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afd1b1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c

(2)这几种经济活动对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3)材料二中,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财致富的原因有哪些?徽商发财致富反映了明清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4分)

(4)哪一种经济活动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产生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精析

单元检测卷(一)

1.C [图示农具是犁耕工具,曲线所圈部分的辕是弯曲的,与中国唐朝的曲辕犁比较形似,故C项符合题意。]

2.A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重视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生产技术,以此提高单位亩产量,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

3.A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发展到铁犁牛耕,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

4.D [材料信息反映的农具是风力水车,该农具出现于明清时期。故选D。]

5.A [依据材料?乡村纺织,以织助耕,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A项正确。]

6.B [?百工居肆?反映了私人手工业的发展。范蠡经商致富反映了古代商业的发展。综合二者,即反映了私营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营,故排除A、C、D三项。]

7.A [材料大意:亚夫的儿子替父亲从工官的官署中买了可以做葬器的甲盾五百套。雇来搬运葬器的人认为这活苦,亚夫的儿子又不给他工钱。雇来搬运葬器的人知道亚夫的儿子是使用不正当手段买了皇帝的器用,因为怨恨就紧急向朝廷告发亚夫的儿子,事情牵连到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没有反映出西汉抑商政策和工官工场产品技术、种类,故A项正确。]

8.A [引文为晚唐诗人陆龟蒙写的《秘色越器》,越窑秘色瓷,又称秘瓷、秘色越器,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涂抹器物表面而烧成的瓷器。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这首诗作于唐代,故A项正确。唐代诗人不可能歌颂宋代青瓷,B项错误。至今所知最早的青花瓷为元代制造,C项错误。] 9.C [从材料的叙述?十三能织素??绣腰襦??复斗帐?等,可以看出在汉代丝织业比较发达。故选C。] 10.B [从材料?雇工达千人?反映的是雇佣关系,说明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故③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芜湖浆染业发达,说明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故①正确。因此B项正确。民族资本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明朝实行闭关政策,故①④不正确。]

11.B [材料第一句从农业发展没有荒田推及产品丰富、商品经济发达,进而表明统治者保护商人的主张,故B项正确。]

12.D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大量工商业市镇兴起,导致大都市的规模比起以前小了许多,故D项正确。]

13.C [从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获得信息。杭城应该指杭州,故A、B两项可以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

14.D [A项是汉朝,B项是唐朝,C项是南宋。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排除。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因此选择D项。]

15.D [《喻世明言》中的这句谚语反映出,在政府的抑商政策下商人社会地位低下;《二刻拍案惊奇》记载反映出,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商业的人员增加,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因此选D项。A项只能解释前者,B项根据作品时间判断为明清徽商,C项材料没有提及徽商的经商理念,因此排除A、B、C三项。]

16.B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新的封建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

17.A [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地主与政府争税源,土地高度集中不仅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兵源,而且容易激化阶级矛盾,进而严重威胁皇权稳固,所以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维护小农利益,根本目的就是巩固统治。故A项正确。]

18.D [关键信息:善者因之。题干认为政府的商业政策最好的是?善者因之?,由此可知,D项正确;A、B、C三项都没有从题干中体现。]

19.C [材料中的政策实际上是因噎废食的愚蠢举动,面对西方的经济入侵,没有从经济制度、货币制度等国策的完善方面积极进取,反而采取被动消极的保护政策,最终损害的是国内工商业对外的发展空间,故C项正确。]

20.C [根据题干?政治权力型经济?应该强调的是对经济生活的政治管理,而明清商帮的出现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此题应该选择C项。]

21.(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金属冶炼业方面,用焦炭冶铁流行开来;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业方面,创造了五彩瓷和斗彩瓷,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出现手工工场)。

(3)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4)变异:资本主义萌芽。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

解析 第(1)问需要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第(2)问注意必须是?明朝?的成就。第(3)问可综合分析材料得出商品经济发达的结论。第(4)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2.(1)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或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手工业:冶铁业发达或冶铁技术高超。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

(2)商业市镇兴起;长途贩运发达;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私营工商业占主导;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商帮;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3.(1)经营商业活动;从事封建地租剥削;兴办手工工场。

(2)经营商业和兴办手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原因:勤俭,谦虚和朴实。特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与壮大。 (4)投资田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单元检测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自任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这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在于( ) A.发财致富 B.传播宗教 C.殖民掠夺 D.海洋探险

2.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 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

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 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

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

3.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

结论 依据 A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到过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 4.马克思曾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中的主要因素是指( )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三角贸易 D.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5.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6.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

7.下图反映了西欧某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该国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8.下表可以反映出( ) 世界商船吨位表(单位:万吨)

商业帆船 商业汽船 1800年 400 1870年 1 290 300 A.世界贸易不断扩大

B.英国对汽船采取技术封锁 C.人类环保意识增强

D.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刚起步

9.?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为了达到材料中所述目的,英国( ) A.发动战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发动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C.取得与法国争夺的胜利 D.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

10.1700年英国国会通过议案,严格禁止由印度、波斯和中国向英国输入棉布。该政策( ) A.保护英国棉纺织企业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