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药物分析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a9b71bb7360b4c2e3f6465

21.精密称取维生素c 0.2071g加新沸过的冷纯化水100ml与稀醋酸10ml使溶解加淀粉指示液1ml,立即用碘滴定液(0.1077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在30秒内不退色为终点,消耗21.66ml碘滴定液(0.1077mol/L)。通过计算判断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每1毫升碘滴定液)0.1mol)相当于8.806C6H8O6.《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含C6H8O6不得少于99.0%。

头孢拉定的含量测定(拓展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一 选择题 【A型题】

1.抗生素类药物的常规检查项目不包括

A 鉴别试验 B 异常毒性试验 C 热原试验 D 水分测定 E 升压试验 2.下列抗生素可发生羟污酸铁反应的是

A 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青霉素 D 红霉素 E 四环素 3.下列不属于四环素类的抗生素是

A 土霉素 B 金霉素 C 强力霉素 D 红霉素 E 磷霉素 4.下列含量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青霉素采用汞量法 B 链霉素采用碘量法 C 四环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D 氯霉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E 苯唑西啉钠采用酸减滴定法 5.可发生茚三峒反应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氯霉素 C 四环素 D 链霉素 E 红霉素 6.青霉素类药物含量测定的方法中不包括

A 酸减滴定法 B 碘量法 C 亚硝酸钠法 D 汞量法 E 紫外分光光度法 7.硫酸链霉素的鉴别反应中不包括

A 麦芽酚反应 B 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C 茚三酮反应 D 氯化钡反应 E硝酸银反应 8.四环素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 为碱性化合物 B pH2-6的溶液中形成差向异构体 C、 在pH<2的溶液中生成脱水四环素

D 碱性条件下生成异四环素 E 三氯化铁反应显红棕色

9.下列杂质检查项目中不正确的是

A 磷霉素钠中的磷含量 B 红霉素中的红霉素c C 四环素中的杂质吸收度 D 链霉素中的庆大霉素c组分 E 林可霉素中的林可霉素B 【B型题】 10-14

A 青霉素K 硫酸链霉素 C 氯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10.可发生麦芽酚反应的是

11.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显紫色的是 12. 可发生差劲肟酸铁反应的是 13.可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 14.可发生茚三酮反应的是

15-19

A 汞量法 B 微生物鉴定法 C 旋光法 D 紫外线分光法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15.链霉素的含量测定采用 16.四环素的含量测定采用 17.青霉素的含量测定采用 18.氯霉素的含量测定采用 19.葡萄糖的含量测定采用 20-24

A 差向异构体 B 橙黄脱水物 C 内酯异构体 D 三氯化铁反应 E 配位化合物 20.四环素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 21. 四环素具酚羟基可发生

22. 四环素在pH2~6的条件下可生成 23. 四环素与铝离子可生成黄色的 24. 四环素在碱性环境下易生成 【X型题】

25.青霉素类药的含量测定可采用的方法有

A 亚硝酸钠法 B 汞量法 C 碘量法 D 酸碱滴定法式 E 紫外分光法 26.青霉素的降解产物包括

A 青霉噻唑酸 B 青霉酸 C 青霉烯酸 D 青霉胺 E 青霉醛 二、计算题

27.注射用青霉素的含量测定:取标示量为0.48g(80万单位)的青霉素钠粉针剂5瓶,测得平均装置为0.4867g混匀后作为供试品。精密称定供试品约50.0mg。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总青霉素含量,用取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7.02ml。每1ml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7.128mg的总青霉素(按C16H17N2NaO4S计算)。另取供试品5000.0mg,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降解物含量,用去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1.52ml。通过计算,判断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含青霉素按C16H17N2NaO4S计算,不得少于95.0%,按平均装量计算,含青霉素钠应为标示量的95.0%-115.0%

28.氯霉素片含量测定:取本品(标示量0.25g)10片,精密称定为2.5700g,研细,精密称定片粉0.045g,加乙醇4ml研磨使溶解,转移至200ml,稀释至刻度,滤过,取续滤液10ml,稀释至100ml,在278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为0.625。按C11H12N2O5的

1%

吸收系数(E)为298计算。通过计算。判断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含氯霉素C16H17N2NaO4S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模块六 药物制剂分析 一 、选择题 【A型题】 1. 糖类赋形题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产生干扰 A 酸减滴定法 B 非水碱量法 C 氧化还原法 D 配位滴定法 E 紫外分光光度法

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注射用粉剂按规定应检查的项目

A 澄明度 B溶出度 C 装量差异 D 无菌试验 E 热原试验

3.药物制剂的崩解时限测定可被下列哪项试验代替

A 重量差异检查 B 含量均匀检查 C 溶出度测定 D 含量测定 E 无菌试验 4.溶出度测定的结果判断种,除另有规定外,Q值应为标示量的 A 60% B 70% C 80% D 90% E 95% 5.药物制剂的含量以

A 百分比表示 B 制剂的浓度表示 C 制剂的重量或体积表示 D 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 E 以单位片、支等表示

6.非水滴定法测定乳酸哪注射剂的含量时将供试品置105°C干燥一小时是为了 A 分解抗氧剂 B 排除溶剂水的干扰 C 加热使供试品易溶解 D 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E 排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干扰 7.不属于抗氧剂的是

A 亚硫酸钠 B 亚硫酸氢钠 C 硫酸钠 D 焦亚硫酸钠 E 硫代硫酸钠

8.为了消除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对测定的干扰。可在测定前加入()使焦亚硫酸钠分解的是

A 丙酮 B 中性乙醇 C 甲醛 D 盐酸 E 氢氧化钠

9.配制50%某注射剂,其含量限度应为标示量的97%-103%, 下面含量合格者为

A 52.50% B 51.70% C 48.30% D 48.30% E 51.9% 10.对配位滴定法产生干扰的是

A 硫代硫酸钠 B 氢氧化钠 C 硬脂酸镁 D 乳糖 E 滑石粉 【B型题】 11-15

A 重量差异 B 胶囊剂 C 含量均匀度 D 溶出度 E 片剂 11.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定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12.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13.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14.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软质囊材中的制剂

15.小剂量口服固体制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等制剂中的每一片(个)含量偏离标示量的程度

【X型题】

16.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A 根据制剂生产呵能收入的杂质确定检查项目和限度要求 B 除杂质检查外还应该对各种制剂进行规格检查 C 消除附加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D 排除复方制剂中各有效成分的相互影响 E 含量限度以标示量的百分比表示 17.片剂中应检查的项目有

A 重量差异 B 装量差异 C 崩解时限 D 不溶性微粒 E 制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引入杂质

18.用氧化还原法测定主药含量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 糊精 B 蔗糖 C 麦芽糖 D 硬脂酸镁 E 滑石粉 19.受硬脂酸镁干扰的含量测定方法有

A 银量法 B 非水碱量法 C 配位滴定法 D 氧化还原法 E 酸碱滴定法 20.药物制剂分析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取样 B 消除附加成分对测定的影响 C 排除复方制剂中各成分的相互干扰 D 鉴别、检查 E 含量测定 21.在复方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中,对用碱滴定液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不产生干扰的物质是

A 非那西丁 B 咖啡因 C 酒石酸 D 水杨酸 E 醋酸 二、计算题

22.对氨基水杨酸钠片(标示量0.5g)的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后,精密称定为5.2069g,研细,再精密称取片粉1.0556g,置100ml 量瓶中,加纯化水使溶解并稀释至

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加纯化水60ml与盐酸(1→2)8ml,照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009mol/L)滴定至终点,消耗24.08ml。每1ml亚硝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1.12mg的C7H5NNaO3H2O.试计算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应为标示量的95%-105%。

23.维生素C注射液(标示量0.1g/2ml)的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本品4ml,加新煮沸放冷的纯化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1016mol/L)滴定至溶液呈蓝色持续30秒不褪,消耗21.85ml。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与8.806mg的C6H8O6.试计算本品是否是符合《中国药典》2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应为标示量的90%-110%

24.维生素B6片(标示量100mg)的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为1.6089g研细,精密称取片粉0.2106g,置研钵中,加盐酸溶液(9→1000)数滴,研磨成糊状后,用盐酸溶液(9→1000)50ml移至100ml量瓶中,时时振摇30分钟使维生素B6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91nm波长处测得吸

1%

收度为0.561,按C8H11NO3HCL的吸收系数(E1cm)

为427计算。试计算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25.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标示量125mg/5ml)的含量测定:取本品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41nm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0.398,按C23H32O6

1%

的吸收系数(E1cm)为395计算。试计算本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0年版规定的含量限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本品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26.复方磺胺甲噁唑片中SMZ的含量测定:取本品(每片含SMZ0.4g)10片,精密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