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政#治#2011年考纲全析(重点笔记)(62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专插本#政#治#2011年考纲全析(重点笔记)(62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fb8bd626fff705cc170ae5

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客服片面性。

(5)党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突出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继续解放思想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继续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展开】如果说1978年邓小平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文革”后中国冲破“两个凡是”僵化思想的禁锢,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的话,1992年的南方谈话,则是在国内外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宣言书。正是经过这个时期不断的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权威才重新确立,改革开放才取得重大胜利,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

进入21世纪,我们又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2002年他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正是经过这个时期不断地思想解放,我们应付了各方挑战,取得改革开放的新胜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也多次强调解放思想对于实现在新世纪新阶段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正是在新的思想解放的条件下,我们又取得了新世纪新阶段的新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7、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分析的思路:

首先,要懂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

其次,要懂得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1)实现理论创新 ,必须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3)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4)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的科学内涵: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延伸】如何才能坚持求真务实?

第一,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党的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上;第二,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既积极进取,又量力而行,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第三,还要切实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为坚持求真务实提供体制保证。

8、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9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3)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4)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5)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推翻三座大山)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同一战线的思想;

1925年中共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重要思想;

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930年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实际上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中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首要对象)、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苦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

—在近代中国社会,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

10

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中国革命“主要地就是打击这两个敌人,就是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和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

主革命,而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

【说明】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两个基本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靠山,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反之,因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如果不推翻地主阶级,就不能彻底铲除封建制度的根基,组织起强大的革命队伍,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和垄断性。

—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同样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其经济地位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表现为进步、革命与妥协、软弱的两面性。 —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争取它,对其动摇性和妥协性进行批评和斗争,在经济上实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合乎实际的,是争取革命胜利的需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合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就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无产阶级要保持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就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相对的新内容新特点)

革命领导权 时代条件 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范畴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 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 革命的目标 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 与前途 政的国家,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改造小生产的私有制。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相互联系、紧密衔接的,中国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11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说明】所谓必然趋势,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环境,已不允许中国再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道路,不允许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这不仅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所不容的,也为社会主义国家所不容,尤其是帝国主义国家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敌视态度,决定了我们为了寻求民族的独立,必然与资本主义分道扬镳。

第二,由于有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产生和积蓄起多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如无产阶级力量增长和国营、合作经济的出现,这些因素加上有利的国际环境,便直接引导中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只有进行第二步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巩固民主革命的成果,彻底解放生产力,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就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最终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5、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此后的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3)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尤其是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在八七会议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著名论断。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4)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概述。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的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5)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代表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6)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中党由小到大、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6、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和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所采取的国家政权形式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人民民主专政。

—与新民主主义国体相适应的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

【说明】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发展趋势是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