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4250f2f61fb7360b4c6589

在外交、公务场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

一次他出国访问,内衣破了送到我驻外使馆去缝洗。大使夫人抱着这一团衣服时,泪水盈眶,她怒指着工作人员道:\原来你们就这样照顾总理啊!这是一个大国总理的衣服吗?\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领子和袖口已换过几次,一件毛巾睡衣本来白底蓝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后来我见过这件睡衣,瞪大眼睛也找不出原来的纹路。这样寒酸的行头,当然不敢示人,更不敢示外国人。所以总理出国总带一只特殊的箱子,不管住多高级的宾馆,每天起床,先由我方人员将这套行头收入箱内锁好,才许宾馆服务生进去整理房间。人家一直以为这是一个最高机密的文件箱呢。这专用箱里锁着一个平民的灵魂。

一次,总理在杭州出差,临上飞机时地方上送了一筐南方的时鲜蔬菜,到京时被他发现,就严厉批评了工作人员,并命令折价寄钱去。总理从小随伯父求学,伯父的坟迁移,他不能回去,先派弟弟去,临行前又改派侄儿去,为的是尽量不惊动地方。多少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做官就是显耀。你看,封建社会的官帽,不是乌纱便是红顶,官员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不就是要一个\显\字?这种显耀或为显示权力,或为显示财富,总之是要显出高人一等。古人一考上进士,就要鸣锣报喜,一考上状元就要骑马披红走街,一当上官就要回乡到父老面前转一圈。所谓衣锦还乡,为的就是显一显。

一次一位县级小官到我办公室,身披呢子大衣,刚握完手突然后面蹿上一小童,双手托举一张名片。原来这是他的跟班,连递名片也要秘书代劳,这个架子设计之精,我万没有想到。刚说几句话又抽出\大哥大\,向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报告他现已到京,正在某某办公室,连我也被他编入了显耀自己的广告词。我不知他在地方上有多大政绩,为百姓办了多少实事,看这架子心里只有说不出的苦和酸。想总理有权不私,有名不显,权倾一国,两袖清风,这种近似残酷的反差随着岁月的增加,倒叫人更加不安和不忍了。 14、选段中一共写了哪几件事来表现?官而不显的周恩来?,请简要概括。 (3分)

15、文中划线句子?大使夫人抱着这一团衣服时,泪水盈眶,?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分)

16、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个架子设计之精,我万没有想到?这句话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感情?(3分)

17、文章最后写所见到的一个县级小官有何作用?(4分)

三、习作天地(40分)

18、在你走近校园的刹那间,你一定看见了滚滚车流,熙熙攘攘的人流拉着孩子的父母,维持交通的交警,忙着指路的校警,热心的老师??这些人和事并感动着你我,请以“那一刻我被感动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字数500字以上。

2、中心明确,选材适当,卷面整洁,条理清楚,语言优美。

3、不可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如有请用“A 、B、C、D等代替。”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

1、咳嗽 和蔼 暴躁 挪移 憧憬 吟诵 魁梧(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共7分)

2、在下列加点的汉字正确的读音上打“√”,,并找出文中的四个错字,改在横线上。(每处1分,共4分) 松脂( zhī) 唱和(hè )刹(chà)那间 凶恶(è)

3、一反常态 纷至沓来 可见一斑 张灯结彩 精兵简政 座无虚席(每个空1分,其中有一个字没改出来,该处不得分,共6分。 ) 4、根据下面划线句子的意思,写出成语。(4分)

(1)臭味相投 (2)安然无恙 (3)不解之缘 (4)囫囵吞枣 5、按要求作答。(每句1分,共6分)

(1)天空、山峰、荒村、石桥流水显现出来。(有一处没有写出不得分)

(2)灾区人民拿到了由全国各地捐赠的急救物资,心里十分激动。(删除“免费”,改变原意不得分。) (3)政府有得力的金融救援政策,是我国摆脱金融危机最好办法。(删除“是否”) (4)体育老师宣布:“本次篮球比赛,四班打败了,三班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或改为

体育老师宣布:“本次篮球比赛,四班打败了三班,赢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5)老人对游客说,那一只脚上有环的鸥就是他的独角沙。(标点使用要正确) (6)池中碧波闪闪,似锦似缎。(其它改法只要与前面构成对偶也可) 二、语言运用及积累( 分)

6、按要求将下面各题补充完整。(每句1分,句中有错字该句不得分,共8分) 诗歌中的乡愁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洛城秋夜闻笛》)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张籍 诗歌中的四季

当及时的雨滋润干裂的土,枯死的禾苗时,我们吟唱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当皓月当空,清风拂来,惊起蝉鸣声声,鸦啼阵阵时,我们吟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