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串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大学语文串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e4cfce0508763231121256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5、《垓下之围》中,取项王头的是()

A、王翳 B、韩信 C、刘邦 D、项羽 多选

1、在《垓下之围 》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个场面,分别是()

A、垓下之围 B、败走彭城 C、东城快战 D、乌江自刎 E、鸿门之宴 2、在文章的后面,项羽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的原因是()

A、因为船小容不下宝马 B、宝马已经受伤奄奄一息 C、对战马跑不快的厌恶 D、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E、对亭长好意的报答 4、下面有关司马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为李陵申辩而得罪汉武帝 B、因为为李陵申辩而得罪光武帝 C、曾被处以宫刑 D、后来担任了中书令的官职 E、写成了《太史公书》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

A、本纪 B、列传 C、世家 D、书 E、表

十三、《张中丞传后叙》

1、概括许远、张巡、南霁云的性格特征。 2、认知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3、理解文中为许远辩诬的驳论着眼点和论证方法。

4、辨识文中刻画张巡、南霁云形象所采用的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言语描写、细节描写诸方法,并说明其表现作用。

5、认知文中的相互映衬和侧面烘托方法,说明其表现作用。 单选

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

A、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 B、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C、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 D、描写与叙事紧密结合 2、《张中丞传后叙》中“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一句表现了()

A、许远超人记忆力 B、张巡的超人记忆力 C、于嵩超人的记忆力 D、南霁去超人记忆力 3、苏轼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人是()

A、张巡 B、韩愈 C、许远 D、司马迁 4、《张中丞传后叙》中“擅强兵坐而观者”的人是() A、张巡 B、许远 C、贺兰 D、南霁去 5、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的原因是()

A、打了败仗 B、误断官司 C、谏迎佛骨 D、抢占民田 6、文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于刻画南霁云来讲,这种表现方法是()

A、心理描写 B、比喻借代 C、议论抒情 D、侧面烘托 7、《张中丞传后叙》中记载的事情所发生的历史之乱叫()

A、安史之乱 B、秦末之乱 C、八王之乱 D、明初之乱 多选 :

1、作者之所以写《张中丞传后叙》的原因是()

A、尚恨有阙者 B、不为许远立传 C、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D、前传文辞不通 E、前传颇多错误

2、下列有关韩愈的叙述正确的有()

A、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 B、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C、曾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税被贬 D、参与平定过淮西藩镇之乱 E、曾做过潮州刺史

3、《张中丞传后叙》主要写到的三位历史人物的()

A、张巡 B、张良 C、许远 D、张松 E、南霁云 4、韩愈在思想上()

A、推崇儒学 B、认同基督 C、排斥佛老 D、欣赏回教 E、学习道家 5、本文所写的几个英雄人物之所以性格突出、形象鲜明的主要原因是()

A、利用了插叙的方法 B、利用了倒叙的方法 C、利用了顺叙的方法 D、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 E、传神的细节描写

十四、《种树郭橐驼传》

1、认知这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 2、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

3、理解本文的整体类比方法,指出文中诸多类比之处。 4、指出本文的对比手法,说明其表达作用。 5、说明本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剪裁艺术。 单选: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2、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写“他植者”种树两种错误态度时,详写的是() A、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B、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 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D、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3、《种树郭橐驼传》作者类比的事物是()

A、种树类比吃饭 B、捕鱼类比治民 C、种树类比治民 D、打仗类比治民

4、与第三段中的“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相类比的是() 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C、“其莳也若子” D、“长人者好烦其令” 5、《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

A、事理性议论文 B、事理性传记文 C、寓言性议论文 D、寓言性传记文 6、《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叙述体现()

A、民本思想 B、爱国思想 C、忠君思想 D、家族思想 多选 1、“郭橐驼”认为“凡植木之性”有()

A、其本欲舒 B、其土欲故 C、其培欲平 D、其筑欲密 E、其根欲移 2、下列有关柳宗元的叙述正确的有()

A、参加了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 B、反对宦官专权 C、反对藩镇割据 D、赞成宦官专权 E、赞成藩镇割据 3、本文中“他植者”种树两种错误态度分别是()

A、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B、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C、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D、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E、不抑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藩之也

十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理解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守边、扩边),体会这一变革的必要性。

2、体会本文所体现的抓住关键、重点击破、耐心说服、以理服人的改革成功途径。 3、认知本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单选: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篇文章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最主要方式是() A、对话 B、抒情 C、写景 D、议论 2、“胡服骑射”的故事最早见于() A、《史记》 B、《后汉书》 C、《战国策》 D、《资治通鉴》 多选:

1、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有()

A、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 B、中国者,礼乐之所用也 C、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 D、中国者,蛮夷之所观效也 E、中国者,华夏之所大也 2、收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作品有()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战国策》 D、《论语》 E、《诗经》 3、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能够成功推行的原因有()

A、颁布法令制度,不听从者斩 B、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 C、亲自登门作说服工作 D、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E、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十六、《前赤壁赋》

1、识记这是一篇文赋,继承了赋体主客对话的形式特征。 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苏轼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3、把握本文“乐---悲---乐”的情感变化线索。

4、理解文中主客对话实质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两个对立的方面。 5、说明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箫声,有什么表现效果。 单选:

1、苏轼曾被诬做诗“谤讪朝延”,遭到弹劾被捕入狱,史称()

A、雀台文案 B、乌台文案 C、雀台诗案 D、乌台诗案 2、在北宋,将词开豪放一派,突破了唐五代以来的艳词藩篱的是() A、王安石 B、柳永 C、苏东坡 D、李清照 3、《前赤壁赋》中主、客经过相互辩驳,最后归于()

A、怒而怨 B、泣而悲 C、喜而笑 D、愁而忧 多选:

1、下面属于写箫声的语句有()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E、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前赤壁赋》中分别代表思想矛盾斗争的两个不同侧面是() A、苏子的话 B、《诗经》中的诗 C、江中的水 D、曹操的历史 E、客人的话

十七、《先妣事略》

1、归纳母亲的性格特征。

2、认知本文语言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的叙事特点。 3、指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现作用。

4、体会本文作者不动声色而读者却深受感动的艺术特色。 单选

1、在《先妣事略》中母亲之所以喝民间避孕偏方的原因是()

A、觉得多子苦 B、得了疾病 C、年岁大了 D、祖母的意志 2、在母亲喝了民间避孕偏方之后,她()

A、眼睛红肿 B、面色苍白 C、腿脚不便 D、嗓子变哑

3、这篇文章的主要魅力在于()

A、运用了众多比喻句 B、作者不动声色而读者深受感动 C、采用了气势磅礴的排比句 D、景物描写感人至深 4、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A、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乱 C、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多选

1、在《先妣事略》中作者()

A、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 B、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C、主要写了母亲对我的关心

D、主要写了母亲对姐姐的关心 E、歌颂了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2、有《先妣事略》这篇文章中,作者写到的事情有()

A、母亲喝了民间避孕偏方腿脚从此不便 B、母亲尽管儿女拖累,还是“手中纫缀不辍” C、母亲让她婢女团晒炉中炭屑再用 D、母亲将娘家送来的珍馐糕点让大家享用 E、母亲对子女教育极为严格

十八、《马伶传》

1、理解本文学习生活、精益求精的中心思想。 2、认知作者讽刺当朝权奸的意图。 3、识记本文的倒叙方式及其作用。 4、把握本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

5、说明文中第一次技艺较量的场面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单选 1、《马伶传》中进行的技艺较量是()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2、《马伶传》中的马伶是()

A、姓马名伶的人 B、姓马的演员 C、姓马的伶俐人 D、姓马家住伶的人 3、作者创作《马伶传》的主观动机是()

A、说明竞争激烈 B、表明繁华生活 C、讽刺朝中权奸 D、反映历史情况 多选:

1、关于本文作者叙述正确的有()

A、明末时参加了复社 B、对明末阉党深为痛恨 C、清兵入关后,应河南乡试中榜 D、是明末清初诗文作家 E、有《壮悔堂文集》和《回忆堂诗集》

十九、《西湖七月半》

1、比较五类人的游湖心态,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2、把握文中的场面描写和气氛营造。 3、体会本文的嘲讽意味和调侃笔调。 单选: 1、《西湖七月半》中作者认为“看七月半之人”可以看的有() A、七类 B、六类 C、五类 D、四类 2、《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最欣赏的“看七月半之人”是()

A、第五类人 B、第四类人 C、第三类人 D、第二类人 3、在《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描述 了()

A、清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 B、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 C、唐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 D、明末武昌人七月半游东湖的盛况 4、文中“装假醉,唱无腔曲”人的其举止外貌表现是()

A、楼船箫鼓,峨冠盛筵 B、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