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相关古代文化常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相关古代文化常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5f837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1

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至于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117.后数日驿至。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

118.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帷幄:①指室内悬挂的帐幕,帷幔。②指帝王。天子居处必设帷幄,故称。③借指天子近侧或朝廷。④指天子决策之处或将帅的幕府、军帐。⑤指谋臣或谋画之任。 119.出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京官外调,多为贬官。 ——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 120.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121.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2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引申】移疾

——移疾,犹移病。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必修五

(十五)《归去来兮辞》 123.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长吏,地位较高的官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124.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三径,亦作“三迳”。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是院子里的小路。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十六)《滕王阁序》 125.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列星)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

126.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

127.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128.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十旬休假,古代官员休假制度,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那时,政府官员也有休息日,叫做“休沐”。这是因为,官员休息那天要沐浴更衣,每五日返家休沐,称作“五日休”。 东汉时,这个制度又有了放宽。《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它规定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等,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

到了唐代永徽之年,改为“旬休”,官员每10天休息一天,分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叫做上浣、中浣、下浣。“浣”也是洗头洗身的意思。 129.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 【引申】闾左

——闾左,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秦代指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

——钟鸣鼎食之家,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130.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浦,水滨。 【引申】南浦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131.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响遏行云,出自《列子》卷五《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3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睢园,汉梁孝王刘武营建的游赏廷宾之所,即梁园,又名兔园、修竹园。 ——彭泽,指代陶渊明。 【引申】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