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推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市场导向提升旅游娱乐服务、旅游商业服务、旅游住宿服务、旅游文化服务、旅游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23 文本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2010-2025)

第八章 古运河旅游业发展空间布局

第三十一节 古运河旅游发展总体布局

空间布局原则,强调区内功能差异、互补共赢,区外衔接合作、优势竞争。重点突出古运河的空间串联衔接功能。空间布局模式,形成“一轴三区”的总体空间布局,节点开发、区域联动,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快速持续发展。 一轴:以古运河河道为轴,打造沿河景观廊道。通过古运河这一最具活力与灵气的载体,串联江苏省最为精华的资源系列——湿地、湖泊、寺庙、码头、古城、古镇、园林等,将江苏古运河建成中国大运河旅游发展典型地段和示范区、鲜活的实体运河博物馆和中国文化旅游长廊。

三区:从古运河旅游资源、城市文化特色、交通网络等要素考虑,古运河旅游基本形成南部片区、中部片区、北部片区三大片区。南部片区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城市;中部片区包括镇江、扬州、淮安三个城市;北部片区包括徐州、宿迁两市。

第三十二条 旅游功能分区与定位

(一)南部片区

形成以吴文化、江南水乡、园林和水街坊为一体的古运河国家旅游线路特色片区,通过原有著名的景区带动古运河旅游发展,将古运河上面的景点融入园林、水乡之中,以此展现出江南运河文化、中国近代工业文明,使古运河成为江南水乡、古镇、城市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水韵、吴风、天堂;东方威尼斯,水城、水乡、水弄堂; 无锡:江南绝版水街坊、民族工业起航地; 常州:东坡遗韵、名仕青果;龙脉、文脉、绿脉。 (二)中部片区

主要以古代主管全国漕运的惟一机构——漕运总督府为核心、淮扬美食为主打,恢复古运河昔日的繁荣和生机,将淮安打造成为古运河旅游之都;并依托古运河文化,展现镇江与扬州地处黄金十字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点的繁荣和文明,形成古运河旅游的中枢。努力使中部片区形成运河文化浓郁、运河遗存众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