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相关古代文化常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必修教材文言文相关古代文化常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0c5f837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1

——人定,是一昼夜十二时中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夜里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与二更、二鼓、乙夜相对应。“人定”的意思为:夜已很深,人们已经是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又名定昏、夤夜等。 26.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五更,古代汉族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夜间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27.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①指束发,古代人成年之后开始束发,因而结发指成年。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②指成婚,古代人新婚夜要男女左右共髻束发。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③指妻子。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鼓 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五夜 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现代时间 19-21点 21-23点 23-1点 1-3点 3-5点 ——黄泉,在中国道家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往之地,也就是阴曹地府。

28.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秦罗敷”代指美女。 29.伏惟启阿母。

——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30.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指农历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31.不图子自归。

——自归,古代女子出嫁后,一定要得到婆家的同意后,娘家派人来接,才能回娘家。 3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33.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35.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36.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青庐,青布搭成的帐篷,是举行婚礼的地方。 (五)《兰亭集序》 37.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引申】古代纪年、纪日、纪时法 1.古代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六种: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石钟山记》“元丰七年”。 ③干支纪年法:如《〈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 ⑤星岁纪年(略) ⑥生肖纪年: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 【补充】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 ①先求公元年的天干。凡公元年个位数是4(甲午战争),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天干为乙。以此类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②再求公元年的地支。用公元年数除以12。余数是4的,地支为子;余数是5的,地支为丑。以此类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以公元年的尾数找对应天干;然后用公元年除以12,余数找对应地支。 例子:1898(戊戌) 1901(辛丑) 1911(辛亥) 2015(乙未) 2.古代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5 6 7 8 9 0 1 2 3