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厅长在全省民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丁厅长在全省民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280509f12d2af90242e6db

丁厅长在全省民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阅读次数: 1144】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一、充分肯定2011年民航发展取得的成绩

2011年,全省民航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航局的决策部署,紧扣发展主线,奋力开拓、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行业发展趋稳向好。过去的一年,是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交通发展任务较为繁重的一年,也是民航发展面临困难较多的一年。全系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应对挑战,保持了行业发展趋稳向好的态势。一是客货运输稳步增长。完成客、货吞吐量1896.7万人次、33.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6%和9.4%,通用航空作业飞行2980小时,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全省稳增长、扩内需作出了很大贡献。二是机队规模不断壮大。东航江苏公司、深航江苏公司、中邮航3家基地航空公司积极引进运力,全年新增客机7架,货机2架,在全面提升运输能力、有效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完善航线网络的同时,效益水平大幅提升。三是机场建设逐步加快。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各市交通运输局、各机场积极争取和筹集建设资金,保持了较高的投资水平,全省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10.4%。特别是:扬州泰州机场建设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飞行区试验段工程、航站区试桩工程、航站楼基础工程基本完工;苏南硕放机场航站楼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四是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民航是一个地区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各单位坚持以优势服务为宗旨,细化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流程,争创服务品牌,旅客满意度明显提升,“飞燕”、“云燕”、“苏燕”等品牌逐步深入人心,较好地维护和展示了全省和本地区良好的对外形象。东航江苏公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还顺利完成了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国民党名誉主席、辛亥革命纪念包机等重要航班的保障工作,获得了广泛好评。2011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有四家单位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单位,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盐城民航站均位列其中,这也是对全省民航系统文明服务的充分肯定。

(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过去的一年,省委省政府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全系统积极调整运输结构,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需要、新要求。一是国际运输增幅显著。面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日本突发地震海啸、利比亚局势动荡等国际环境变化,各机场、航空公司逆势进取,新开和加密9条国际(地区)航线,国际及台港澳航线客运量同比增长18.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特别是苏南硕放、徐州观音、盐城南洋机场年内均新开加密了至台湾地区定期航线,有效拓展了全省各地区与台湾间的空中联系。二是通航机场布局加快。华西通用机场建成投运,若航苏州基地完工,江阴青阳通用机场完成初步设计,镇江大路、盐城建湖及部省共建如皋应急救援基地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这些通航机场项目的加快实施,将有效扭转我省通用航空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三是速递物流增势喜人。近年来,网络购物、电视购物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流通渠道和营销模式,速递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中邮航在完善航空速递网络基础上,加快开展了航班“二频次”运作,邮政速递业务量已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近40%;顺丰速递在苏南硕放、南通兴东机场业务量已分别占两家机场货邮总量的40.1%、71.2%。

(三)发展环境日趋改善。过去的一年,无论是民航还是国内外、省内外经济形势与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得我省民航置身于崭新的发展环境之中。一是行业环境趋好。各市对民航发展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把机场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利用机场和航线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比如,淮安市将民航发展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设立航空运输发展专项资金,促进航线开辟高速度。在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机场通航一年多,航线联系8省,覆盖9市,通达10个机场,航线开辟速度之快在同类支线机场中首屈一指。民航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联动发展加速。各市政府、交通运输局在规划、建设中,加强了机场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高速铁路网络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连接,努力形成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了机场的辐射范围,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换乘。二是政策环境改善。全省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编制完成,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省民航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对机场特别是通用机场功能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和布局,在进一步完善现有通用机场的基础上,规划覆盖辖区所有县级行政单元的通用航空服务网络,进一步对民航发展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并对加快民航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科学指导和加速推进我省民航发展。三是要素环境优化。制约我省民航发展的最大要素—空域紧张问题得到改善。民航空管部门和机场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解决和有效开发空域资源。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积极开展空域容量评估,争取民航局将高峰小时航班时刻容量从22架次提高到26架次;苏南硕放机场配合市政府积极争取军民航支持,日航班量限制进一步放宽,市交通运输局把无锡导航台迁建和临时航线协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化解军民航飞行矛盾作出了积极贡献;民航江苏空管分局克服民航进离场航线上与军航飞行空域交叉重叠,机动协调难度大等困难,进一步强化航班运行管理指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最大程度减少流量控制对航班正常的影响,有力支持了我省民航运输发展。

(四)协调服务逐步深化。过去的一年,民航系统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健全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合力推进民航发展,形成全国、全省民航一家人、民航工作一盘棋的协力氛围。一是局省合作继续深化。长期以来,民航局、华东局对我省民航发展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十一五”民航局与我省签署的《会谈纪要》相关扶持政策基本落实,特别是机场建设资金补贴,超过计划额度。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民航发展也十分重视,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门与民航局主要领导会谈,并签署“十二五”时期《会谈纪要》,局省合作继续深化,为我省民航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主动作为促进发展。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各市人民政府基本上都赋予了市交通运输局民航发展的服务管理职能。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各市交通运输局“主动联系、主动沟通、主动协调、主动服务、主动作为”,有力地推动了地方民航发展。比如,无锡市交通运输局以行政法规为抓手,规范行业管理和服务。徐州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为机场和民航发展服务。三是军民融合取得新成效。我省目前通航的8个机场中,有4个是军民合用机场,占50%。长期以来,军航及上级军事部门对我省民航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全省民航系统特别是各机场,与军事部门建立了各种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特别是军民合用机场所在地市政府、交通运输局以及机场公司,对军航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帮助,有力地促进了军民融合发展,为全省民航发展提供了支撑。

(五)安全形势保持平稳。过去的一年,全系统按照民航局的要求,坚持安全发展,正确处理安全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坚持持续安全的理念,突出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狠抓资质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增强安全投入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航空运输飞行安全和空防安全。绝大多数运行单位安全形势平稳。全行业没有发生空防安全事故、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器维修事故,持续安全得到了保证。

二、准确把握民航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发出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动员令。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要重点把握好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改革开放、统筹协调和富民惠民五个方面的工作。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对当前民航发展形势作了全面分析,指出我国民航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国内市场需求较旺,发展层次提升,发展活力较强,安全保障有力,基础支撑较好。同时,也指出民航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际市场疲软,空域资源短缺,是航空油价居高,自身能力不足。要求全国民航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开拓市场和扩容增效并举,促进民航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改革创新、调整结构、科教兴业和文化建设并举,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服务。2012年要集中力量做好六项工作:一是着力巩固持续安全形势;二是着力促进平稳较快增长;三是着力提高运行质量和服务品质;四是着力改革创新和调整结构;五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业;六是着力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省委、省政府和民航局的决策部署对我省民航发展提出了新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对我省民航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经济快速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民航加快发展。我省是经济大省,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位,占全国GDP的10.3%,比上年增长11%,人均突破6万元;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突破2.6万元和1万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新的台阶。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航空出行次数将达到0.5次左右。按照目前全省人口约7800万人测算,航空旅客运输需求接近3900万人次。满足如此巨大的航空运输需求,需要我省民航加快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江苏民航业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实施、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我省将加快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将为民航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省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也要求民航保持差异化特征,不断优化结构。

苏南地区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外向型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十二五”期间,增辟国内干线、国际航线的需求更加迫切,需要民航加快实施快线化、全球化发展战略。去年12月份,温家宝总理视察江苏时提出:整个苏南地区应该搞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苏南地区是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区域,也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地,推进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对整个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这就要求全省民航尤其是苏南地区民航要加快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

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正处于起步腾飞阶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苏南地区,对国内航空出行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航空运输增幅有望快于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加快国内支线发展,打造干支衔接顺畅的航线网络。 (二)民生改善加快与消费结构转型,要求民航大众化发展。“十二五”时期,我省将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启动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促进就业创业,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城乡消费结构的优化,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文化、体育健身、娱乐、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消费,城乡居民生活

水平将得到明显改善,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也将进一步下降。据测算,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每下降1%,民航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将分别增长3.7%、4.4%,民生改善将有效促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潜力,为我省民航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生改善加快与消费结构转型要求我省民航加快大众化发展。随着人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走的好”成为居民出行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对运输产品的多样性、个性化、机动化和快速化提出了较高要求,交通出行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据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大,选择民航出行也会变得越来越普及。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大众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民航运输业逐渐向大众、经济型为主转变,搭乘飞机旅行的人越来越多,江苏有望成为全国最先实现民航大众化的省份。

(三)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求民航发展拓展广度和深度。产业结构调整依赖于创新驱动。当今社会背景下,信息和知识已经取代资本、劳动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航空运输,区域内外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扩散行为变得通达而迅捷,加速了信息、知识和物质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为相关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资源开发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和商业信息平台,缩短资本和知识的循环周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另一方面,也能为各种高新技术产品提供高速、安全、便捷的现代物流系统,增强其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根据有关研究,通讯设备、计算机制造、仪器仪表、高新医药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等与航空运输业有较大的关联度,而服务业中的保险、金融、旅游、商务服务业、物流产业、信息传输、软件业等对航空运输业均有较高的依赖程度。 我省着力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紧跟新一轮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广泛吸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些都对民航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四)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要求民航实行全球化战略。我省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11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0亿美元左右。“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与更大步伐“走出去”相结合,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将得到全面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全国前列,参与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国际航空货运提供有力支撑。据海关统计,全省通过航空运输的进出口商品总值已经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商品总值的30%以上,约占全国航空运输进出口商品总值的1/4。全省通过航空进出口的商品,平均每1万吨货物价值达11.3亿美元,运输效率高,通过全球航空运输网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连接世界范围内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发展各类具有较强时间约束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生产方式。

(五)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要求民航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城市间航线体系的形成一般遵循“优先连接特性”,即各层级的城市首先与上一层级的城市建立联系,其次是发展与同层级城市的联系,最后才是发展与下层级城市的联系。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全国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航空网络能力会继续加强,它们构成中国城市航空网络基本框架。而较低等级的城市需要通过与较高等级城市相连接而进入全国性的航空网络。

“十二五”期间,我省城市化水平将由57%提高到6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