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历年考题2011-2012年-1-A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期末历年考题2011-2012年-1-A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047113ce2f0066f53322d4

河南理工大学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

一、填空(共20空,每空1分)

1.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3种:同轴电缆、 双绞线 、 光纤传输 。 2.网络互连时,通常采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 和 网关 四种设备。

3.与网际协议IP配套使用的四个协议是: ARP 、RARP、 ICMP 和IGMP。 4.信号调制常用的三种方法是调幅、 频率调制 、 相位调制 。

5.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个人区域网、 局域网 、城域网和 广域网 。

6.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55.11.3.31是一个___B___类IP地址,其网络标识(net-id)为__155.11__.

7. IP地址的编址方法经历的三个历史阶段是 分类地址 、划分子网和 构造超网 三种。

8.面向连接服务具有__连接建立_、_数据传送__和___连接释放__三个阶段。 9.URL的格式为_ _<协议>://<主机>:<端口>/<路径>_____。

10.一台主机可以有3个唯一标识它的地址,分别是__MAC地址_、IP地址和 域名__。

二、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 (A)。

A ARPANET B ChinaNet C Internet D CERNET 2. 以下哪个是MAC地址( D )

A OD-01-02-AA B 139.216.000.012.002 C AO.O1.00 D 00-01-22-OA-AD-01

3. 广域网覆盖的地方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 B ).

A报文交换技术 B分组交换技术 C文件交换技术 D电路交换技术 4. 若数据链路的发送窗口尺寸WT=9,在发送过3号帧、并接到3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连续发送 ( D )

A 2个帧 B 4个帧 C 7个帧 D 9个帧 5. 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技术CSMA/CD的机制是(A)。

A 争用带宽 B 预约带宽 C 循环使用带宽 D 按优先级分配带宽 6.ADSL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B )

A 宽带传输 B宽带接入 C 宽带交换 D 多媒体技术 7.传输层向用户提供( B )

A 链路层 B 端对端层 C 网络对网络 D 子网到子网 8. 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B)。

A RIP B ICMP C BGP D OSPF 9. 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B)。

A 应用层 B 传输层 C 网络互联层 D 网络接口层 10.下哪一项最好的描述了CRC的特征( B )

A 逐个检查每一个字符 B 能检查出99%以上的差错 C 检查不出有偶数各位出错的差错 D 不如校验和方法可靠 11. 使用 traceroute 命令测试网络可以 ( D ) 。 A 检验链路协议是否运行正常 B 检验目标网路是否在路由表中 C 检验应用程序是否正常

D 显示分组到达目标经过的各个路由器

12. 下面提供FTP服务的默认TCP端口号是(A)。

A 21 B 25 C 23 D 80 13.子网掩码中“1”代表( B)。

A主机部分 B网络部分 C主机个数 D无任何意义 14. 在因特网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报头中的( A ) A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 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 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15. 内部网关协议RIP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基于( B )的协议。 A 链路状态算法 B 距离矢量算法 C 集中式路由算法 D 固定路由算法

16.用集线器连接的工作站集合( A ) A 同属一个冲突域,也同属一个广播域 B 不属一个冲突域,但同属一个广播域 C 不属一个冲突域,也不属一个广播域 D 同属一个冲突域,但不属一个广播域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 B )。

A 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D )

A 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 DNS完成的映射变换是 ( A )

A 域名地址与IP地址 B 物理地址到IP地址 C IP地址到物理地址 D 主机名字到IP地址 20. RIP协议允许的最大跳数是( B )

A 16 B 15 C 30 D 25

三、判断题(共5小题,每题2分)

1. TCP/IP 的传输层议不能提供无连接服务.. ( X )

2. 在TCP 协议中,某数据包的确认包丢失也不一定导致发送方重传该数据包.( √ )

3. Spanning Tree 算法用来解决广播风暴问题的协议 .( √ )

4. 分组交换是计算机网络最为有效的灵活方便的数据通信方式。 ( √ )

5. ICMP 报文封装在IP 包的数据部分 ( √ )

四、名词解释/简答(共5小题,每题6分)

1.试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 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数据链路层 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网络层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运输层 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 应用层 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试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3.什么是ARP协议,试简述其工作流程。

答:ARP 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工作流程:1、ARP进程在本局域网上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分组; 2、在本局域网上所有主机上运行的ARP进程都收到此ARP请求分组; 3、主机B在ARP分组中见到自己的IP地址,就向主机A发送ARP响应分组,并写入自己的硬件地址;

4、主机A收到主机B的ARP响应分组后,就在其ARP高速缓存中写入主机B的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

4.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

答:发送方 UDP 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在添加首部后就向下交付 IP 层。UDP 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 接收方 UDP 对 IP 层交上来的 UDP 用户数据报,在去除首部后就原封不动地交付上层的应用进程,一次交付一个完整的报文。

发送方TCP对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报文数据块,视为无结构的字节流(无边界约束,可分拆/合并)

5.在TCP的拥塞控制中,什么是慢开始、拥塞避免算法?算法各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