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份合集)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12份合集)常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d952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1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 (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 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 (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5分)

16.实验室中发现一瓶因长期放置而被氧化的铝粉。取6.0克铝粉样品,将100克稀硫酸逐滴加入其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硫酸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测得产生氢气0.1克。请计算: (1)样品中铝单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2+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分析】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

【解答】解: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单质碳的性质和用途,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2.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37,n=1

B.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 C.氧化铷的化学式为RbO

D.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

【分析】A、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7;则m=37;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7=2+8+18+8+n,n=1,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68,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显﹣2价,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b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铷原子的质量主要由构成其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军事上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化学原理相同 C.用石蕊试纸测定橙汁的pH

D.在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分析】A、根据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蕊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军事上可用镁粉制作照明弹,故选项说法正确。

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生成煤焦油、焦炭、焦炉煤气等,属于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利用了石油中各沸点的不同,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蕊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橙汁的pH可使用pH试纸,故选项说法错误。

D、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硫酸钙微溶于水、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Fe、Fe、Fe化学性质不同 微粒中的质子数不同 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B.B

C.C

D.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冰和水都含有相同原子 2+3+事实 解释 A.A

【分析】A、根据微粒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水的构成及电解原理进行分析; C、根据酸具有通性的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A、Fe、Fe、Fe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微粒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此选项错误;

B、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选项正确;

C、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故说法错误; D、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是因为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故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电解的微观过程、酸具有通性的原因以及物质类别的知识等即可解答。

5.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