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beadde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14

2019年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

副、渔业的比重;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

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

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

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题组冲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夏平原自古享有“塞上江南”“西北明珠”的美称,而今依旧是中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

的重要产区。

材料二 宁夏平原示意图。

(1)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2)分析宁夏平原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西北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3)说出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指出其未来农业可持续发

展的对策。

解析:第(1)题,贺兰山对宁夏平原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贺兰山对该区气候、土壤以及对该区农业类型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第(2)题,根据宁夏平原的地理位置,可以从气候(光照、昼夜温差)、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第(3)题,宁夏平原农业属于灌溉农业,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的土壤盐碱

2019年

化问题,以及不合理开垦对植被的破坏,从而造成的土地沙化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

应采取的对策,可从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进行作答。

答案:(1)贺兰山可以阻挡西部沙尘对宁夏平原的影响,减轻土地沙化;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处在夏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相对充足,为农业提供水源,而冬季又因为有贺兰山的阻挡,免受冬季风的侵袭,减轻低温冻害;贺兰山为宁夏畜牧

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环境,形成宁夏平原的主要牧区。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水灌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问题:土壤盐碱化、土地沙化。

对策: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发展农林牧业;科技兴农,增大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产品和产品质量;(以农产品为原料),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节水农业,改良灌溉方式,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积极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止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善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

设施建设。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油菜属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4~6 ℃,开花期的温度一般为15~19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菜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按播种时间的差异可将油菜分为春油菜和冬油菜两种。如图为我国2017年油菜优势产区分布示意

图。读图回答1~3题。

1.结合材料可知( )

A.地形和水分差异导致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

B.北方油菜冬季播种,夏季收获

C.纬度差异导致甲、乙两产区分别种植冬油菜和春油菜

D.长江流域油菜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

2.与丙产区相比,乙产区的优势是( )

①油菜总产量高 ②油菜成熟所需时间长,含油量高

③低温期长,油菜病害少 ④油菜品种丰富

2019年

B.②③ A.①② D.①④

C.③④

3.华北地区没有成为我国油菜的优势产区,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 )

A.风沙灾害多,且积温偏少

B.水资源紧张,土壤盐碱化严重

C.油菜的生长时序和农事安排与小麦有冲突

D.耕地面积不足

解析:1.D 2.B 3.C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南方油菜分布比北方广且集中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地形和水分;甲、乙两产区分别位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种植的都是春油菜;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油菜要在春暖后才可播种,而南方冬季相对温暖,油菜可秋季播种,来年春末夏初收获。第2题,乙产区纬度高,气温低,故油菜病害少;乙产区积温少,油菜成熟需要的时间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含油量高;乙产区的油菜总产量不及丙产区;乙产区低温期长,生长期长,油菜品种不及丙产区丰富。 第3题,华北地区的积温比乙产区多,但乙地成了油菜优势产区,故A项错;油菜属旱地作物,虽需一定的灌溉用水,但受水资源限制较少,故B项错误;华北地区耕地面积广,D项错误;华北地区油菜的播种与生长时间处在该地区冬小麦的生长与收获期内,因而华北地区未成为我国油菜优势产

区,故C项正确。

(2018·安徽合肥二模)读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4~6题。

4.近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B.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成本提高

A.市场需求减少C.高铁运输便利

5.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2019年

D.③④⑤ C.②④⑤

6.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

解析:4.D 5.A 6.B 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第5题,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较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更肥沃。第6题,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规模大的优势,可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质量好,农业种类多样,适宜发展优质生态特色基地;采摘、

观光基地适宜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

(2018·山东济宁一模)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

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7~8题。

7.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

A.防止杂草生长C.提高地表温度

B.促使雪水下渗 D.增大昼夜温差

8.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①②③C.③④⑤

B.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7.C 8.B 第7题,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第8题,果园覆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