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整治服务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光缆整治服务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4a453016fc700abb68fca6

4.3.1.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 1.路由选择:

(1) 光缆线路路由及敷设方式,应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进行路由复测工作。较小的路由变更,由监理、施工人员提出,经业主同意确定;较大的路由变更,设计单位应至现场与监理、施工单位协商,业主批准。

(2) 光缆线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前提下,应顺公路并与路肩保持适当距离,并尽量取直线;如有已有线路,可参照选择;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地质稳固、地势平坦的地段。 (3) 光缆线路穿越河流、公路、桥涵等障碍物,应按设计规定方式穿越。

(4) 光缆路由复测定位时,应符合当地的建设规划和地域内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的要求。 ? 2.光缆沟、及接头坑的开挖:

(1) 长途光缆的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直埋光缆埋深 表4-3

敷设地段及土质 普通土、硬土 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 全石质、流砂 市郊、村镇 市区人行道 公路边沟:石质(坚石、软石) 其他土质 公路路肩 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 沟渠、水塘 河流 埋深(m) ≥1.2 ≥1.0 ≥0.8 ≥1.2 ≥1.0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 ≥0.8 ≥1.2 ≥1.2 按水底光缆要求 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

注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沟底铺沙厚度

可视为光缆的埋深。

(2) 接头坑开挖尺寸规格:1200mm(长)×1600mm(宽)×深(上表所列埋深)。 ? 3.直埋光缆的敷设安装:

(1) 一般规定:

? 长途光缆线路走向,应以局(站)所处地理位置规定:北或东为A端;南或西为B端;或者大局为A端,对端局为B端;

? 光缆的敷设安装方法,可根据地段环境、条件,选择人工或机械敷设;

13 / 35

? 光缆配盘、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应符合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光纤在接头盒内的盘留以及现场环境条件决定的接续操作要求,可参照表4-4,并视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光缆重叠和预留参考长度 表4-4

敷 设 方 式 项 目 直埋 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 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 架空光缆平均预留(除接头预留外) 地下局站内每侧预留 地面局站内每侧预留 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 规划导致的预留 15m 7‰ 管道 15m 0.5~1m 10‰ 架空 20m 10‰~15‰ 水底 5m 按实际 15~20m,可按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10~20m,可按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按实际需要确定 ? 光缆敷设前应进行合理的配盘。配盘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考虑,应尽量做到不浪费光缆和减少接头;配盘应根据路由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缆结构、程式;应尽量按出厂盘号顺序排列,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应尽量避免短段光缆,短端光缆长度一般不少于200m;光缆接头位置应确保安全和维护等要求。

? 光缆在各类管材中穿放时,管材的内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光缆敷设安装后,管口应进行封堵处理。

?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4-5规定,其中D为光缆外径。

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 表4-5

光缆外护层形式 静态弯曲 动态弯曲 无外护层或04型 10D 20D 53、54、33、34型 12.5D 25D 333型、43型 15D 30D ? 光缆敷设中应保证光缆外护层的完整性。直埋光缆(包括管道化光缆)埋设后单盘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10MΩ·Km,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MΩ·Km。 (2) 直埋光缆敷设安装:

? 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cm。

?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6的要求。

14 / 35

单位:m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 表4-6

名 称 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人孔) 非同沟的直埋通信光、电缆 埋式电力电缆(35kV以下) 埋式电力电缆(35kV及以上) 给水管(管径小于30cm) 给水管(管径30~50cm) 给水管(管径大于50cm) 高压油管、天然气管 热力、下水管 煤气管(压力小于300KPa) 煤气管(压力300~800KPa) 排水沟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 树木(市外大树) 水井、坟墓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0.75 0.5 0.5 2.0 0.5 1.0 1.5 10.0 1.0~10 1.0 2.0 0.8 1.0 0.75 2.0 3.0 3.0 平行时 0.25 0.2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交越时 注1: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注2:大树指直径30cm及以上的树木。对于孤立大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注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

? 本工程穿越公路、桥涵采用机械顶管,外套PE管保护。穿越河流、沙河等等特殊地段,采用GYTA53铠装光缆,外套钢管保护;对于水流比较大或主要泄洪河口,采用漫水坝、堵塞、护坡防护。

? 光缆线路穿越允许开挖路面的公路或乡村大道时,应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穿越有动土可能的机耕路时,应采用铺红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 光缆线路通过村镇等动土可能性较大的地段时,可采用大长度塑料管、铺红砖或水泥盖板保护。

? 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若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采用堵塞加固或包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

15 / 35

? 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山地、沙河、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缆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

? 光缆在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采取钢管或塑料管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 光缆离电杆拉线较近时应穿放塑料管保护。

? 采用排流线方式防止雷电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布放单条或双条排流线。排流线应布放在光缆上方30cm处,双条排流线间应保持10cm的距离。排流线的连接处应采用重叠焊接方式。

? 直埋光缆接头应安排在地势较高、较平坦和地质稳固之处,应避开水塘、河渠、沟坎、道路等施工、维护不便,或接头有可能受到扰动的地点。光缆接头坑一般位于光缆路由前进方向的右侧;接头坑深度一般应符合光缆埋深度要求(见4.2.2.2光缆沟及接头坑的挖深);光缆接头盒上方可采用水泥盖板或其它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光缆接头预留一盘不少于4m(详见表4-4),盘留应整齐;监测电缆引出位置应尽量一致。

? 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下列地点应埋设光缆标石:?? 光缆接头、转弯点、预留处;

? 适于气流法敷设的长途塑料管的开断点及接续点;

? 穿越障碍物或直线段落较长,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找光缆有困难的地方,直线段落一般间隔100m,本次工程直线段落标石间距为50m;

? 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 ? 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

? 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

? 标石用坚石或钢筋混凝土制作。标石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地区采用普通标石,规格为100×14×14cm;土质较松软或斜坡地段采用长标石,规格为150×14×14cm。

? 标石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 光缆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两直线段延长线的交叉点上。

? 标石应当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耕作的位置。如埋设位置不易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标定光缆位置。

? 标石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公路;监测标石应面向光缆接头;转弯标石应面向光缆弯角较小的方向。

? 标石按不同规格埋深,一般普通标石埋深60cm,出土部分40cm;长标石埋深

16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